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余秋雨评《红楼梦》?

星仪如是说


《红楼梦》的好自不必多言,然而"宋江难结万人缘”,有不少名人大家对它也颇有微词。



比如胡适说它实在没意思,整天就知吃吃喝喝,小儿女闹情绪,就是些零零碎的事儿。

冰心则言最不爱看《红楼梦》,觉着里面说的大事少。不过是儿女情长风花雪月。


余秋雨批评《红楼梦》,说红学是一个无聊的东西,一群文化程度很低的人在那里乱吹捧,并不那么好。作为小说枯燥乏味其内容沉闷,前后矛盾而且故事单调,这都是最大的缺陷。

要知道"惜红楼未完",为张爱玲人生三大恨之一,非一人之作,怎可一气呵成?

对于书中的诗词除了引用江南名士的,有化用秦淮八艳的诗作,亦不乏大诗人李商隐等的,用"千古文章一大抄"来解读,固然有强词夺理之嫌。

不过书中的诗词化用的好,比如李商隐的"留得枯荷所雨声",从黛玉口中说出来成了"残荷听雨",其意韵愈发萧瑟,反倒是锦上添花了。


木心曾言:《红楼梦》里的诗词如水草,捞上来就不好看了。指其脱离了小说语境就失了生命力,点评颇为形象。但能把众多人物各自语言性格特点文学水平一一对应已有相当的难度,要拎出来自成华篇,实在勉为其难了。

因此余秋雨讲,《红楼梦》诗词水准不高有些道理,但对北方文化和正统汉语之说,格局太小,拳不分南北,文何分满汉?

"仅因作者为包衣出身的半个满人",受满清文化被吹捧的背景,而受"近乎肉麻的吹捧",就未免牵强哗众取宠了。

众所周知,《红楼梦》自清代横空出世,就被称誉为奇书,后来替下《金瓶梅》成四大名著,到自成一派的红学。在它成名的清末民初,排满反清可是主流,从"反清复明”到驱除鞑虏"辛亥革命成功,《红楼梦》的成功,并不是靠炒作达到的。

众多名人不吝赞美之词,充分说明人们对它的喜爱。经典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弱不禁风的林妹妹,精明能干的凤辣子,人见人爱的宝哥哥,……妇孺皆知在民间,看稀奇也会用上刘姥姥进大观园来比喻。

总的来说,余先生批评红学滥觞走偏等现象可以,若要吹毛求疵《红楼梦》诗词缺憾,也瑕不掩瑜,倘因己之不好,而扯上作者满人身份否定一部经典的优秀,便是遗笑大方了。


元元的天下


所谓的“余大师”,就是文化届的一小丑,上窜下跳惹人关注的猴子。

火了就燃烧起来了,什么南方北方,你丫的。长江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哪?“余大师”知道吗?无耻啊,“余大师”。黄河为什么称为母亲河?因为黄河孕育出了华夏民族璀璨的文明。莫不是因为长江水变黄了,“余大师”把长江当黄河?

《红楼梦》的出处尚不确定,谁知是哪朝哪代?怎么能断言明清就出不了好作品?问问“余大师”读了几遍《红楼梦》?毛主席评《红楼梦》也说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你一个被水军捧红炒红的舞文弄墨的读书人,怎敢在此大言不惭,不知羞耻,妄论经典。游历几个地方,写了几句感慨,出了几本自娱自乐的话本,尾巴就翘上天了?

近代文化大家没有一位敢污蔑《红楼梦》,没有一位。鲁迅,胡适,朱自清,季羡林,李敖等等等等,哪个不比你“余大师”强若干倍?自惭形秽去吧!文人骚客的败类!快你丫闭嘴!




星仪如是说


余秋雨谈论《红楼梦》这段话的出处是台湾一档访谈节目,现将整理后的文字摘录如下:红学是一个无聊的东西,一群文化程度很低的人在那里乱吹捧。《红楼梦》其实并不像吹捧的那么好。作为小说来说,枯燥乏味,内容沉闷,前后矛盾,故事单调,这些都是《红楼梦》的最大的缺陷。书里的诗词大多数都是抄袭明末江南汉人名士的,诗词的水准也并不高。 为什么《红楼梦》受到近乎肉麻的吹捧?因为这是一部满清文化的小说。作者曹雪芹是包衣出身,算是半个满人。满清文化现在受到北方人的吹捧,因为他们喜欢那个味道。就好比老舍会被北京人吹捧成近代最好的作家,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北方人文化质素不太高,所以他们不太能欣赏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

《红楼梦》里有很多满语词汇,那些词汇并不符合汉语语法,这是很不好的。中国人学文字,学文学,应该学习正宗的汉语文化,例如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等。对于古典小说,只有例如《儒林外史》等这样的小说,才是正宗的汉语文化,那里面的语言,才是正宗的汉语。

关于《红楼梦》之中诗词很多是抄袭明末江南人士这一点,确实很多得到了实锤。其中的不少诗词都是化用或改编自秦淮八艳等的诗作。但是《红楼梦》中的诗词作品,并不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仅仅是为小说锦上添花罢了。余秋雨可以以此攻击研究《红楼梦》的人,但以此攻击《红楼梦》这本书的话,就显得有些哗众取宠了。


另外关于北方文化和正统汉语之说,本人才疏学浅,还领会不到其中真意。但我想起了王家卫《一代宗师》之中的一句台词: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一部商业电影尚且有这样的认识,文化教父却出如此鄙薄的言论,不禁令人唏嘘。


文学之新


先不说红搂,说说余秋雨给我的感觉。

他让我想起《围城》里的那个诗人,四喜丸子。你想过苏小姐嫁给他的原因吗?

苏小姐肯定喜欢才嫁的,喜欢他的诗吗?不会,苏小姐是见过世面的博士呀。

记得苏小姐的扇面诗吧。

丸子说好,苏小姐高兴。小方说抄袭,苏小姐生气。丸子心里肯定在说抄袭也好呀!只要苏小姐喜欢。

然后,苏小姐嫁给了他!

谢谢!见笑了。


末来高手


首先,我很喜欢《红楼梦》这部小说,真心喜欢。

其次,我是历史派红迷,正因为能从真实历史的角度去解读,我才更加对它着迷。


TeaC


元元之说很公允,红楼梦不是靠炒作“红”起来的,其成为四大名著之首是实至名归。

早年确实不喜读红楼梦,因为年轻猎奇,所以喜欢三国演义。但中年后再读红楼梦,就爱不释手了。感觉其语言之洗练已臻化境,内容极富生活情趣,人物描写让你似乎可看到其鲜活的面容,情节的安排上起起伏伏,有时波澜壮阔,有时舒缓从容,让人觉得就是生活的河流在流淌。书中不乏充满哲理的诗词,《好了歌》富有穿透力,竟可洞察到今日之人情世故,庙前的联语“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不仅博人一笑吧?那些铁窗內的贪官们如果早些从中悟出了道理,决不至于不得善终。

很欣木心的那句话,红楼梦里的诗词好比水草,捞上来就不好看了。为什么呢?恰恰说明作者不是卖弄学问,而是人物和情节的丰富补充,看似信手拈来,其实妙到毫颠,融入了人物的血脉。

但凡一部小说,肯定如席上之菜肴,各有所爱,见仁见智是必然的。红楼梦不会因为某些名人的微词而失去色彩,它在中华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大猫2555961


面对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红楼梦一一胡适、冰心、余秋雨一一就象两岁的儿童!三岁都不到!一头雾水!一窍不通!


红楼第一家


高人!高人!有见地!!!


阮辉307


谁评红楼梦还能拼过曹雪芹?

还不都是个人感概


守望幸福快乐a


是你说的,还是余秋雨说的,拿出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