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宮中的妃嬪是如何解決上廁所問題的?

用戶7778310219975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有人說清代的故宮裡沒有廁所,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紫禁城那麼多人,沒廁所不是亂套了嗎?

有廁所,但是皇上和嬪妃們是不回去的,那些廁所是給下人們用的。

皇帝和妃子們的三急大事,是有專門的解決辦法。

《延禧攻略》這部劇,還是比較好的反映了清宮衣食住行。

有一次皇帝內急,就對太監說了句:傳官房。

什麼是官房呢?

原來就是皇上御用的便攜馬桶。

外形四方,上面還鋪著柔軟的材料。

如上圖所示,木板開的洞下面是一個錫制便盆,有專門的抽拉設施,折放到清代還是比較先進的了。

具體使用程序如下:

每當皇帝或者妃子要方便時,就叫太監——傳官房。太監就趕快從一邊拿來這個專門的馬桶,馬桶內提前準備好了香碳灰,大事辦完之後,就用碳灰掩蓋,防止異味瀰漫。小事辦完後,太監就拿走倒到專門的恭桶中。

這一套皇上和妃子專用的便器,就成為官房,有專門的太監掌管。

由此可知,在沒有抽水馬桶的紫禁城,皇帝和妃子自有自己的一套解決辦法。這種馬桶在古代算是比較先進的了。



歷史寶藏


人類社會之進步最直觀就體現在吃喝睡拉上面。極目遠眺,在人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人類在吃飽喝足肚子發脹之餘,就隨便尋覓那無人之處解決了事。

歷史之巨輪滾滾向前,聰明智慧的勞動人民已經開始意識到隨地解決並非長久之計,於是便有了最初的廁所-茅坑。茅坑之設計並無多大技術含量,先是挖一個又大又深的貯糞深坑, 上面靠近一邊處搭一塊木板了事。


茅坑味道有點大,蚊子也多。有時侯也是蠻尷尬的,當排洩量特別足的時候,一通排下去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箇中滋味難以言表。有時侯那塊木板年久不換,如廁之人也會有踩斷木板,失身掉落茅坑之危險。

不過茅坑優點也多。經過改良的茅坑是這樣子的:茅房往往與豬圈連在一起,人與豬共用一坑,排洩物可作農耕肥料,農作場可果腹,如此循環生生不息,是最早的無公害綠色環保生態種養模式。

說完了尋常百姓家,讓我們將目光移到古代的皇宮之中,看看哪些深閨宮中的皇家妃子們,她們是如何解決如廁出恭的呢?

印象中的皇宮妃子們都是千嬌百媚的,國色天香的,但是就算是千金之軀,也是要食人間煙火,始終也難以逃脫得五穀輪迴之物。不過要將這些妃子們和茅坑聯繫在一起,多少是有些不雅的。

我們不妨將歷史前移到明清時期,此時的皇官之中當然是沒有大煞風景之茅廁的,而是一種皇家專用可以坐著方便的“恭桶”。

“恭桶”是皇帝和妃子們的專用物什,妃子們在出恭的時候,一般都有專門的太監宮女們侍候左右,先在“恭房”裡面點上一些香薰,桶的裡面填些沙子等物,免除了汙物回濺之憂。

由於“恭桶”做工考究,同他做墊背子與也會鋪一些柔軟絲綢或錦布,在無憂腿腳蹲麻之餘,也顯得柔軟貼心。

通常情況下,妃子們出恭如廁,由於事先做足準備工作,在蕩氣迴腸之餘,是無需擔心蚊蟲叮咬、臭氣薫天、腿腳麻木之困擾的。也幸虧古代沒有手機等物,要不發生一坐大半天流連忘返估計也是常事,這樣會苦了聽侯差遣的宮女太監。

妃子們的情況告一段落了。據一些清朝太監的回憶錄記載,清朝那些太監分工特別精細明確,有些太監是專門負責皇帝和妃子們的如廁善後工作的。範圍包括:根據皇家主子們出恭汙物的形狀大小、氣味、顏色等,來判斷主子們的飲食是否健康,根據相關情況來通知御善房,及時改善主子們的飲食,調節食譜等。


浩瀚文史


紫禁城沒廁所,從朱棣開始就沒有,至於為什麼沒有,一是太汙穢,二是紫禁城地皮太厚,你說本來就是為了防刺殺才鋪了幾十層的磚,難道要因為個廁所給拆了?

再說出恭,這個問題和現在的居家宅一樣,有廁所尚且懶得動一動腿了,隨便找個夜壺就解決了,至於大號,如今農村仍然有人會用桶子。

不知道各位見過沒?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桶子,晚上怕涼不出門,於是就在桶子裡上了。不同的是,皇宮每天會有幾大車往外拉,村裡的會倒進茅房。


歷史老相片


明清皇宮內都有廁所,只不過那是專供太監、宮女使用的。

皇帝和后妃等主子們肯定不會跑去跟奴才們混用:

皇帝、妃嬪都是用官房解決廁所問題。

上面這張圖,就是故宮藏“清代便凳和錫便盆”,即所謂的官房。

每當皇帝、后妃要解大手時,就在便器具內盛滿香炭灰,完事後用灰掩蓋;解小手時,就不用灰,完畢後倒進恭桶蓋好。這些便器具就被稱作官房,由專人進行保管。皇帝、后妃要解手時,稱為“傳官房”。

根據《清宮述聞》的記載,老太監曾回憶道:

娘娘行使溺之盆,水匣盛著,外袱布套,便溺不出寢宮,完畢後木盆在下層洗涮,凡太監不能近事,均由下屋女子承當。

至於官房的結構:便凳、便盆,拆解開如下面這張圖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太監、宮女也有自己上廁所的地方。根據晚明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中的記載:

在乾清門圍牆之內,左右廊廡之間朝南半間房,曰“東夾牆”、“西夾牆”處,“皆宮眷、內官便溺之所”。

清朝則建有專門的淨房,分給男(太監)、女使用。

活在有抽水馬桶的時代,還是挺幸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