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4月19日,當老司機們忙著 For One Night 的時候,A股市場上則在擔憂著“黑色419”、“419魔咒”的到來。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海特生物(300683.SZ)投資者們就沒有這擔憂——4月19日早間,深交所發佈了關於海特生物的臨時停牌公告,稱因後者未能及時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股票自4月19日開市起停牌。

花朵財經(F-Finance)觀察到,有媒體報道稱,海特生物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海特生物年報未能及時披露,是由於年報上傳超時引起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這理由我是不信的,你家網絡是有多差?實在不行用手機發個熱點,也能把這年報上傳了呀!海特生物玩的這一把戲,和馬雲“996是福報”、郭臺銘“媽祖託夢叫我一定要出來”的言論有區別嗎?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隱藏在年報未能及時披露背後,是海特生物上市2年連續的業績下滑,以及其唯一的主打產品鼠神經生長因子(金路捷)受政策影響,銷售收入不可避免將出現的營收潰敗。

根據下午收盤發佈的年報,2018年,為了賣金路捷,海特生物銷售費用花了3.66億元,實現的是不足6億元的營業收入。多年來一直將重心壓在了銷售以及擴展渠道上的海特生物,如今已然失去了主打產品優勢,又將走向何方?

1.

未能及時披露年報

4月19日早間,花朵財經在深交所年報發佈預約系統查詢發現,海特生物此前預約披露2018年年報時間是4月19日,然而,當日未發佈年報,也未變更年報發佈時間。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在早間發佈的臨時停牌公告中,深交所並未提及海特生物未能及時披露年報的原因,該公告僅稱“因武漢海特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及時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根據本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該公司股票(證券簡稱:海特生物,證券代碼:300683)自2019年4月19日開市起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後復牌,敬請投資者密切關注。”

公告一出,引發眾多投資者不滿。花朵財經注意到,在股吧中,有投資者直指海特生物“關鍵時刻掉鏈子”,同時,也有投資者擔憂海特生物是否會爆雷。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海特生物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海特生物年報未能及時披露是由於年報上傳超時引起的。

搞笑的是,4月19日中午,海特生物就發佈了復牌公告,稱相關年報文件已準備完畢,經向交易所申請,將於下午開始起復牌。同時,年報將延期至4月20日披露。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而到了午間,花朵財經再次查詢深交所繫統發現,海特生物已將年報披露時間變更至4月20日,按照一般流程,當日收盤後,海特生物就將發佈年度報告了。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實際上,海特生物在2017年8月成功敲鐘上市,2018年年報也是其上市後披露的首份完整年報,誰曾想便遭此波瀾。

花朵財經查詢發現,1月24日,海特生物發佈業績預告,預計去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9967.27萬元~11391.17萬元區間,同比將下滑20%~30%。

但實際上,據2月27日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海特生物去年實際實現的淨利潤為9415.2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3.88%。與業績預報相比,有稍微偏差。

不僅如此,上市後,海特生物就一直處於業績下滑的狀態。2017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5億元,同比降低2.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2億元,同比降低9.34%。

暫時不說業績。早上停牌,下午復牌,傳說中的“爆雷”是不存在了,投資者也放鬆了很多,忍不住調侃起來:

考慮到4月19日耶穌受難日,美國休市一天,港股休市一天,全世界都是高度關注。昨天晚上開會討論如何應對4月19日,最後原指定的“年報等資料”上傳人員,一直在心懷忐忑不安的情況下,失誤耽擱了“公告資料”上傳時間。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4月19日下午收盤,海特生物微漲0.30%,報收36.49元/股。


2.

主打產品下滑近三成

花朵財經注意到,4月19日下午收盤後,海特生物終於披露了這份遲來的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5.91億元,同比下降21.24%;淨利潤9413.77萬元,同比下降33.89%;每股收益0.9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紅利2.00元(含稅)。

業績下滑是早就知道的消息,遲來的報告背後的消息更值得關注——據海特生物此前披露,報告期內,受醫藥行業政策調整及市場環境影響,公司主要產品金路捷的銷售情況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別看只有這淡淡的一句話,金路捷的銷售情況將對海特生物產生多大影響呢?據2017年年報,當年公司營業收入約為7.5億元,其中金路捷達到7.45億元,銷售佔比接近100%,達到99.29%。2018年,這一佔比依然達到92.40%。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而因受政策對鼠神經生長因子的醫保支付作了限制及醫保控費的影響,上市公司中,這一類藥品的銷售業績均出現較大下滑。麗珠集團(000513,SZ)2018年鼠神經生長因子實現營業收入4.44 億元,同比下滑14.09%。舒泰神(300204,SZ)旗下蘇肽生更是下滑了52.9%。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對於麗珠集團及舒泰神來說,鼠神經生長因子不是唯一產品,總體業績或者僅能用“受挫”來形容,但對於海特生物來說,雖然該公司一再強調重視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卻始終命懸金路捷,行業大情況如此,可以預見海特生物目前之窘迫。海特生物年報披露,2018年,金路捷銷售下滑28.71%。

更需要警惕的是,明明知道依賴單一產品的危險,海特生物在產品研發上依然不上心,將重心壓在了銷售以及擴展渠道上,每年大筆銷售費用花在市場開發與學術推廣上。

2014年~2017年,海特生物銷售費用分別佔據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6.03%、65.33%、65.97%、66.13%。而這其中,“市場開發與學術推廣費”在銷售費用中的佔比分別是93.95%、93.55%、93.93%、93.94%。

2018年,海特生物銷售費用為3.66億元,對比5.91億元的營業收入,佔比達到62%。其中,“市場開發與學術推廣費”達到3.36億元,佔銷售費用佔比依然達到91.8%。

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在60%以上,這麼高的佔比並不多見,花朵財經不敢保證這一佔比位居A股之首,但前幾名肯定是有的。

同時,熟悉醫藥行業的讀者應該明瞭,“市場開發與學術推廣費”意味著什麼:一般而言,藥品自出廠開始,幾乎所有環節都需要疏通關係,形成自官員、醫生、醫院、藥企、科室以及醫藥經銷商在內的灰色利益鏈,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而藥企,一般也把這部分需要打點的費用,放在了市場開發和學術推廣費項目內。

實際上,哪怕海特生物的銷售費用,沒有一分是花在上面提到的灰色利益鏈,也需要警惕,畢竟,高額的銷售費用,已經在逐年大幅吞噬海特生物的淨利潤。

還需要注意的是,大額資金投入渠道的背後,則是公司對研發的“輕視”。根據海特生物2018年年報,其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2985.7萬元,佔營業收入5.05%,這一金額,不足銷售費用的零頭,還比去年的研發投入增長了超過20%。

不得不擔憂的是,金路捷不能帶動業績增長了,公司也沒有開發出新的主打產品,接下來的路,海特生物該怎麼走?

披露不及時怪網絡不好 海特生物遲到的年報藏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