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的纪晓岚跟古代真实的纪晓岚有什么区别?

趣味财经人


提到影视剧纪晓岚,相信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演员张国立老师的脸,影视剧中和珅跟纪晓岚是死对头,但其实在现实中两人并无多大的关联,真正和珅的对家是王杰,那这个王杰又是什么人呢?

清乾隆26年,王杰高中状元后,先是在内廷南书房当值,后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39年时任刑部侍郎,乾隆51年时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

基本可以称为当时的中央政治局排名靠前的常委了,权倾朝野。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即位,王杰仍为首辅。时嘉庆七年,加封太子太傅。两年后,嘉庆皇帝下让陕西巡抚,为韩城的王杰祝八十大寿。

在乾隆年间,和珅与王杰分别满汉一品重臣。和珅利用乾隆皇帝的信任贪赃枉法,把持朝政。同僚们都畏惧和珅的权威而趋炎附势,但是王杰却不以为然,是少数敢与之硬碰硬的人。

在与其意见不和时,常常据理力争,毫不相让,并且经常针砭时弊,对和珅大加讽刺。

一日,和珅在军机处欣赏下属孝敬来的山水画。这时王杰进来,也一同观赏,然后讽刺的说到:“如今的贪墨之风甚也”。

“贪墨”既可解读为喜欢水墨画作品,同时又是贪污腐败的隐晦说法。和珅听之后,气的浑身哆嗦,对他却也毫无办法。

和珅身边总是有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王杰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总是一人独行。有一天王杰一人上朝时,和珅走过来挽起王杰的手,看了又看,搓了又搓,开玩笑的说:“官至当朝一品,手竟然还这么柔嫩!”

王杰抽回手来,在一旁冷冷地说:“我这双手只会当官,为百姓办实事,又不会拿去,有何用?”只此一句便使得和珅无地自容,恨的牙痒痒。一旁听到此话的人,反倒为王杰捏了一把冷汗。

其实和珅也是千方百计地想除掉王杰。有一次,和珅想借着王杰陕西老家的“三王府”、“四王府”事来整他。

于是便去向乾隆打小报告,说他一个当朝官员胆子不小,他的家敢叫王府,这岂不是谋反大罪,这个王杰看似忠心耿耿,实则暗怀谋反之心,应该立即满门抄斩。

于是,乾隆皇帝就派人去当地调查。此人来到王家一打听,毫无此事。问道“三王府”、“四王府”是什么东西,这才得知,这是对姓氏排行的一种玩笑称呼。此事回报朝廷,便不了了之。

乾隆死后,嘉庆立即逮捕和珅,宣布其二十大罪状,和珅在狱中仍然目中无人,倨傲不服,因为同朝的大小官员或多或少与和珅都有些瓜葛,没人敢审此案。

没办法,王杰80高龄慷慨承命,审理此案。最后和珅被抄家,被嘉庆赐白绫自尽。


小舟侃侃侃


张国立和王刚饰演的纪晓岚与和珅,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我们再看看历史上白字黑字记载的纪晓岚。

不得不说,虽然多少有点失望,但这还是一位奇人。


1. 营私舞弊,为贪污的亲戚通风报信。

当时纪昀(纪晓岚)担任翰林侍读学士,负责他擅长的文史编修。这属于从四品官员,待遇优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的亲家原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贪赃枉法,在长达十年时间里多次接受盐商的贿赂,家里有价值过万的古玩来路不明。

在两淮历代盐政官员贪污大案事发时,乾隆皇帝下令追查。结果前去卢见曾家中搜查的办案官员却一无所获。

“仅有钱数十千,并无金银首饰,即衣物亦甚无几”。

按这样,卢见曾家里只有几万文钱,不仅没有金银首饰,连像样的衣服也不多。难道这还成了一个清官?乾隆不是傻子,他知道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经过审查,原来负责案件的官员王昶把消息悄悄泄露给了好朋友纪晓岚。再由纪晓岚把朝廷查案的消息传给卢见曾。

纪晓岚为了掩人耳目,没有直接传信,毕竟书信容易落人把柄。他在一个空信封内装著少许茶叶和盐,让人带给卢见曾。卢看见这些东西,大惊道:“茶(查)盐(盐帐)空(亏空),这就是说朝廷马上要查盐案亏空的事情了。”

这个小聪明被识破以后,案件得以继续审理。结果卢见曾因贪污被判处死刑,在拘押期间因病去世,通风报信的纪晓岚也被发配新疆乌鲁木齐。

《赵文哲墓志铭》:“戊子秋,侍学士纪昀,中书舍人徐步云泄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事,君与余牵连得罪。”《清朝野史大观》以茶指“查”,意谓“茶(查)盐(盐帐)空(亏空)”,卢见曾诧曰:“此盖隐‘盐案亏空查抄’六字也!”。

2. 成为知名志怪小说家。

被发配新疆以后,纪晓岚并没有彻底丧气。一路上,他依旧积极的跟当地人交流,收集到了很多民间神怪故事。后来他把这些故事加以整理编辑,写成了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载了各种狐鬼神仙的离奇故事,宣扬了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的思想。

这本书由于内容千奇百怪,新奇有趣,后来很受欢迎。和袁枚的《子不语》有所类似,以至两人被称为“南袁北纪”。

(图为阅微草堂现状)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3. 负责《四库全书》编纂,帮友人开脱又遭乾隆斥骂。

三年后,乾隆皇帝依旧舍不得纪晓岚的才学,便把他宽宥,召回了京城。并且让他发挥长处,做《四库全书》的总编撰管。

纪晓岚当然是感恩戴德,把编书工作做得很是不错。但他似乎又忘了前车之鉴。卷进内阁学士尹壮图劝止“议罪银”的事情。这“议罪银”是和珅主导,帮乾隆解决财政问题的方子。尹壮图去四处查访各地的亏空,一无所获,被其他大臣弹劾。

纪晓岚和尹壮图的父亲是好友,就在皇帝面前帮尹说些好话开脱。结果乾隆被他惹恼,把纪晓岚骂了个狗血淋头。

“我看你文学素养还算不错,才让你主管编修《四库全书》。这不过就像家里圈养的妓女演员罢了,你居然敢来随便谈论国家大事?”

骂归骂,乾隆出了气,始终还是需要纪晓岚继续帮他做事。只是这纪晓岚的面子实在被驳的有些厉害。

不仅如此,在一次贵戚家凶杀案的检查中,纪晓岚又出现失察,被乾隆再次指着鼻子骂为“无用腐儒”。

这其实是皇帝帮他解围,并不是真要处置于他。但多次被批搞得纪晓岚很不体面。幸而他心胸开阔,没有当成一回事。

《满清外史》“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

4. 纯粹的肉食动物。

纪晓岚的饮食习惯不同常人。他从来不吃米饭,偶尔吃吃面条。主食全是各种肉类。根据记载,他一顿饭要吃10盘猪肉,配上一壶茶水。

如此胃口可谓惊人,恐怕他的俸禄很大部分都花在了吃肉上面。对纪晓岚来说,各种肉都能下肚,唯有鸭肉不吃。他总感觉鸭子又腥又脏难以下咽,有次不小心误食了一些,立马就呕吐遍地。

(纪晓岚亲手所栽的古藤)

《虫鸣漫录》: “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平生不谷食,面或偶尔食之,米则未曾上口也。饮时,只猪肉十盘,熬茶一壶耳。” 今年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

5. 好色,嗜房中事如命。

在性能力方面,纪晓岚也不同常人。每天他要亲近女子数人,清晨早朝之前一次,下朝之后一次,中午一次,旁晚一次,临睡前还要一次。一天不光这五次,有时候乘兴都还要随机行房。

在编纂《四库全书》时,他就因为连续几天熬夜,没时间行房,憋得满脸通红。乾隆知道了大笑不止,便赐给他两个宫女,这才算是替纪晓岚消火平息。

根据这些表现,现代医者表示可能纪晓岚是内分泌失调的““性瘾患者”。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狐仙和人类之间不厌其烦的交媾描写也可看出端倪。这种病当时自然无从治疗,不过幸好纪晓岚有一位老婆,六位妾,总算能够让他满意,没有惹出事端。

《栖霞阁野乘》:河间纪文达公,为一代巨儒。幼时能于夜中见物,盖其禀赋有独绝常人人者。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尝以编辑《四库全书》,值宿内庭,数日未御女,两睛暴赤,颧红如火。纯庙偶见之,大惊,询问何疾,公以实对。上大笑,遂命宫女二名伴宿。编辑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宫女赐之。文达欣然,辄以此夸人,谓为‘奉旨纳妾’云。”《虫鸣漫录》卷二说:“纪文达公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说在最后。

翻看历史,我们看见的虽然不是一个电视剧中近似完美的纪晓岚,却也见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凡夫俗子。

特别是想起他一边赤裸上身晒着太阳,一边大叫“我晒晒我的腹稿!”那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儒者,他的思想片段已经留在了《四库全书》和《阅微草堂笔记》之中,等待后人的观摩。


(谢谢观赏,点赞和关注是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