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唱響的不只是《黃河大合唱》, 更是中國人的民族之魂

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首演於延安。這首由詩人光未然和音樂家冼星海聯袂譜寫的交響音樂史詩,把中華民族的咆哮,強勁地傳遍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

80年後的4月13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的大型詩詞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二季的舞臺上,由不同時代的演唱者再次唱響了抗戰時期的“民族最強音”。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組會時這樣說。《黃河大合唱》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創作背景,集代表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歌、民樂於一體,作為民族精神的號角始終振奮人心,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經久不衰,正如民族的靈魂存於人們心中。

時隔80年,《經典詠流傳》的舞臺再現了這一氣勢磅礴的國家史詩,用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帶領公眾重返激情燃燒的歲月,提醒公眾不忘搏擊險灘巨浪的氣概和自強不息的氣節,通過激發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鼓舞著公眾匯聚力量,踏著鏗鏘的鼓點,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讓你熱淚盈眶的情感,

叫“赤子心”與“民族魂”

“一曲大合唱,可頂十萬毛瑟槍。”這句評論所指的,便是《黃河大合唱》。民族危亡之際,冼星海縱筆譜曲,為抗戰發出怒吼。

《经典咏流传》唱响的不只是《黄河大合唱》, 更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四位不同時代的《黃河大合唱》演唱者,共同演繹了這段慷慨激昂的史詩。他們分別是:98歲的延安魯藝學員李一非老人,她是作品第一次公演時的合唱團成員;97歲的抗敵演劇二隊老隊員解冰老人,《黃河大合唱》就是從這支演劇隊發展起來的;75歲的瞿弦和先生,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三段《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恢復者之一和朗誦者;還有55歲的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知名指揮家俞峰先生,他將延安魯藝的“黃河”精神在新時代裡重新唱響。

節目中,歌者的聲音於蒼老中透著高亢和豪邁。一如《經典詠流傳》鑑賞團成員廖昌永先生所言:“多少人是聽著這首歌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多少人是聽著它奔赴前線,把生命交給了國家和民族。這個作品陪伴了我們中國80年,這不但是音樂上的地位,更是精神上的地位,至高無上。”

《经典咏流传》唱响的不只是《黄河大合唱》, 更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砥礪奮進,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回望家國曆史,重溫不容忘卻的民族記憶,文化無疑是最具共鳴感、最有穿透性、最富感染力的載體。

《经典咏流传》唱响的不只是《黄河大合唱》, 更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經典之所以不老,

是因為根植和延續了文化的血脈

“當我們再次聽到這首歌,依舊會因歌中熾烈雄渾的愛國之情而熱血沸騰。憶往昔,前路遙,我輩擔重任,不負好時光!”本期《經典詠流傳》播出之後,一位觀眾這樣留言。

從戰亂到和平,從羸弱到富強,從屈辱到復興——對於今天的公眾來說,《黃河大合唱》所代表的時代記憶似乎早已“泛黃”,但這部革命交響史詩為何始終縈繞在公眾的心頭,而且每一次聽到或者唱起的時候,都會喚起如此強烈的心靈共振呢?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哺育了中華兒女。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墨客無不將“黃河”作為豪邁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象徵。這種不可取代的圖騰意義,早已深入中華兒女的骨髓——不論在哪兒,我們血管裡面流的不是血,而是黃河的水。

許多觀眾通過《經典詠流傳》第一次欣賞到了《黃河大合唱》第三樂章,這是一段配樂詩朗誦,以李白的經典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開篇。當年,光未然先生以懷古之情痛訴民族的災難,歌頌時代的英雄,讓這部以“黃河”為精神載體的作品,擁有了空前的縱深與遼闊。

經典可以和過去對話,亦可以向未來招手。於是,當每一次《黃河大合唱》嘹亮響起的時候,我們的腦海裡就會奔流出一部浩蕩的國家記憶,歷經戰火洗禮的黃河咆哮,倍增了催人奮進的力量。這種源遠流長的文化認同,是刻骨銘心、矢志不渝的。《經典詠流傳》重現《黃河大合唱》,為的就是讓黃河之水永遠在我們的心頭洶湧,為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激勵。

“80年前黃河咆哮,發出的是民族救亡圖存之聲;80年後黃河咆哮,吹響的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這是98歲的李一非老人分享給我們的質樸心聲。

光未然先生的兒子張安東在《經典詠流傳》如此感慨:“一個外國人說,一個能夠創造《黃河大合唱》這個作品的民族,它就是一個不屈的民族。我想跟著說的就是,一個能繼續演出這個作品80年的民族,它就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能夠繼續傳承《黃河大合唱》精神的民族,它就應該是一個創造輝煌的民族。”

《经典咏流传》唱响的不只是《黄河大合唱》, 更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培根鑄魂,

文藝工作者理應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

1939年,冼星海在看望躺在病床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時,聽到了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朗誦《黃河吟》,旋即樂思如潮湧,完成了《黃河大合唱》。

這部作品之所以令人敬畏,不僅在於內容本身,也在於幕後創作的艱辛與赤誠。昔日,延安老一輩的藝術家們用汽油桶做貝斯,以茶缸當打擊樂,拿子彈殼做成音笛……在極端簡陋的環境下,他們用心、用情、用功為大眾奏響呼聲,將作品深深鐫刻在了全體國人的時代記憶裡。

第一次演出時,禮堂很小,一個節目要演17次,才能讓觀眾輪流都看上一遍。很多時候,他們翻山越嶺,在土臺子上給戰士、民兵、婦女演出。

《經典詠流傳》展示了在哈爾濱音樂學院找到的當年演出使用的樂器。當複製出來的“油桶貝斯”在舞臺上被奏響的時候,音色是那般笨拙,卻讓所有人陷入了沉默。節目感性地讓大家認識到,當年的藝術工作者,是在何等艱難的條件下,演出心中的神聖,表達著火焰一般的熱愛。李一非老人自豪地說:“這是屬於我們音樂人的創造!”

《黃河大合唱》的再次“怒吼”,是在重溫中的鼓舞,也是在觀照中的拷問。任何一個民族要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都離不開自身優秀文化的積極引領和強力支撐。今時今日的文化藝術工作者,是否切實肩負起了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真正承擔起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時代使命?

冼星海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民歌不是民間小調,而是人民的歌。”這在今天,依然在為我們的藝術創作指引著方向:只有當作品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擁有直抵人心、澎湃不息的生命力。

《經典詠流傳》不僅展現了傳統文化在當代對國人的影響,更強化了中國人對於多年來所傳承文化的認同。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我們期待更多的“奮進之音”被不斷唱響,成為下一個在時代的詠歎中永遠流傳的經典。

《经典咏流传》唱响的不只是《黄河大合唱》, 更是中国人的民族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