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在希望的田野上,昂首再出發

曾經,“綠色革命”從壽光席捲全國;現在,為鄉村振興貢獻壽光力量

在希望的田野上昂首再出發

寿光:在希望的田野上,昂首再出发

1989年,昌濰大平原、渤海灣南畔一個普通村落裡,一場“革命”悄然孕育。

那是一場改變了大半個中國農業產業結構的“綠色革命”: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明和推廣為“火種”,解決北方冬天蔬菜種類單一難題;以專業市場大流通為“導火線”,產業鏈拓展延伸,實現地區農業與非農產業協調發展……紮根於農業農村,立足於農業產業興旺的“壽光模式”,歷經三十載,更加生機勃發。

從三元朱村出發,記者從田間地頭、蔬菜大棚再到壽北鹽場、工業園區,努力探尋模式背後的內在邏輯。

回望,一部思想解放史

沿著昌大公路行駛,一片銀色波浪一望無垠,接天連地——壽光大棚蔬菜面積已發展到60多萬畝,年產蔬菜450萬噸。而這一切的起點,就在三元朱村。

1989年,三元朱村16名黨員幹部在村支書王樂義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試驗成功“冬暖式蔬菜大棚”,遠近聞名的“要飯村”一下多了17個“雙萬元戶”。

在三元朱村委會後面,一座至今保留的“燒爐子”大棚把記者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過去:低矮、窄小,只能種些葉菜,一冬天得燒五噸煤。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村裡正大面積推廣的第五、第六代蔬菜大棚:更高更寬、壽命更長,以信息化為支撐,澆水、補光等多個環節實現智能化控制……

農業不僅是一種產業,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多年後,當王樂義細細回顧,清楚意識到這段歷史之所以不平凡,不僅在於一個“窮窩子”從大棚舉步,從而摘掉“窮帽子”,更代表著壽光農業發展一步步突破傳統思維束縛,開拓疆土,探索不止。

壽光農民有種菜的傳統,如何將這一傳統放大並切實給農民帶來收益,是時任縣委書記王伯祥考慮的問題。

“精力只放在抓生產,好比推著笨牛走路,費力不討好;關鍵是培育市場,搞好流通。”王伯祥說。

1984年8月,壽光城區西南自然形成的小蔬菜市場被佔地二十多畝的九巷蔬菜批發市場取代,

當年蔬菜成交量達三億斤,交易額五千五百多萬元。因為不用擔心蔬菜賣不出去,菜農種菜積極性顯著提高。

緊接著,在“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助力下,壽光農民逐漸改變過去的單一種植模式,除去大路菜,更多品種的精細菜湧向市場,農民的收入隨之水漲船高。“菜多市場大,市大流天下,全國種菜的多了,來我們這兒交易的多了,我們掙的錢才能更多。”王伯祥告訴記者,壽光一開始就否決了搞冬暖式大棚技術封鎖的思路。

到1991年,一向溫飽不保的壽光農民戶均收入達兩萬多元,蔬菜種植面積平均每戶達到一畝半。

九巷蔬菜批發市場也見證了壽光的成長。現在,這個批發市場已發展成為亞洲功能最齊全、設施最完善的農產品物流園,日交易量最高達近萬噸。

如今,壽光每年有8000多名農業技術人員分佈在全國各地指導蔬菜種植。北到黑龍江省五常市紅旗鄉的“冬季溫室大棚”,南到南沙永暑礁的蔬菜繁育基地,西到貴州省遵義縣的“楓香速度”等,從壽光這片土地開始,中國菜農的收入實現數倍、數十倍增長,揚眉吐氣地奮進在希望的田野上。

傳承,“一筐菜”活了一座城

發端於蔬菜產業,但絕不侷限於蔬菜產業。“壽光模式”是以蔬菜產業化為引領,農業與非農產業協調發展的過程——這是記者在採訪中收穫的答案。

“冬暖式大棚讓壽光農民走上致富路,銀行存款直線上升,為剛‘發芽’的工業企業提供了源頭活水。”王伯祥說,農工協調發展是“壽光模式”極亮眼的一筆。

“藉助蔬菜產業建立起的全國銷售網,企業產品實現順暢流通,擴大生產、出口都沒了後顧之憂。”山東壽光巨能金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世軍說,去年以來,企業開始與中科院青島所合作,重點研發生物製劑,反哺壽光蔬菜產業向更安全更高品質躍升。

不僅是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同樣也受益於蔬菜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全國許多縣級百貨大樓漸處弱勢,甚至紛紛倒閉,壽光老百貨全福元卻已連續15年位列全國縣級同行首位,還擠進中國連鎖百強第67位、中國快速消費品百強第36位。

“區域消費者‘手裡有錢’提供了堅實後盾。”全福元總經理劉志濤介紹,侯鎮一個鄉鎮,全福元都能開起三家門店,並已向濰坊以外拓展。同時,全福元一直在探索“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發展菜到田頭、果到山頭的農超對接,讓菜農和消費者都沒了後顧之憂。

“‘壽光模式’實際是個生態鏈,由‘一筐菜’帶來大農業、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城鎮化和市民化,並形成良性互動。”濰坊科技學院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友祥指出,這種機制是歷史文化基因、改革開放政策、地方政府扶持、人民群眾創造等多要素的整合。

如今的壽光,城鄉發展越來越均衡,產業發展後勁充足,去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02.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5億元,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627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550.1億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1061億元,成為全省首個存款餘額過千億的縣級市。

創新,希望在進取中升騰

當很多地方還在為“未來誰來種地”擔憂時,在壽光營裡鎮出口蔬菜生產基地,通過模式創新,政府協商企業按照“聯產計酬、合作分成”方式與村民合作種棚,一年間已迎來十餘位年輕人,他們放下幹企業、跑工程等老行當,回到家鄉種起大棚。

“回來的年輕人經常一起交流、鑽研種植技術,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變成種棚的‘大拿’!”以前在市車廂廠上班的楊飛信心滿滿。

追尋“壽光模式”的發展軌跡,一條改革創新的脈絡清晰可見。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壽光從未止步。獲習近平總書記肯定的“壽光模式”,在新時代正展現出蓬勃生機。

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是“壽光模式”核心驅動力。在這裡,農業這個古老產業正愈發成為嶄新創造力的試驗田。魚菜共生、第七代陰陽式大棚、功能性蔬菜……壽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範區集中展示著來自全球的農業種植前沿技術、裝備、模式。

最新數據顯示,壽光全市蔬菜先進技術覆蓋面已達到95%,80%以上的新建大棚採用了智能溫控、水肥一體化等物聯網技術,農業一步步從“面朝黃土背朝天”中解脫出來,為高水平人才紮根於此提供了良好環境。2018年,省部共建的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落戶壽光,在全市新建18個重點園區裡率先推行“六統一”標準化管理模式,深入實施土壤改良、品質化生產、原產地追溯工程。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壽光打出人才引進、新品種選育等政策組合拳,更多企業成為育種研發主體,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不斷提升。在博收種業公司,總經理張曉升將辣椒裡擠出的汁水滴進甜度計,數字顯示9.3,足以跟許多水果媲美。“一顆好種子,口感好、營養高、抗病性強、節省勞動力等一系列指標都得滿足。”張曉升說,博收種業堅持獨立知識產權創新育種,今明兩年培育出的創新品種有望超過40個。就在5月底,一批來自不同國家的客人將共聚博收種業選種。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壽光展開對“壽光模式”創新提升的積極探索,並已形成相對清晰的路徑。

4月14日召開的“壽光模式”創新提升研討會上,濰坊市委副書記、壽光市委書記林紅玉透露,壽光將圍繞生產標準化、蔬菜品牌化、農業園區化、農民職業化、鄉村宜居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六化”發展方向,以推動城鄉資源要素融合為手段,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壽光力量。

這個春天,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壽光昂首再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