詠春拳只有練到這個境界,才能成為高手!

詠春拳只有練到這個境界,才能成為高手!

點上面關注“功夫之詠春”……

咏春拳只有练到这个境界,才能成为高手!

-------------------------------------------------

在中華武術中,詠春跟很多國術一樣,需要練聽勁與本能反應。很多動作都是需要這些條件輔助才可以做到,那在學習的同時,很多學員說,恩,我懂了,但是做不到,其實不是真的懂,因為你並沒有讀懂自己,你自己的身體也並沒有懂。

很多時候有的師父不會講太多,就叫你死練,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的,等你身體真正理解這個動作了,自然腦子也就明白了,那真正運用的時候不會經過大腦的思考。手一搭,一過手就自然知道要幹嘛了。就像很多時候學生會問,師父如果這樣我該怎麼辦,其實你也沒想過甚至也沒碰到過,但是一搭手一看就知道手本能的該去怎麼做。真讓你空想去拆招還得想一下呢。經過手再經過大腦思考再傳導出來的動作會慢很多,有人說練武就是練小腦的。畢竟,很多時候不會經大腦思考。千百遍的練習小念頭你才知道怎樣去運用松、柔、軟的力,知道變招時保持架構不變,不會驚慌失措的動作變形。

只有練到身子知曉,腦子才是真正的知曉。腦子光知道,身體不知道,還是不知道。練拳必須練肩胯,肩胯練好了暗勁就出來了。詠春講究輕出重收。所以出手時都是要放鬆的,那很多學生都疑惑,那怎麼打人啊?其實前臂繃緊了,勁都在手臂上,根本傳不到拳或掌上。那只有放鬆的時候才能做到勁在手上,傳導出身體的整勁。所以練一攤三伏尤為重要。要感覺出手雖松,但有身體的勁出來。搭手就感覺好像在出來的不是手,是整個人。

再講下最基本的二字鉗陽馬,很多紮了快一個月了,我問他有感覺沒,回答我沒什麼感覺還是膝蓋酸。我就很無語。提肛收腹,含胸拔背了,練到脊椎也氣沉丹田了,那全身力量自然放鬆往下墜,如果膝蓋夾得過緊了,或者膝蓋超出了腳尖距離了。那自然膝蓋會酸,應該直接受力到腳。甚至會意念想象下力量朝腳底甚至更往下,往地裡鑽下去,這樣根才會越練越穩。挺胸則腳底發飄,含胸沉氣,腹部呼吸自然腳底就實。背脊往上拔那力量才大,提肛收腹了,才能上下連通。力才能從腳上傳導肩最後傳輸到手上去。初開始扎馬可能兩腳及膝成內扣姿勢也許有點不太習慣又有點不順,所以有些關節上會有些酸也正常,這個幾次就習慣了。就跟你剛開始學走路一樣總歸需要一個過程。

也有很多總是在問我一個學詠春的時間問題,覺得中國武術動不動就要學幾年太費勁了。覺得很多防身術不是學了幾個月就能打人了嘛?那我很想告訴你,學會了動作沒有實力還是沒有用的。防身術只是讓你知道某些特定的技巧,那真的碰到現實中的打鬥情況是無法預料的。你沒有反應,不會發力,知道了動作即使一時的掙脫了,後面結果也是無法預料的。很多人說其他拳術學起來很快,我只能說拳無好壞,要想練好功夫,要想真正的成為高手,都是需要經過千萬遍的苦練。

最後希望大家學武術都要堅持下去,不管學詠春還是學其他國術,都是一個堅持的過程。對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各方面都是有好處的。也許你覺得現在和平時學了也用不到,是的,有些人也許一輩子都用不到。這說的只是功夫打架最粗淺的認識,但是武術內在的精氣神以及精通之後能運用於生活的人生哲理,也許值得你一輩子去體會與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