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我國自實行211工程以來,目前共112所大學(另一種統計方法是116所)入圍,它們都是各地著名高校的代表,在一定時期代表了我國大學發展的最高水平。

211大學裡有這樣一所大學讓人非常佩服,被大家稱為我國最牛的211大學,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內部一個學院,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僅一個學院就培養出了20多位院士,更讓人驚訝的是,它創造了多箇中國或世界第一,它就是著名的西南交通大學。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西南交通大學是一所擁有上百年曆史的名校,它創辦於河北山海關,最開始建校時取名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後經過多次改名,屢次遷址,最後從河北唐山遷入了四川,歸屬於教育部管轄,成了現在的西南交通大學。

從學校的名字來看,西南交通大學的專業特色非常明顯,圍繞大交通相關專業,都是非常厲害的。而西南交通大學有一個傳奇的學院,它就是土木工程學院。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西南交通大學的土木工程學院簡直是傳說一般的存在,它是我國土木工程大學教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它從建校開始就有了,而且是當年建校時,成立的唯一的一個學系,也是我國所有大學裡最早成立土木工程系的。

西南交通大學的土木工程學院有多輝煌,我們用數字說話。

一、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

土木學院(系)創建120多年以來,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其中最突出貢獻就是培養了20多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括很多聞名中外的院士,譬如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物候學家竺可楨、美國“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愷、林秉南、林同驊、施仲衡、輝啟、王夢恕、汪菊潛、劉恢先、周惠久、張維、秦順全、何華武、任盧春房等一大批名揚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工程界權威。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更讓人驚歎的是,在1933年的時候,土木系一個班裡,同時培養出了嚴愷、林同驊、張維和劉恢先。其中嚴愷是河海大學的創始人,張維是深圳大學的創辦者,劉恢先被稱為“世界地震工程之父”,林同驊是著名航空及工程力學家。一個班同時走出4個院士,這項紀錄目前無人能破。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上圖為河海大學創始人嚴愷

二、創造了多項中國(世界)第一

1902年,校友詹天佑設計了中國自主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

1927年,校友竺可楨院士主持成立中國第一個現代氣象臺—中央氣象研究所氣象臺。

1937年,校友茅以升院士主持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

1938年,校友李溫平主持設計世界上路線最崎嶇、地質最堅硬、地形最複雜的公路—滇緬公路。

1952年,校友藍田新主持設計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1957年,校友汪菊潛院士主持設計中國第一座長江大橋。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1959年,校友劉恢先院士主持起草中國第一部抗震設計規範草案。

1969年,校友施仲衡院士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

2006年,校友盧春房和張魯新主持設計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

2011年,土木工程學院參與設計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青島海灣大橋。

2011年,校友群體重點參與世界速度最快,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鐵。

2014年,土木工程學院參與世界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通過五大風區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速鐵路。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上述成績的取得,都歸結於土木工程學院雄厚的實力,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人才,創造了無數奇蹟。而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更是在國家各類大獎中,拿到手軟,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5項,其它省部級、科技獎更是多達好幾百項。

我國最牛的211大學,一個學院培養出20名院士,一項紀錄無人能破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學院走過了風風雨雨的120多年,仍然在土木工程領域裡擁有絕對的權威和實力,不管是高速公路、還是高速鐵路、還是各類具有超高難度的跨海大橋或高原鐵路,一代又一代的西南交通土木人,都在不懈奮鬥,繼續創造奇蹟,讓世人驕傲。

對於如此優秀的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學院,你們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