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清廉大臣,告老還鄉只有“兩箱磚頭”,乾隆:打我臉?

說到古代第一貪官,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應該就是和珅。作為貪官的第一代表,和珅當仁不讓。而與貪官相反的便是清官,那麼就清朝而言,有正直的清官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此人被稱為清朝第一清廉大臣,一生為官,從未貪汙一次。做官講究的就是正直,從來不學旁門左道。此人正是如此,同時還敢直諫皇上,令皇帝都頭痛。但也正因為他的清廉,正直,皇帝才沒有殺害於他。只不過,在他告老還鄉時,卻只有“兩箱磚頭”,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清朝第一清廉大臣,告老還鄉只有“兩箱磚頭”,乾隆:打我臉?

這個清廉的大臣是清朝的一品大官,名叫孫嘉淦,是雍正時期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詮釋什麼是“清廉”二字。早年的孫嘉淦,出生在貧困的農家,為了改變家裡的情況,他努力考取功名,最終考中進士,從此邁入了官場。

清朝第一清廉大臣,告老還鄉只有“兩箱磚頭”,乾隆:打我臉?

來到官場的孫嘉淦,並沒有學會官場中的一些相處方式。也可以說,他並不屑於與之為伍。只不過,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得罪人。其中,孫嘉淦得罪權力最大的一個就是雍正帝。他面對皇帝,一樣敢於諫言,頂撞雍正。為此,雍正都想把他處死。但是,念在他為官清廉,冷靜下來之後便想出來了一個對策。孫嘉淦不是清廉麼,那正好讓他去管財務。就這樣,他被雍正調去當了戶部的官員。

清朝第一清廉大臣,告老還鄉只有“兩箱磚頭”,乾隆:打我臉?

孫嘉淦果然沒有辜負雍正的良苦用心,幾年下來,戶部的一應事物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沒幾年,便被雍正升了大官,最後一直做到了朝中的一品大臣。但是,即便是這樣一個大的官職,最後辭官告老還鄉時,為什麼只有“兩箱磚頭”呢?按理說,一生的俸祿,也不止這個數吧?

清朝第一清廉大臣,告老還鄉只有“兩箱磚頭”,乾隆:打我臉?

孫嘉淦,他的清廉,不在於為己。更懂得為人!一生俸祿,要麼給了貧苦人家,要麼為朝堂捐了,總之能用的都用了,最後一點都沒有留給自己。在自己告老還鄉時,孫嘉淦考慮到朝堂顏面,這才裝了兩箱石頭,充當金子。可是這樣一來,不正是反面打皇帝的臉嗎?

清朝第一清廉大臣,告老還鄉只有“兩箱磚頭”,乾隆:打我臉?

此時的皇帝已經成了乾隆,從登位時,孫嘉淦給他的印象就是清廉。所以得到消息,說是孫嘉淦帶著兩箱黃金回家時,乾隆一聽就來了興致,心想這個老傢伙終於忍不住了嗎?於是趕緊命人攔下,想要刁難一番。但是看到結果後,頓時羞愧的不行。事後,乾隆便下令將石頭換成黃金,可是一生清廉的孫嘉淦最終還是沒有接受,依然是兩袖清風的返回了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