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區分?

高雅婷s


要想區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就要從代表人物主張說起。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

1、政治上,主張克己復禮。同意對禮加以改造,其最大的創新納仁入禮。

所謂仁,仁者愛仁,把人當人看待,體現了對人格尊重的思想,提倡德治,泛愛眾,節用而愛人。尤其反對人殉制度,不滿於過分剝削和濫用刑罰。

2、哲學上,搖擺於唯心唯物之間,宣揚畏天命,敬鬼神而遠之,不語怪力亂神,認為天沒有意志。生而知之者上也,強調任何人的知識都是後天學習而得。

3、教育上,主張教學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要求觸類旁通,啟發式教學,注意因材施教。提倡學思結合,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講究謙虛,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能夠詩意盎然的表達思想: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孟子,子思之門徒,子思孔子之孫。

1、政治上,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國君經反覆勸諫而不聽,可以更換。平等看待君臣關係,臣子沒有天生的服從和隸屬義務: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心腹;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建議統治者,保民而王。譴責虐民、殘民。使民有恆產,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行勞役地租性質的,井田制。

提倡用分工不同證明壓迫剝削的合理性。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2、哲學上,宣揚性善論和良知論。人本具有仁、義、禮、智、信等觀念,若擴充善念,人人可以為堯舜。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謂學習要反求於內心,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

認為理性思維高於感性認識: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另外,儒家講究,不偏不倚、中規中矩,不走極端的中庸之道。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集大成者為莊子。

莊子,主要淵源於道家創始人老子。莊子把老子的客觀唯心論發展成主觀唯心論,將老子的樸素辯證法發展成相對主義的詭辯論。

認為:一切都處於,無時而不移之中,否認物質的穩定和差異化。

主張:齊大小、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追求無條件自由。其人生哲學悲觀厭世,社會理想比老子的小國寡民還落後的原始狀態。

決不與統治者合作,辛辣地揭露批判黑暗和腐敗: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的明顯矛盾同具有叛逆性的文人產生共鳴,甚至成為反黑暗的思想武器。

佛家,代表人物釋迦牟尼,即佛陀。

佛陀因一切歸於盡,果熟亦當墮,合集必當散,有生必有死的生住異滅的現象,感受了無常。得出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於相對的關係或條件之中,若離開了這些關係或條件,則不會有任何事物或現象的結論。

認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生命之源起和過程,依賴於無明、行、識、明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個彼此互為條件或因果關係而形成生命的循環往復。十二支緣緣起,皆歸於無明,造成了生死的根本原因。

認為有八種苦,生苦、老苦、疾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清除痛苦的方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八正道。

為眾生指明的解脫之道,就是苦集滅道。

佛陀勸誡君王:(一)、人民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二)、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三)、奉法曉忌,不違禮度。(四)、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五)、恭於宗廟,致敬鬼神。(六)、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七)、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嘗懈怠倦。

佛陀將世間法總結為:八法曰,有世八法隨生迴轉,云何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毀,四者譽,五者稱,六者譏,七者苦,八者樂。當求方便除此八法。

眾生要與八法的周旋中,擺脫八法,就像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保持獨特的高尚品格。

墨家代表人物為墨子。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非樂、尊天、明鬼十大項,前七項是進步的,後兩項是唯心的。非樂則帶有一定的片面行性。

墨子講究邏輯學,認識屬於唯物主義的經驗輪,認為憑耳目聞見之實,作為是非有無的依據,強調感性認識,輕視理性思維。

法家,代表人物荀子、韓非子。

荀子是由儒到法的唯物主義者。反對鬼神天命之說,認為天有自身的變化規律,不因人間統治者好壞而變化。

主張:治天而用之,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為人類造福。精神依賴於形體,認識必須符合實際: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主張性本惡,善是後天努力的結果,重視教育,提倡禮治與法治結合。

韓非子,主張:治國法令要明確,執法貴在嚴明。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要重刑而少賞,知人善用。實行中央集權,因事責功,暗中監督。

哲學上,繼承荀子唯物主義,改造了老子的唯心主義。認為老子的道是事物的客觀規律,發展了墨子的認識論。提出以參驗法來檢驗是非,反對主觀臆斷,即無緣而妄臆度。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社會歷史是不斷進步的。

發展了荀子的性惡論,人與人之間都是利害關係,彼此相互算計,非用嚴刑峻法,不能約束防範。

經過以上各家的主要思想的說明,我們可以看出各家的大致輪廓。法家韓非子除了改造了道家老子的唯心主義和發展了墨家墨子的認識論以外,再沒交集。我們可以輕鬆的把各家區分開來了!請各位給予關注,以便交流。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改正!





Banksy24


.儒家:孔孟之道,崇尚“禮樂”和“仁義”, 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關係,尊卑禮儀(倫理禮教),宣揚中正仁和思想,性情中庸,中立平和,不走極端,和為貴,模糊圓潤為最高境界(泯滅個性); 人為本,德為先(以思想品德教育為基礎),以德育人(文明教化,理性學習); 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向品格情操高尚的聖人學習); 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主從尊卑的等級界線,分階層,畫圈圈,阻礙思想交流,維護封建統治),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文化教育提倡教化和薰陶的方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戰略思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忠誠待人,堅守信用);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百善孝為先(強調孝順,順從為孝經之首);  入情入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有情有義(情義無價,義無反顧,義不容辭);大儒大雅,禮讓謙虛,克己復禮(仁的思想),‘禮’‘仁’為儒家核心思想和基本道德,‘仁義為本,重義輕利,以義取利,見利思義’(仁:對他人的愛與關懷--孔子.義:正義在具體情境中的體現--孟子),仁者愛人(愛所有人?是剝削者嗎?為何孔子當不了官,意見不被採用不被容納,被迫周遊列國?是受剝削者?也不全是,窮人只講道德操守卻絕了糧,窮人也還是沒飯吃,孔子就曾在陳蔡兩國捱餓,特權階級不想學聖人,老百姓學瞭解決不了吃飯的問題,寄人籬下還講什麼假仁假善假禮),修己安身(本分),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窮酸秀才,清高孤傲,鄙視賈商,以窮為榮,認為只有君子才能守窮,雖出身貧寒,不失其亨通,堅守正道,餓死不做賊,講究體面。小人做不到,一窮了就去偷去搶,什麼事都敢去幹),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則民不立,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百姓需要仁愛的保護, 求仁是個態度問題,不是能力問題),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儒學重禮治,懷柔,王道,厚古薄今,‘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幹了壞事而能逃過法律制裁不會感到羞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做了不體面的事情也好糾正),禮讓為國,不學禮無以立,(缺乏實踐活動及對重大問題參與的動力); 三人行,必有吾師(不主觀,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 忠君,忠恕,君使臣以禮(敬),臣使君以忠(因為上級的仁愛寵幸,你必須順從,維護封建特權,對愚忠者大不利,人才提拔和重用靠長官賞識和信任),儒學是封建等級特權階級的忠誠衛道士。  孔子開設私塾,講四書五經(講風俗、禮法、禮儀、教化)。

◆ 四書:《大學》全面總結了先秦儒家關於道德修養、道德作用及其與治國平天下的關係.《中庸》儒家的道德標準,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作為處理事務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論語》孔子的一些言行紀錄,包括孔子和弟子的談話。《孟子》孟子的一些思想,講仁義道德。

 ◆五經:《春秋》記載朝代興衰,禮儀義理,是非分辨,倫常秩序;《易》闡述變化,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尚書》指導行事,為人處事;《樂》啟發和協,培養平和純潔的心志;《禮》確定尊卑之序;《詩》諷諫,表達意願。

◆儒:本義術士之稱。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人,後來也指孔子學說(孔教) ,孔子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學說。其特點是強調對孝、仁、義、禮、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實踐和修養。儒學是佈道者,講聖學講聖人之德,善辭令,說空話,八面玲瓏,既堅持自己主張又進退自如,給別人講倫理,教訓人,象整天供奉著的姑奶奶,空口白牙的罵人,愚弄百姓,其實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禮制只是做表面文章,形而上學,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手中暴力。封建中國的文官都學儒學考儒學,滿足中央集權制度對‘大一統’意識形態的需求,維護封建特權專制,是封建必然產物,誇大個人作用,蔑視民主力量這一重要環節,拋棄民主自由權利這一寶貴財富(古波斯文明和羅馬文明中都有長老會和議會機構),放棄議會制選舉和多黨制競爭這個先進的社會制度,這是最讓中國人可惜和痛心的,也是如今我們落後的因素之一。外國人學習我們的文化並不意味著我們文化非常科學和先進,不可以盲目自大,唯我獨尊啊!封建等級門閥森嚴,封建倫理清規戒律很多,人們看似安分守己,言聽計從,清心寡慾,溫文爾雅,中規中矩,井井有條,如願以償,其實迷失自我,壓抑人性,毒害人的心靈,把人變成惟命是從沒有覺悟的玩偶。很乖,很累,很痛,很悲哀!很可憐啊!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封建是有階級性的,一切人都是皇帝的子民,宣揚人性善,疏於監督,包庇容忍邪惡),王道仁政,提倡民本思想,拔苗助長(操之過急是不行的),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民本思想),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諧思想,政治上的關係與態度是決定禍福善惡的最主要因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民,尊老愛幼,樂善好施)。(堯、舜、禹、周文王、文帝、景帝的思想)

◆荀子:是韓非子和李斯的老師,主張人性本惡(人人平等,懲惡揚善,棄暗投明),人定勝天,王霸兼行,唯物主義,儒家為主兼收幷蓄先秦諸子的思想。  

◆B.道家:老子(著《道德經》《老子》),莊子(《南華經》),主張清靜無為(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無以追求,清靜自然,隱藏自己,不追求功名利祿,無視權貴),自然辯證(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法道自然(自然法則為本,順其自然不做違反自然的活動,不固執己見違反事物的本性,物性自足,不必欲求,善守本性,反對鬥爭),道經(無處不在),道德經至高無上(中國重道,孝敬),守道明德(貞節牌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順其自然); 以柔克剛(堅持卑下柔弱,克己謙讓,保持自己本來面目);潛移默化(因時變通);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好壞可以相互轉化);大器晚成;欲將取之,必固與之,陰陽八卦相互變化的規則,道教的創始人(世界萬物相生相剋)。

 ◆C.法家:韓非子、商鞅、申不害、李斯等改革家,依據人情制定禮法,依照人性規定各種行為規範,重法治,反對禮治,主張嚴刑(一繩當法),霸道(不拘禮法),厚今薄古(什麼都不怕,做常人不敢做的事),否定舊傳統和陳規陋習,主張不分貴賤長幼(每個人都有是非功過,有可取之處,也有不足和過失),賞罰分明,刻薄寡恩,不講情義,貶斥批評的原則(焚書和坑儒,歷代君王都從語言上下功夫,行愚民治人之道),主張責權簡明有效,按現實需要改革政治主張,搞‘實在四方,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權制(郡縣分封),不搞國中有國的世襲分封制,道德排除於政治之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可以背信棄義。以人治人,霸道作風,剛猛強硬,殘酷暴虐,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人民怨聲載道。陽儒陰法,儒表法裡,虛儒實法,特權階級的儒,人民群眾的法(嚇唬人)(強者的儒,弱者的法)。(殷商紂王、秦始皇、漢高祖劉邦的思想)

D.墨家:墨子,主張兼愛(互愛,人與人平等相愛,不分敵我)、非攻(天下之大利,反對掠奪戰爭)、尚賢(崇尚賢能,任人唯賢)、尚同(人們關於是非善惡的意見都要統一於他們的上級,大同小異)、節用(重視勞動,自食其力,主張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非樂(不因上下級地位而有異,不視親疏貧富而有別)、非命(反對命定論,反對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說法)。

◆E.兵家:(非九流):孫子和孫臏,體現深謀遠慮,雄才大略,隨機應變,速戰速決,兵貴神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利思害,有害思利;致人而不致於人,兵無常勢,出奇制勝,上兵伐謀,兵不厭詐,避實就虛,因地制宜等等。

◆F.名家:惠施和公孫龍,詭辯家,強調‘同與異’(惠施強調事物的相同性,公孫龍強調事物的差別性),‘名與實’的關注和思辨(概念和事實的關係),‘白馬非馬’(研究絕對和相對之間的關係),‘離堅白’(一塊石頭放在面前,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由此斷言,石頭的堅和白兩種屬性是互相分離的),‘其大無內,其小無外’(內涵與外延的界定),‘大同而小異’,‘南方無窮而又窮’,凡智必詭,分清名分,循名責實,考察事物本質。

◆G.陰陽家: 戰國時期提倡陰陽五行說的一個學派,代表人物有鄒衍等。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受水﹑火﹑木﹑金﹑土五種勢力的支配,提出‘五德終始’‘五德轉移’說用以論證社會歷史的變革和王朝的更替,形成了唯心主義的歷史循環論。提出順應一年四季節令從事農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H.縱橫家:戰國時期一批從事政治活動的謀士以審察時勢,因事制宜,陳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縱’‘連橫’的主張遊說列國君主,對當時形勢有一定影響,其代表人物為蘇秦、張儀。蘇秦主張‘合縱’,合山東六國之力以抗秦;張儀主張‘連橫’,說大國以事秦。當時謀士一般分為‘合縱’和‘連橫’兩派。

◆I.雜家: 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流派,以呂不韋為代表,融會各家學說,內容比較龐雜。

◆J.農家: 先秦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鼓勵農桑(耕種和養蠶)以便豐衣足食。


紅豔金珍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都發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發展起來。

儒家,春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他的言行,被弟子記錄在《論語》裡。他周遊列國,推行“仁”政。

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他主張的學習態度。


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他的主張。

道家,春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著有《道德經》一書。


戰國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著有《逍遙遊》。主張無為而治。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張兼愛、非攻。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韓非子是戰國時期韓國貴族,著有《韓非子》一書。

佛家即是佛教,公元前六世紀,由喬達摩.悉達多創立,後世稱他為釋迦摩尼,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是一種外來宗教。


宣傳眾生平等,認為人的一切都是苦的,包括生老病死。苦的根源在於慾望。只有消滅了慾望,才能到達極樂世界。

後來,被統治階級利用,傳播開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


飛雪迎春666


儒家——中庸之道

道家——道法自然

佛家——執中之法

法家——法制治國

墨家——兼愛天下


晚風134251296


我用最簡潔的語言歸納一下:儒家:孔子,主張“仁愛”;道家:老子,主張“無為”、“道法自然”;墨家:墨翟,主張“兼愛非攻”;韓非,法家之集大成者,主張“法治”;佛教主張“萬法緣起與輪迴”。




高尚其事


要區分他們就要讀他們的經典著作,我想這是最好的區分方式了。

儒道佛三家的經典著作很多了,儒家的“四書五經”,道家的《道德經》、《莊子》也稱《南華真經》還有《陰符經》,佛家的《心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法家的《商君書》、《韓非子》。

在查法家著作時看到了《管子》,這還真不知道。

而墨家就是《墨經》了。

這些家的著作要數儒道佛三家是最多的了,道家和後來的道教的著作形成了《道藏》,佛教著作總成也有《大藏經》。

我也好奇的查了一下有沒有《儒藏》,還真有,是湯一介提議的,由北京大學負責。


掛在明堂射古今


大家講的都很專業,我就從如何做事這個角度來區分,簡要回答一下。

儒家

為無為而為。就是做事不問目的,只要覺得應該做就努力去幹,不管困難與否,雖千萬人吾往也,應事態度積極!


道家

無為而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去掉人為,即偽,遵循自然而行,尋求萬物本來的樣子行事,是為無為而治,應事看似消極,實則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佛家

無心而為。做事不著相,行為不為外界所擾,心不為外界所累,一切行為只在“消業”!


法家

有為而為。做事極具目的性,目標明確,手段清晰,執行有力。以法治國,以術御臣,以勢制人!法術勢相結合以取天下!

墨家

為領袖而為。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表面上看似為天下底層人民謀幸福,代表中下層百姓利益,實際上主張苦行僧一樣的生活。墨家子弟必須絕對服從領袖(墨翟),不能質疑,最終不可避免陷入了宗教!而中國人從文化的角度本身不需要宗教,或者說一切宗教都是我們獲取利益的手段而已,故而墨家消聲瀝跡!



謝謝閱讀!


聖哲同學


儒、墨、法等家研究的是入世;佛家是出世的;道家是以不為出世而用無不為入世,提倡“天人合一”。


翕張文章耕耘者


想要了解詳細的就必須通讀這幾家的經典作品。如果想要簡單瞭解我覺得主要是區分他們的主要思想。

儒家:主張注重自我修養,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尊敬長輩,朋友,言而有信。政治上是仁政愛民,以王道和禮制治國。

法家:人性本惡,趨利避害的本性不能改變。為人誠信是立命之本。以嚴苛的法度來治理國家。

墨家:人與人之間平等想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浪費(節用),重視文化傳承(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

道家:用道來探究自然、社會、人之間的關係,提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

佛家:人生一切遭遇皆為苦難,容納接受一切,杜絕貪嗔痴等,然後消除業果涅槃超脫。


夢雲帆


瀏覽大家的答案,角度各異,從各學說的主要思想,到代表人物,再到行事風格,很豐富也很專業。筆者就從各個學說的追隨者們在社會中的主要社會形象來說說區別吧!

儒家

儒家學說是由孔子創立,孟子繼承和發展,至荀子集大成的一門學說,綿延幾千年,至今仍對我國及相當多的東南亞國家的社會思想有著重大的影響。儒家思想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提倡教化和仁政,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正是由於儒家學說的主張,在經歷了秦朝“焚書坑儒”短暫的沒落之後,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學說成為了中華民族傳承上千年的主流學說,時至今日依然為很多人所推崇。

在歷史上,儒學大家或入朝為官,憂心天下;或著書立說,教化世人,大多是傳統、嚴肅的形象。如今,如果我們用大數據的理論來勾勒儒家人物的形象,他們大多文質彬彬,胸懷家國,推崇寬仁,講究忠孝,注重家庭的和睦。雖說近、現代也曾有過一浪一浪的反孔反儒的學術浪潮,但總的來說,儒家思想還是很受國人推崇的。比如我們通常會將一名成績斐然但外表儒雅,常有善舉,心向家國的商人成為“儒商”,這個稱號便是對他的一種肯定。

道家

道家學說發自泰古二皇,至春秋時由老子總結了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完整系統的道家理論。道家學說同樣傳承至今,是對我中華文化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最為深遠的學派。道家思想主張大道無為,道法自然,推崇清虛自守,齊物而侍。

道家學說比較複雜,其經過發展也出現了不同的學派。雖說道家推崇“無為”,但這種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消極避世,而是循道而為,法天地而為,正是極致的有為。道家的無為,其實是提倡世人不為物累,遵循自然規律,因勢利導,不做倒行逆施之事。而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那些避居深山的所謂修行者,其實只是借了道家的一個名頭的假道家罷了。

我們大多數人在提起道家的形象,大多數人腦中也許會浮現|“仙風道骨”的形象:束髮盤髻,烏木髮簪,南華巾,青色道袍,長髯飄飄。其實這是道士的打扮,並不能代表道家。歷史上的姜太公,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唐太宗李世民,唐明皇李隆基,詩仙李白這些人都服膺道家思想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們也都被視為道家人物。由此可見,道家人物並不都是閒雲野鶴,真正的道家其實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

法家

法家是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法家思想並不止於理論,而是積極入世的“行動派”,關注法律的實際效用,特別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是實實在在的平民政治思想。所謂“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就是法家思想的光輝呈現。直到今天,我們全面推進中的依法治國,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也都研究借鑑了法家文化的精華。

歷史上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吳起,秦始皇嬴政,商鞅,李斯,要麼是鐵面無私,要麼是御人有術,總體來說都是強硬,鐵血,不容易親近的形象。筆者以為,這其實也是人們心中律法的形象。

墨家

墨家學說產生於戰國時期,曾經與儒家思想一起併成為“世之顯學”,輝煌一時。墨家思想倡導“兼愛”(即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非攻”(即反對侵略戰爭),“節用”(即推崇節約,反對浪費),“明鬼”(即傳承前人的文化),“天志”(即掌握自然規律)等。因為墨家倡導人人平等,反對戰爭等思想主張與封建統治相悖,所以墨家思想逐漸湮沒於歷史的長河中。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墨攻》,其中的墨家人物大多衣著簡樸甚至是破舊,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冒著統治階層之大不韙,在通緝和戰火之下,為了世間萬民奔波於各地。

雖然墨家思想已然斷代許久,但通過文獻記載可以瞭解,墨家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少見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他們出現在那個人倫文化為主,輕視自然科學的時代,卻能夠憑自己對自然的觀察,拜託各種社會勢力的糾纏和引誘,充分利用力學、光學等等科學理論去完成一系列的發明創造,認知世界真相,尋求真知並注重實踐,實在是令人敬佩。

佛家

佛家,又稱釋家,即佛教思想。佛教起源於2500年前的古印度,通常被認為漢朝時傳入我國(一說通過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曾禁止修建寺廟判定秦朝時我國已有佛教傳入)。佛教思想主張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和普濟性。佛家認為人生皆苦,所以要普度眾生。凡事講究一個“緣“字,講究業報。

佛家的形象,應該比道士的形象還要鮮明:僧袍,袈裟,光頭,戒疤,佛珠,口稱“阿彌陀佛“。但筆者認為,和尚只是信佛修佛的一種形式,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信佛唸佛,修行卻不出家的人,他們秉承佛家的思想,視世間萬物生靈平等,一心向善,時有善舉,雖平凡正常的生活,內心卻佛光普照。這樣的人,倒更適合代表佛家。


【喜歡請關注@七盞先生,一起茶話詩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