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学?

竹叶清风细雨


谢谢题主的提问。头条的问题越来越专业了,也越来越有深度了,这一点着实令人欣慰。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关于“什么是形而上学”这个问题,即使用几万字的专业论文来阐释也不一定能够说得清楚,更不能保证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或信服。因此,只能尽量使用比较简洁的文字、相对肤浅并力求准确的解释这个哲学概念。

形而上学,顾名思义,就是“形体之上的学问”。形而上学是研究“形而上”的一门学问,形而上学中的“学”就是指“学科”。

事实上,有很多人对于“形而上学”的理解要么片面,要么不够准确。在人类漫长的哲学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形而上学的概念就等同于哲学的概念。这是因为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人类的哲学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形而上学的探究史。

说了半天,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形而上学就是探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学科。换句话说,抽象的理念世界是我们所看不到的,研究这个抽象理念世界的学问就叫做形而上学。

再换一个角度理解。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形而上学就是辩证法的“反义词”(关于什么是辩证法,请自行查询)。

形而上学语出《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这里面的“形而上”与我们在上述哲学领域探讨的“形而上学”并无关联。只是中国译者把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哲学专著称之为“形而上学”。换言之,在《易经》等中国古籍中解释形而上学纯属无稽之谈。

以上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解释为:哲学的分支,其目的在于确定事物的真实本质,确定存在物的意义、结构和原理。在西方哲学史上,对形而上学有4种看法:1、是对基本存在物(如精神和物质)的探求;2、是一种“实在”(相对于“表象”)的科学;3、是对世界整体的研究;4、是第一原理(或本体)的理论。形而上学的字面意义是“物理学之后”,曾用于亚里士多德著作中他自称的“第一哲学”那部分。亚里士多德为哲学家区分了两种任务:研究存在于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本质和特性,并探求“存在”以及“不动的物质”、“不动的行动者”的特点。前一条组成“第二哲学”,主要在他的《物理学》中论述;第二条也叫做“神学”(因为上帝是不动的行动者),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有论述。

《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既没有“辩证法”、也没有“辩证”这两个概念,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其解释是:一种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后来的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人的著作研究现实的哲学方法,为共产主义的正式哲学。其中心观念来自黑格尔主义,主张一切历史的成长、变化和发展都是对立面斗争的结果(在哲学用语中,一个命题便有一个反命题,构成一个合题)。具体来说,阶级斗争——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为一方,无产阶级和农民为另一方——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唯物论法则被视为极其强有力,领袖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极小。原认为该法则主要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到20世纪,该法则延伸到科学领域,对苏联科学的作用尤为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对辩证唯物主义作系统的阐述,他们主要是在论战过程中表面了他们的哲学观点。

在我国,流行说法认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是一对儿相互对立的概念,形而上学是“孤立的、静止的”,辩证法是指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批判形而上学。严格分析会发现,我国这种流行说法对形而上学的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两者也根本构不成对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经不住历史实践检验。



我思故我在我在我必思


哲学分为两个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两大"主义"总在干仗,互不服气。在校期间哲学老师尊唯物抑唯心,因而更多地用唯物论看世界。实际上,两大"主义"谁也离不开谁,死掉一个另一个也活不了,这就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也是哲学观点。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对立,常常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和一成不变,质不变,只是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变化原因在事物外部,由外力推动。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其发展动力。因此,它与上帝联系紧密,认为超感觉、超经验的东西(上帝、灵魂、意志自由)存在,并认真而广泛地进行研究。

人们不论是否懂得哲学,也都生活在哲学之中,生活在哲学家的哲学之中。如果自己能懂一点,也许活得会更明白或者更有意思一些。


白鹤书屋


“形而上”和“形而下”是一对儿,这是《易经》里的说法,《易经.系传》里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这一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即使没有深入解读,乍从字面看,也会给人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其实这是讲真正的处世之道,这是古人经历漫长的岁月洗礼后,给我们留下的无上法门,大国文化,恢弘格局,从中可见一斑,没有隽永的历史,确实很难提炼出来这样的精品。

“形而上”是指万物在成形以前的情况,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无”不是指没有,而是指无法被我们认知,其实就是指的“形而上”,“上”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个时间概念,可以理解为“前”,“形而上”,就是万物在我们可以捕捉到它的任何形态之前,因为我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经过认真体会,又觉得有这么一个东西,所以就用“形而上”来代表它的存在方式。

因此“形而上”就是“无”,而“无”法体会的状态,就是“道”的形态,按佛家讲,它是“离言绝待”的,“离言”就是超越语言的表达极限,“绝待”就是绝对,它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比如象长与短,高与低,好与坏等等,这都是相待而立的概念,但“形而上”的“道”却不是这样,它是绝对的,是超越一切相对性的。

后来西方哲学传入中国,象黑格尔的辨证法,就是讲事物之间的相对性,按中国文化来分,那就要向下一些了,他们还没有深入到“形而上”的层次,所以看到一切都是变化的,但变化的只是现象,变化的表面现象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他们还没有触及到,所以才提出辨证法,即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对立和统一之间,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下者谓之器”了。

事物一旦成形,就必然落入一种局限内,之前的灵动性,已经消失了,就象是水,水的灵动性是人尽皆知的,所谓“水无常形”嘛,正因为“水无常形”,所以才可以做到无所不形,随方则方,就圆则圆,无拘无束,任运自然,但水一旦结成冰就完了,再想让它灵动,它就灵动不起来了,冻成什么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除非再融为水,否则就无法随意变化。

水和冰,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因为研究的层次不够深入,所以只见到冰与冰之间有不同的姿态,相对的形状,但还没有进一步发现它们在结成冰之前却一样都是水,在形态上都是可以灵动不拘,既然没深入到这个层次,那就只能去推崇“形而下”的辨证法,舍去“形而上”不谈了,甚至还会因为不了解,会直观的觉得“形而上”顽固僵化,不知变通,反而没有“辩证法”那么切合现实,所以“形而上”学对“辨证法”而言反而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这只是对“形而上”的误解,所谓“与夏虫不可以语冰”,我想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大家对国学中的概念会了解的越来越多,会将越来越多之前被误解的中国传统文化概念正本清源的,但这无异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澡雪堂主


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

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或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

形而上学也用来指和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本意是研究世界本质的哲学。既现象背后的本源存在是什么?怎么运作?有没有上帝?世界是物质还是精神等等。形而上学是谈论感官经验背后的超验本质的哲学。这里的形而上学的就是世界实在本性,或者说最根本的东西的追问和探究。通俗的可以理解为各种抽象的大追问。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井上哲次郎有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也叫《形而上学沉思录》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做比喻。

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树根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与树指来比喻。


I紅藍I


形而上学有多重意思,

1,《易大传》中讲,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2,在整理亚里士多德遗稿时,整理者整理出一部《物理学之后》,中国将其译为《形而上学》,

3,中国近代将用孤立的观点,静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叫形而上学,


拔地而起ABC


用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待事物。


惠舒旅社老板


形而上学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决定这种本质的形式体存在,是形式体决定本质,而不是物质。道德经,周易系辞,程朱理学,亚里士多德,木子哲学,都论证出这个道理。当今世人,不懂形而上学,反而污蔑形而上学,是愚昧无知的体现。


木子哲学


只看到表象表面的东西,而看不到本质的东西。例如,流水河水面上是泡沫,他底下是深流的湍急。形而上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结果不知原因。


高广福204高广福204


把一切事物看着是孤立的,固定不变的,永恒的,是唯物辩证法的对立面,实质还是唯心的经验论者,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他们认为剝削制度是永存的,不变的,穷的永远穷,富的永远富,醉死不认那壶酒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