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腐朽帝制是“儒表法裡”,但現代人為法家開脫,把黑鍋都扣到儒家頭上,對此你怎麼看?

鷺辶


不請自來

中國古代帝制“儒表法裡”是什麼意思呢?儒家我們都知道,是我國傳承幾千年的文化根基,到如今儒學也一直在影響這我們的生活,法家我們也都有所瞭解這裡也就不一一闡述了,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儒表法理”。

儒家與法家都是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他們同時出現在春秋百家爭鳴時期,當時可以說是一個文化大發展,也是社會大進步,直接影響了後世幾千年,而當時的文化繁榮景象到如今也很難觸及。但是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與西方哲學時期不一樣,百家爭鳴爭的是什麼?並不是要爭出一個誰絕對的正確與錯誤,而是需要統治階級的認可,很多學說都希望得到統治者的青睞,所以從本質上來講諸子百家的學說服務於統治階級。

而經歷幾千年的傳播,文化傳播與發展融合,其實很多學說早就已經融為一體,並不能完全的分的清那個是那個的思想。幾千年中我國的帝制與中央集權逐漸的加強,這也使得文化方面必須要改變自身,以便更容易維護帝制與統治權利。“儒表法理”其實就是統治階級利用文化達到統治目的的一種手段。其實不管儒學還是法學我們沒有辦法評判孰高孰低,所以本人認為“儒表法理”並不能算作一個貶義,而作為政治目的,無論統治者表裡如何,也都分不清對錯,統治的目的只有利益,而利益的面前只有權利。

接下來針對“儒表法理”本人做一個全面些的剖析,儒學我們都清楚,是影響我國國人最深的俗世體系。法學雖然影響似乎沒有儒學大,但是方方面面也經常可以體現出法學的思想。“儒表法理”字面意思就是以儒學作為外邊,而內部的主流思想其實是法學,其實本人認為並不能全面代表,本人覺得與其說儒學與法學是內外關係,還不如說成是區分關係,是統治階級內部的儒式關係,與被統治階級的法式關係。

區分對待在我國其實並不少見,“儒表法理”其實就是一種區分,都說我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其實都錯了,我國古代並非封建社會早就在大一統的秦始皇之後就消失了,而兩千多年的社會其實就是一種“官僚體系”社會,而官僚主義的保護傘就是“儒表法理”之類的思想,而思想的本質也是為了更好的統治,和統治階級之間的利益關係。

最後本人想說的是,我國你前面來的“官僚體制”其實並沒有消失,而且一直都在,政治上或許一直在強調思想的正確性,但是作為統治階級來講思想才是他們最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因為幾千年來紮根於統治者心中的並不是所謂的“忠孝理智信”而只有巍巍權利與層層利益。作為一個沒有在統治階級之內的普通人來說,並不能說統治者都是可惡的,本人一貫思維是“權利之中無對錯,政治之下無冤魂”。

儒學也好,法學也罷,曾經都非常優秀,內外有別還是區別對待,今天也就不多糾紛,總之一句話,無論是帝制還是其他的制度,權利無利益的角逐之中,誰裡誰外誰區別又有什麼意義呢?

更多文章請關注二胖品文化


二胖品文化


都扣到儒家頭上肯定是不對的。

這麼說吧,一個國家統治的主要構成是什麼,當然是既牢牢掌握話語權,佔據意識形態高點,又獲得制度等上層建築和外部硬核經濟、軍事等物質實力的支持,不然為何歷代中國帝王都在尋求統治權合法性?從大一統、夷夏之防、儒家禮文化進行宣傳等等,就是為了獲取正統資格。


你看清代到雍正時,雍正皇帝就在《大義覺迷錄》裡一直主張“華夷一家”,以消弭漢人的文化優越感,宣揚清朝正統性。



當然,乾隆又對雍正的一些做法進行了否定,北美的“新清史”學者們就是以此為基石,刻意描述乾隆作為一個客觀的帝王形象,否定”漢化“,認為乾隆是將自己塑造成中國皇帝、法輪王、滿蒙可汗等多種角色,而不僅僅是中國皇帝。

不可否認,乾隆的做法也是在前代帝王已經打下牢固的統治合法性基礎之上。



中國幾千年專制皇權與法家也有不可脫離的關係,法律的執行很大程度都在為皇權以及國家服務,所以古代中國是非常重視刑法而輕視民法的,這與古羅馬有很大不同。



總而言之,古代也好,當今中國也罷,其統治方式是比較複雜的。儒家文化絕不只是起到意識形態作用,而是滲透到國家與社會方方面面;法家觀點也絕不只在這個國家制度層面才運行。一個國家的正常運營既需要軟核也需要硬核。在對過去糾亂反正時,而把鍋叩在某一個學說或某一人身上都是值得審視的。


<strong>


莫山主說清史


1、沒有黑鍋。狼狽為奸,你情我願罷了。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算是奴才哪個不是心甘情願的分了一杯羹。又有誰那麼乖願意揹著這口黑鍋兩千年。如果說儒是表,那也是太表層的看法。內裡早已投誠,深深勾結,千絲萬縷。

2、別,千萬別說黑,可別割裂這高度的統一。厚黑學卻也是儒術土壤裡生出的經典奇葩。看你如何去看待了。甚至比朱熹呀,陽明啊,更為真摯熱烈。李宗吾先生也是一聖,比孔夫子更真實真摯。再看看洪邁隨筆以及山海經。內裡的嚴肅完全超越表面張力。

3、儒學是太表層的水。還是靜水深流吧。沒有黑也沒有白。知其白而守其黑。完全實用主義的人生都大過了思想貧瘠深處的莫名呻吟。無病有病也全在於一念之間。儒釋道的x永遠只是跳樑小醜。在至聖者心中。無非爾爾。

4、儒家文化:一直不敢尊其為思想,私下覺得喚做儒術比較妥當。從倫理的角度看邏輯上太散亂,拼接痕跡尤其後世傳承中嫁接痕跡明顯。

5、儒術的推演有一個邏輯環的斷裂。血緣推非血緣。家族到宗族到部落還好,到國到天下的時候。由孝及忠就有些子不靠譜了。歷史上的縣太爺叫父母官。敢問父母與官何干?這是儒術致命之殤,倒進去數十罐魚膠都無法彌合的斷裂。所以盡顯儒術之乏術。盡顯虛偽之本真。

6、儒術治國理天下的炎黃血脈相承,這裡總是有些遠近親疏的隔閡。信用之危機在儒術裡埋下了禍根。所以王侯將相焉有種乎!!就是最強烈最直白的質疑!

7、儒術在百姓家用用還好。古風醇厚,如果想找到作用與國、與天下,就必須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來平天下。私以為“平天下”之“平”字意味深長。公平之平,天平之平。也蘊含了法治思想,而絕非捆綁和綁架式的法家思想。


北平之春1112


人性在做祟!

因為儒家思想可以讓皇帝體會到擁有權力的快感,可以讓任何一個皇帝充滿愉悅,而且不必擔心自己被別人從龍椅上拉下來。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

秦朝依奉法家而強國,但是後世人,尤其是漢朝君臣討論秦朝滅亡的原因,也歸咎於法家,即嚴苛,殘暴。

但是有一個被人故意忽略的問題,就是秦國的強大是因為存在危機意識,所以歷代君主均勵精圖治,這個勵精圖治的表現形式是不是以必須嚴苛或殘暴為表現方式?

當時的有識之士不確定法家思想和嚴苛殘暴是否存在必然關聯。再加上漢朝初定,所以紛紛採取無為而治這個唯一不會出錯的治國理念。

直到漢高祖五年,出現了一個一直被忽略的大神。

叔孫通,簡言之,他高舉儒家的大旗,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改進和升級,把其中的形式主義以道德的名義進行重組,也就是說,叔孫通對儒家思想進行了一次改革。

這個改革是專門為拍馬屁而生,因為這個改革帶有明顯的政治投機意味。

改革之後,儒家思想並沒有多大變化,只不過有了側重點。

規矩!

而在這個規矩裡還有一套不能明說的默認規則,稱之為官場潛規則!

效果真特麼好!劉邦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是的,劉邦是第一個從儒家思想裡嚐到甜頭的人!

儒家思想真的那麼甜麼?

未必!

正確的解釋是叔孫通很甜!

初降劉邦時,叔孫通穿儒裝,劉邦著著煩。然後叔孫通很乖,換了短裝,劉邦見了很高興。

領導喜不喜歡,比德操更為重要。不是麼?

第二個細節是叔孫通為劉邦制定君臣之別時,他的學生反對道:“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汙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

這個學生說了一事實,就是叔孫通這個儒家宗師本身就不忠,前後換了十任主子。而且都是靠拍馬屁成就富貴的。現在天下剛定,只有朝庭積累百年功德以後,才是制訂禮樂的好時機。叔孫通笑著說了一句大實話

不知時變!

這一句話細思極恐!其真正的潛臺詞是,儒家思想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變成一種工具。

讓皇帝喜歡,讓臣子富貴,讓叔孫通飛黃騰達的工具!

不論哪一種思想或學說,只要能讓上面或皇帝開心,就是好思想,就是好學說,就是知時變!

知時變才是重中之重。

既然儒家思想可以升級或改版,那麼法家呢?是否可剔除嚴苛和殘暴的部分,來一次晉級呢?

可以!

誰說不可以?

但是法家沒有叔孫通啊!

法家連一個深悉人性的人都沒有!

顯然,為了抵制法家思想的上位,必須要對法家進行批判。怎麼批判呢?把法家和秦國的滅亡死死地捆在一起就可以了。

秦國的滅亡就是因為採用了法家的學說,只要這個結論成立,那麼法家永無出頭之日,至於兵家,對皇權無礙,至於墨家,哪怕皇帝喜歡粗茶淡飯呢?

算盡了人性!

皇帝也是人,只要是人,嚐到了權力的快感,一定害怕並恐懼失去權力的痛苦,再牛B的皇帝也不例外。

所以,對於皇帝而言,他必須依附儒家才可以維持自己的統治,忠,義,仁,孝,禮,尤其是忠,仁,禮,如果天下人都信奉了儒家思想。

大漢江山豈不永固!

所以,歷代皇帝可推翻前朝的政權,但絕對不會推翻前朝的理論。因為皇帝也是人

他需要並喜歡權力帶來的快感,需要感官上靈魂上得到愉悅和滿足,他需要安全地享受這一些。

儒家,哪裡是社會需要,國家需要,明明皇帝需要。

至於所謂的道德,修養和情操,無非是夏娃大腿間的樹葉而已,需要的時候戴上,不需要的時候拿下就是了!

法家?

對不起了!

既然給不了我幸福,我便放你一條死路。

在人性面前,家國,正義,良知,道德,公平,全是屎!


亦有所思


內聖外王與內法外儒

在漫長的農耕文明時代的封建社會,儒家文化是一種全能文化,既是百姓“修身齊家”的道德文化、做人文化、踐行文化,也是皇帝“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文化、治國文化、實踐文化。

“ 內聖外王 ”是塑造偉大皇帝的最高目標,“ 內法外儒 ”是德法雙全的治國方略。

所謂“ 內聖外王 ”,就是指一個偉大的皇帝,首先要成為用儒家的道德文化“修身齊家”的聖人,然後再成為用儒家的政治文化“治國平天下 ”的王者。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共有408位皇帝,但真正做到內聖外王的明君皇帝、仁君皇帝、偉大皇帝並不多,僅有漢文帝、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少數幾個人!

所謂“ 內法外儒 ”,就是首先用法家嚴刑峻法依法治理朝廷各級官員,讓大大小小官員廉潔奉公、勤勤懇懇、競競業業,從而創造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其次用儒家的思想精華——仁義禮智信的做人文化、孝敬父母的孝親文化,推己及人的泛愛文化教化百姓、安撫百姓,讓百姓家和萬事興,安居樂業、休養生息。例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永宣盛世、康乾盛世等。

法家思想用於依法治國,依法治國的本質是依法治官。官是國之末,不管是委任的官員,還是選舉的官員,只要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就是好官、就是清官!

儒家思想用於以德治國,以德治國的本質是以德治人。人是國之本,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只要人人有仁義禮智信做人品德、品質、品行,家庭就和睦,社會就和諧,國家就穩定!

綜上所述,

法治官,仁政愛民、風清氣正、政通人和;

德治民,仁者愛人、泛愛他人、家興人和!

漢武帝是封建社會第一個“內聖外王”的明君皇帝,也是第一個實行“內法外儒”治國方略的偉大皇帝。

漢武大帝實行“ 儒表法裡 ”的治國方略,也就是用“內法外儒”治國理政。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使儒家文化從一家之言的民間文化上升為大一統中央集權帝國的國家指導思想。但是漢武大帝並沒有拋棄法家文化,而是把以德治國的儒家文化與依法治國的法家文化有機結合、高度融合、無縫對接:

A、對朝廷的官員用法家文化的嚴刑峻法依法治官;

B、對天下百姓卻用儒家文化的家庭倫理道德安撫。

也就是說,對朝廷官員依法治國,以忠報國家;對天下百姓以德治國,以孝治天下。從而開創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新時代!秦始皇“焚書坑儒”,毀滅儒家文化,只依靠法家文化的嚴刑峻法治國理政,僅僅十五年秦王朝就灰飛煙滅。漢朝初期文、景兩帝僅靠道家文化的無為而治思想治國理政,雖然創造了文景之治,但後來卻發生了七王之亂,差一點斷送漢王朝。

綜上所述,在封建社會 “ 內聖外王 ”偉大皇帝可遇不可求,所以,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內聖外王”偉大皇帝只有漢文帝、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少數幾個人。由於中國封建社會“內聖外王”的偉大皇帝比較少,因此,實行“內法外儒”治國方略的盛世也比較少,因為“內法外儒”治國方略是“內聖外王”偉大皇帝的標準配置。

“ 內聖外王”在現代社會表現為“ 德才兼備”, “ 內法外儒 ”在現代社會表現為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有機統一。

德才兼備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因為德才兼備的人自己沒錢,或者沒人資助根本競選不上總統。能競選上總統的人,要麼有德無才,要麼缺德有才,要麼無德無才,反正,德才兼備的總統鳳毛麟角。

德才兼備在社會主義

社會是可遇可求的,因為中國領導人是經過幾十年的基層歷練、地方鍛鍊,好中選好、優中挑優,一級一級提拔上來的,不像封建社會屁小孩就當皇帝,更不像資本主義社會讓沒有一點點從政經驗的政治素人、億萬富翁當總統!


董海發


首先一點,儒家的地位並不完全是兩千多年來一脈相承地是主流政治,且不說漢武帝獨尊儒術(其實這個觀點也有人質疑,後面再說)之前秦尚法,文景尚黃老。

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的統治地位逐漸上升,至西漢末年到東漢前期達到頂峰,這裡出現了第一個爭議

有人說漢書中記載罷黜百家是班固為董仲舒邀功,當時漢武帝只是尊崇儒術,並沒有打壓百家,他們的論據主要是東方朔,主父偃這種典型的非儒家人物也受到漢武帝重用。

也有人堅持漢書記載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時候的儒術經過董仲舒等人的整理已經融合了道家(天人感應),法家(律法),陰陽家(五行輪轉)的一些內容,雖稱為儒家,已然不再是孔子之儒。至揚雄作太玄,法言,在相當一段時間裡,儒家是統治地位。

到東漢末年,時局動盪,儒家的統治地位已經大不如前,就連孔子的後人孔融都說出:父親對於兒女來講有什麼關係,僅僅是發情而已。母親對於兒女來講也沒什麼關係,僅僅是容器而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因此曹魏以及後面的司馬氏還包括諸葛亮治下的蜀漢都是法家統治。

到了魏晉南北朝,談玄成為了風尚,這時候緯讖學風起,儒家差一點成為了宗教,多虧當時比較理智的儒生強行根據儒家經典把這一風尚拉回來。

過了南北朝,直到唐太宗重修儒家經典,儒家的統治地位才重新確立,同時李唐尊老子李耳為先祖,道教也就成了國教。

到中唐韓柳為首的文人掀起古文運動,提倡尊孔尚儒。

即到宋代,理學大興,有朱子之儒,王陽明心學之儒等等。

明清尊朱子之儒。

因此我們一般抨擊的都是明清的朱子之儒。至於孔子之儒,讀遍五經的已經不多見了,讀了董仲舒註釋的更是少見,讀過唐十三經的更是鳳毛麟角。近些年陽明心學大盛,可能有些人對他有些微瞭解。

可以這麼說吧,切實瞭解過儒學到經學再到理學這個脈絡的人可能沒太多會罵儒學,反而是那些什麼都沒看過的,道聽途說一些東西就深以為得到了真理,開始狂批儒學。

說完儒家,那麼法家為什麼看起來沒什麼動靜,又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法家是本質。

首先說明法家和厚黑學不是一回事。

儒家的初衷是人性本善,要靠人們的自覺來維持秩序;人本無知,要用禮制來約束人民的行為。

法家的初衷是人性自私,所以要用法來約束民眾的自私;人性貪財,所以要用賞來激勵民眾。

介於二者之間的是荀子,他雖然認為人性本惡,但是他認為人人都有教導向善的潛力,應該加強教化。

很明顯在我國後面的歷史裡是儒法並用的,家事用禮,社會用法。很多時候禮解決不了的才會用到法,這也是族長存在的意義。

而歷史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次大一統,都必然會提一下儒家的地位,每次亂世,都得靠法家來約束民眾,激勵士兵。

由上可以看出,其實儒家法家的東西到後世都融合在一起了,只不過在治世用儒家的部分鞏固思想,讓民眾不鬧事。真到了亂世,就要用法家的部分來激勵戰卒,劃定底線。

二者互為表裡,根據時代環境的不同互相轉換,誰為表誰為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文沐


不想深談,淺說一下吧!二千年的帝制延續,說到底就是在單一的農耕社會的唯一基礎上的立命而已!上至秦漢,下至清晚期開國門前,華夏社會的生產力,社會階級結構一成不變。只分為官吏與農耕族群兩大板塊。朝延對官吏仕子採取儒忠灌輸,而對待農耕族群則用諸如連坐滅九族之大威鎮之!既是對於官吏錄用採取儒學道德文章作為唯一取用標準來孝忠皇室。而通過這群官吏對子民統制時,則採用嚴格的法、律、例、則、等統制。在眾多法度之下,對單一的農耕族群,只管榨取稅、賦、役等,對於民生則絲毫不與,任其自生自滅。管理層次相應簡單,最基層的下至縣級即可,衙役百十號人即可有效管制,社會中人想出人投地只有讀儒忠之書考舉的唯一路徑。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耕族群則徹底認命!誰當皇帝也是交稅認役,無所謂天下興亡而當匹夫之責。多有想法者也被滅族之規所鎮壓殆盡。


shasha271


中國封建社會統治之術儒家法家都用了,儒表法裡不對,應該是儒法兩手並用,譬如宗法制度,表現最為明顯。問題不是出在儒與法,而出在統治集團對自己與對被統治者適用的是兩套標準,即二元的儒與法。對統治集團來說,從儒的角度來說,政權取得缺乏合理性,從法的角度講,沒有合法性。對自己,他是不受道德約束,刑不上大夫,法也約束不到他。儒家的德和法家的法,是其統治的兩個工具。正因這一天生的缺陷,所以才導致頻繁地改朝換代。另外,統治集團如果是被統治者的利益代表,按儒家的辦法,他的權力取得應該是禪讓,按法應該是選舉。封建社會不能解決統治者與被統治的這一矛盾,所以逃不出改朝換代的死循環。用暴力取得的政權,最終被暴力推翻。封建社會的歷史,就是這樣一個公式。


黃鸝傳書


爭論這些沒實際意義,歷史長河走過去。兵刑相見為長態。世界上有國開端都如此,有領導權者有法,軍,監獄,執法護法。各國不同,皆有旗幟,統一人心,反抗者需付出代價。古羅馬埃及等國用宗教印度佛法,依斯藍有宗教,據先哲講宗教麻皮人心。個人看尚有進步意義,也是統一思想。三大宗教發祥地在亞洲,是文明的象徵。我們春秋諸子百家活躍,其思想影響到近代,割不斷的血脈。自劉徹獨尊儒術,其高度前所末有,是否因武力過度,採用文治呢?儒家流傳到今天,恨也好愛也好,反正植根於國人心中。今人做了壞事往儒家身上貼,貼不上硬貼也不行。好事往自身攬,這叫什麼事。古文化不能機會主義運用,這叫什麼人格。先人遺產有用的要繼承,歷史虛無主義盛行是為什麼。(此文可以專家相議,普通人也可以與專家一試丿。


崑崙4759


讓儒為法頂鍋,這樣的人知識和思維能力都不夠,既不求真知又不思本源。

有幾個概念是要區分的:儒是人需,三皇立;儒家是周朝時貴族為治之學,儒術為用;孔子是聖人之道,說人道大統大治,孔子之後三百年才有秦始皇大一統。

孟子不是儒家,自張師道,想做諸侯的老師混飯吃,又沒這本事。

荀子是儒家,當時社會動盪所以荀子轉而認為禮儀要立法而行。

這中間的商鞅也不是法家,是隨附秦孝公的改革家,這要仔細分辨商君書裡各篇文章的價值觀才能找出偽撰的文章。

至於荀子弟子走哪條路,有自性選擇也有時勢為治的需要,所以有韓非和李斯。但韓非不是法家,他走的是聖人之道,仁心為用,韓非子書裡很多偽撰的內容。

李斯是法家,威權壓制為時勢需要平六國混亂價值觀,後來走上自利是始皇帝死了以後的事。

儒家是貴族為治,也並不是專法而行。聖人之道不是儒家!聖人之道,德法並行,立法不是為自己的利益慾望而行。為己之私的法家出現,只能說明聖人德教的意義,說明孔子是至聖先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