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支援車與步兵戰車的區別是什麼?坦克與步兵戰車進入戰場,需要坦克支援車相隨嗎?

獨行者老黃


這裡主要說一下“坦克支援車”。實際上各國對它的概念和定義並不統一,比如美國基本上就不怎麼搞這玩意兒,因為戰術需求並不明顯。

主要鑽研和使用這類車輛的是俄羅斯,比較知名的是BMPT坦克支援車,它裝備兩門2A40型30毫米機炮,能夠輕易撕開輕型裝甲車輛,對有生力量的殺傷力也十分恐怖。在發射脫殼穿甲彈時能夠在2000米距離上打碎食人魚、斯特賴克這樣的脆皮輪式裝甲單位,即使是M3佈雷德利也未必能扛得住這樣的火力。

與此同時,BMPT有充足的噸位可以安裝2組9M120型反坦克導彈,其有效射程為6公里,足以擊穿大部分掩體工事和裝甲單位。這種反裝甲能力步兵戰車也有,但沒有這麼強。佈雷德利、BMP-3這樣擁有豪華武器站的步兵戰車都有不俗的反裝甲能力,但是一次裝4枚,而且隨時待發,它們能做到嗎?做不到。

除此以外BMPT還擁有兩具AG-17D榴彈發射器,真正做到點、面、直、曲四種火力全覆蓋。其實毛子的機械化步兵本來就有帶榴彈發射器的習慣,每輛車1具,但需要人員攜行和使用,速度不夠快,遠不如車載型來的更加高效快速。

另一方面,BMPT靈活快速的機炮和同軸機槍可以利用仰角優勢壓制房頂的火箭筒,儘可能讓坦克免於攻頂,在斷壁殘垣中彌補坦克因發現和響應速度不足而出現的防禦漏洞。你可能會說這樣的工作,步兵戰車、吉普也能做,問題在於二者有足夠的裝甲覆蓋嗎?能讓成員免於交戰區橫飛的炮彈破片和子彈的殺傷嗎?能在觸雷並喪失行動能力後依然保持足夠強的火力壓制能力嗎?答案是都不行。

先進的步兵戰車還好,具備三防能力,現在大家也都能玩遙控武器站了,乘員不必探出頭去給四面八方的敵軍當活靶子,也能跟得上坦克的挺進速度,可是吉普車就沒戲了。以悍馬為例,連大口徑機槍的子彈都防不住,人在車裡坐雷在腳下炸,一個不留神全車報銷。

之所以俄羅斯喜歡搞這種東西一是大陸軍的戰術需要,龐大的坦克部隊如果只依靠步兵的掩護是不夠的,另一方面就是坦克底盤富裕的很,隨便拿來改,BMPT就直接使用了T-90坦克的底盤,發動機、行走和懸掛系統完全一樣,零件通用率和後勤維修壓力較之單獨開發一型支援車要小得多,所以並不費事。

至於步兵戰車,它最主要的最用並不是協同坦克進行作戰,而是給步兵提供能夠跟上坦克行進速度的裝甲運載單位,從這一點上講輪式步兵戰車是正統,履帶式屬於為了更強的作戰能力而增加裝甲和承重能力的衍生形態。坦克支援車和步兵戰車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種是專門為了配合坦克進行作戰的裝甲戰鬥車輛,另一種是為了保護和運輸步兵順便進行作戰的載具。


大漢斬艦刀


坦克支援車是專門研發出來用來支援坦克進行城市戰中的攻堅作戰的車種,主要配置小口徑速射機關炮和重型底盤。在城市戰中,可以和坦克混編作戰。而步兵戰車的用途更廣泛一些,在編制上和坦克是分開的,在野戰中坦克衝鋒在最前,消滅地方主要的坦克和反坦克力量後,步兵戰車跟進,利用步兵戰車本身的火力和裝甲步兵攜帶的武器肅清殘敵。但在城市戰中,步兵戰車往往也可以伴隨坦克進行高強度作戰,起到掩護坦克的作用。隨著步兵戰車呈越來越重型化的趨勢,坦克支援車的已經越來越趨向於成為重型步戰車的一個功能模塊了。

坦克支援車的誕生與城市戰有直接的關係。這是俄羅斯從車臣戰爭中吸取經驗教訓後推出的新概念裝甲車輛。俄羅斯的T-80B和T-72坦克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巷戰中中吃了大虧。在平原可以馳騁衝擊的坦克,面對依託城市的水泥森林的反坦克作戰小組卻顯得尤為笨拙,應對起來十分吃力。俄系坦克的主炮仰角通常只有-5~13度,面對近距離在樓房中發起攻擊的車臣叛軍毫無辦法,高射機槍的穿牆能力又很弱,缺乏有效消滅和壓制敵人的辦法。雖然有著厚重裝甲,可以抵禦RPG的正面射擊,但叛軍往往可以找到特定角度將其擊傷擊毀;這時候坦克十分依賴伴隨的步兵戰車和裝甲車。步兵戰車配有速射機關炮,仰角也大了不少,但俄系步兵戰車有個致命弱點,就是防護非常差勁,根本無法有效防護RPG甚至是大口徑機槍。因此伴隨坦克的作戰的步戰車很快就戰損非常快,很快就變成了坦克單獨作戰的窘境。

參加了車臣戰爭的BMP-3步兵戰車,全重僅18.4噸,正面裝甲僅35mm的鋁合金+鑲鋼板,僅能抵擋12.7mm穿甲彈的射擊。14.5mm(含)以上的口徑和RPG都可以輕易摧毀它。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被叛軍拉著遊街的BMP-3炮塔

失去了步兵戰車掩護的坦克,也無法避免被擊毀擊傷的命運。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格羅茲尼戰役中,俄軍損失62輛坦克,163輛裝甲車輛。這樣慘重的損失不得不讓俄羅斯對先有裝甲車輛的城市作戰能力產生嚴重質疑。

總結了教訓後,俄羅斯軍方認為,坦克損失慘重的最大問題就是伴隨的步兵戰車太容易被擊毀,沒辦法有效掩護坦克。此外也存在著步兵戰車的機關炮穿透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在吸取這些教訓後,俄聯邦裝甲車輛管理總局推出了199號坦克支援車樣車,即後來的BMPT。

BMPT擁有2門2A42 30mm機關炮,炮管長達2400毫米,比單門2A42的BMP-2投射能力強一倍;外置4枚反坦克導彈,可以用來攻擊敵方裝甲目標和堅固掩體;此外還有2門30mm榴彈發射器,用於殺傷不太重要的步兵目標。早期BMPT採用T-72底盤,後期改為T-90底盤,正面可抵擋RPG和反坦克導彈的襲擊,側面安裝附加裝甲也可以抵擋RPG的攻擊。這樣的配置讓坦克支援車具備了伴隨坦克進行高強度作戰的能力。

雖然坦克支援車火力強大,但實際性價比並不高,其誕生的背景主要是因為當時俄羅斯還沒有重型步兵戰車。多種配置的火力讓BMPT看起來如同“要你命3000”一樣,看著唬人,其實不夠實用。而且這樣一個大傢伙,其實佔的還是坦克的編制,因為它一個步兵也帶不了。所以俄羅斯研發出來後也沒裝備幾輛,歐美國家更是從未出現過坦克支援車這類產品。因為歐美普遍裝備是重型步戰車,其本身抗打擊性就非常可觀,至少可以抵禦RPG和30mm口徑機關炮的直射。這樣他們的步戰車本身就可以伴隨坦克進行城市作戰,根本不需要多研製一種支援車出來。比如和BMP-3同時期的美國M2佈雷德利步兵戰車,重27噸,披掛附加裝甲後可以抵禦25mm機關炮直射,加裝反應裝甲後可以抵禦RPG的攻擊。雖然M2僅有一門25mm大毒蛇機關炮,但其搭載的6名步兵可以攜帶不佔編制的一次性火箭筒進行作戰,還有一具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這相當於大大增強了M2的作戰能力。此外也有部分M2也進行了改裝,加裝了2具“陶氏反坦克導彈”發射筒,這與坦克支援車的思路很像。

M2加裝了附加裝甲塊後還是很厚實的

而各國新一代的步兵戰車也越來越呈現出重型化趨勢。比如德國的Puma戰車最低防護的重量也達到了31.45噸,最高防護等級Level-C達到了43噸。坦克支援車的發明國——俄羅斯前幾年剛剛曝光了最新研製的新一代“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達到25噸,T-15重型步戰車底盤與T-14坦克通用,更是達到了48噸。我國也在近些年推出了59和VT-4底盤的外貿步戰車。

看看俄羅斯新一代的步戰車就會發現,其實俄羅斯人已經把坦克支援車的設計思路融合到步戰車中了

德國“美洲獅”步戰車

59和VT-4改的重型步兵戰車

像以色列人更加極端,他們直接把主戰坦克做成了步兵戰車。。。


紙上的宣仔


坦克支援車其實是個俄羅斯特產,這東西好多人都沒聽過,原因就是隻有俄羅斯大量使用了。

坦克支援車,要分開讀,坦克-支援-車,先是坦克,後是支援車,連起來就是坦克支援車了。俄羅斯的BMPT坦克支援車其實就是坦克改進的支援車。



在某個角度看,其實就是坦克和步戰車的結合體,還加強了。坦克支援車使用的是坦克的底盤,步戰車的火力系統,這東西皮糙肉厚,火力猛。


步戰車和坦克支援車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輕型一個是重型。步戰車的主要作用其實是個裝甲運兵車,搭載一個班的步兵,運送到特定地點後,士兵要下車作戰。步戰車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支援坦克作戰,替坦克清理反坦克武器。

而坦克支援車裡面不能搭載一個班的步兵,裡面坐的都是操縱這臺車的士兵,其實就是坦克更換了火力系統。它是陪坦克一起衝鋒陷陣的,彌補坦克的火力不足的問題。



坦克支援車,其實就是坦克換了個火力系統,主要還是裝甲厚,而步戰車講究靈活輕便,機動性好。坦克支援車上搭載著機槍、機關炮、導彈、榴彈發射器。而步戰車一般只有機槍和機關炮,火力上是遠不如坦克支援車,支援能力也遠不如坦克支援車。


坦克支援車的底盤就是坦克的底盤,BMPT坦克支援車用的其實就是T72的底盤。而步戰車不同,步戰車的底盤有輪子的,有履帶的。

坦克支援車在戰鬥中,是跟隨坦克作戰的,和坦克並肩作戰的,彌補坦克火力上的不足。據說,在敘利亞,那些武裝分子見了坦克支援車就趕緊跑。


軍武文齋


坦克支援車(BMPT)也是屬於裝甲戰鬥車(AFV)的一種。

坦克支援戰車介於坦克和步兵戰車之間,用來彌補坦克和步兵戰車的性能短板。顧名思義,坦克支援車就是支援坦克的戰車。

在以坦克為主的作戰編隊中,雖然主戰坦克(MBT)具有強大的火力,但主炮受到發射高度的限制,在作戰中,特別是城市戰鬥中容易遭到敵方打擊。而編隊中的步兵戰車由於其作戰性能的侷限性不能給坦克提供支援,因為步兵戰車要攜帶步兵作戰,自身防禦能力也受到限制。因此,坦克支援車孕育而生。

坦克支援車與步兵戰車的區別在於:

坦克支援車不需要攜帶步兵,火力和主動防禦系統比步兵戰車強大。在作戰編隊中,同時對坦克和步兵戰車提供作戰防禦保護,加強步兵作戰人員的生命安全。

【俄羅斯坦克支援車“BMPT-72 終結者”】


坦克支援車(BMPT)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蘇聯阿富汗戰爭”和俄羅斯“第一次車臣戰爭”。

在長達10年的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聯的坦克在阿富汗的山區,特別是在城市戰中損失較大。因為坦克經常遭到來自城市高建築群裡的攻擊。

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特別是城市戰格羅茲尼戰役,俄羅斯一個機械化旅在城市戰中幾乎整個被消滅掉。俄軍坦克主炮無法升很高又不能降太低,步兵戰車上的火力根本壓制不了來自不同建築的眾多攻擊點。

【在格羅茲尼城市戰役期間(1994-1995)被摧毀的俄羅斯步兵戰車】

為此,俄羅斯汲取這兩次戰爭期間的實戰教訓,總結戰鬥經驗。1998年開始,由俄羅斯最大的軍工企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戰坦克製造商Uralvagonzavod公司研發199“Ramka”項目,也就是BMPT(坦克支援戰車)的原型。該項目設計目的就是用來在未來的城市戰中對坦克和其他步兵戰鬥車(AFV)提供支援。

2005年,俄羅斯國防部開始提供評估報告,2017年8月實行採購,2018年初接收超過10輛。

【BMPT裝備的Ataka反坦克導彈】


俄羅斯坦克支援車“BMPT 終結者3”基本數據:

  • 重量:48噸;

  • 長度:7.2米;寬度:3.37米(履帶間)、3.8米(車身);
  • 高度:1.94米(車身),3.44米(整高);
  • 乘員:5名;
  • 保護:鋼組合裝甲、複合裝甲、主動反應裝甲;
  • 主要武器:4×130 Ataka-T GWS發射器、2×30 mm 2A42自動炮;
  • 二級武器:2×30 mmAG-17D或2個AGS-30榴彈發射器、1×7.62mmPKTM機槍;
  • 發動機:1,000馬力 V-92S2柴油發動機;
  • 懸掛:扭力杆(離地間隙406mm);
  • 燃料容量:1,200升(320 美製加侖);
  • 操作範圍:≥550公里,速度≥60公里/小時。

【全景視野指揮系統,通過不斷掃描使炮手精確打擊目標】


BMPT使用的作戰模塊方案

1.裝甲炮塔 2.車頂 3.肩帶 4.炮塔轉動機構 5.螺栓 6.武器輔助塊 7.機架 8.軸承支架

9.支架 10.可互換的主要武器 11.自動駕駛 12.可互換的附加武器 14.用於固定支架的法蘭

15.垂直支架驅動 16.視線 17.路徑 18.彈藥 19.彈倉 20.電氣設備 21.視頻觀察設備

22.控制面板 23.彈道計算機傳感器 24.彈道計算機 25.電力橫樑 26.電壓放大器

27.電壓轉換器 28.旋轉接觸裝置


血色黃昏的黃昏


什麼叫"坦克支援車"?全世界除了毛子,都沒有這一稱呼。顧名思義,是支援坦克作戰的車輛。從坦克家族發展來看,為加強坦克衝擊隊形的火力,研製了最初的自行火炮(直射火力,與現在間瞄射擊、曲射火力的大口徑自行火炮完全不同)。戰鬥中,在一線坦克隊形後同時衝擊,用超越射擊或間隙射擊彌補坦克火力的不足。因為不在一線衝擊,其裝甲薄弱,火力機動差(無炮塔),甚至無頂蓋,所以便宜。蘇軍標準的隊屬坦克團隸屬兩個營,一個T-34坦克營31輛坦克,一個76mm口徑自行火炮營隸屬2個連21輛自行火炮。另外,當時自行火炮在防禦戰鬥中,組成反坦克預備隊,在預計的反坦克方向,對切入的敵坦克依託反坦克陣地予以打擊。所以,反坦克支援車與步戰車是兩個概念,從不參加步兵戰鬥。在當代大規模野戰中,沒有戰鬥支援車的地位,支援車能幹的事坦克都能幹,而且比支援車還全面。歐美和我軍都不裝備直射火力的坦克支援車。在城市巷戰中,是否有專門的坦克支援車,又怎麼使用,未見權威報道,目前都是網友傳說。有誰能否說出參戰具體型號,參加了哪些戰鬥(俄軍參加的戰爭不多,主要有兩次車臣格羅尼茲攻堅戰、格魯吉亞進攻戰、烏克蘭東部作戰),效果如何?讓我們也開開眼。


大小王攬天下


對於這三種戰鬥車輛來說,坦克的歷史最長,步兵戰車最早出現六十年代,而坦克支援車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裝甲戰鬥車輛。
坦克在巷戰中出了火炮的俯仰角問題以外,還有就是很容易暴露出防護力薄弱的側面和後面。


坦克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步兵騎兵無法突破機槍加鐵絲網的防禦陣地的問題,步兵戰車是為了解決坦克和步兵協同的問題,而坦克支援車是為了解決在城市戰中,坦克步戰車存在比較大的火力死角的問題。

當坦克開始大量出現在戰場以後,對方的反坦克火器也是數量劇增,尤其是反坦克火箭筒的出現,使普通步兵能夠毀傷坦克,尤其是在複雜地形上邊,這種情況下,步兵和坦克的協同就很重要了。各個國家在二戰中就已經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當時的技術水平只能是做到半履帶車的水平,而且支援火力只有機槍。到了六十年代,蘇聯首先推出了BMP-1步兵戰車,使步兵一方面是有了乘車作戰能力,而且支援火力更強,一個是有炮了,還有就是步戰車普遍使用反坦克導彈作為反坦克武器,具備一定的和坦克作戰的能力,同時步戰車搭載的步兵人數比原來的裝甲輸送車更少,裝甲輸送車一般可以放12-13個人,而步戰車最多隻有8個,機械化步兵班的人數進一步減少了。

無論是輪式還是履帶式步戰車,都是薄皮大餡

步戰車在傳統的野戰中可以很有效的配合坦克作戰,而且可以單獨執行任務。不過,這個任務基本上還是野戰任務,近幾年,傳統設計的坦克和步戰車都遇上了一個新的課題就是巷戰。傳統的軍事理論認為裝甲部隊不適用於巷戰,別的不說,德軍的坦克在斯大林格勒無所作為,蘇軍坦克在柏林城中被打的到處冒煙就是例子。但是現在的戰場發展到了必須要解決裝甲部隊巷戰的這個問題了。

俄國是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就是坦克支援車,坦克支援車可以說是一種專用工具,就是解決坦克和步兵戰車在巷戰中武器俯仰角不夠,火力死角大的問題,俄國用T-72的底盤加裝了大型的武器站,用30毫米機炮和反坦克導彈來對付城市中高層目標,這種新型的戰車在敘利亞的表現不錯。

按照俄國人的設想坦克支援車在巷戰中是每2輛坦克配一輛支援車。不過,對於這種專用的巷戰裝甲車輛的缺點和優點一樣的明顯就是應用面太過狹窄,就是巷戰,它在野戰中的火力和步戰車差不多,而有沒有空間搭載步兵,這樣就成了一個雞肋。
目前來看,坦克支援車還是巷戰專用車輛。


坦克支援車應該說是坦克底盤加大型武器站的組合,而現在的裝甲輸送車如果加裝武器站也能夠獲得不錯的使用效果,當然步戰車或者裝甲輸送車的裝甲比坦克肯定是薄,但是步戰車邊上還有步兵保護,反而是支援車有點是還要額外的排出步兵作戰。

現在裝備的步兵戰車,基本定型都在冷戰中,當時沒有怎麼考慮裝甲車輛在城市中作戰的問題,向前進攻遇到城市以後怎麼辦,這個時候的標準答案是繞過去,繼續向前。所以,現在是各種問題包括武器的俯仰角什麼的都來了,而現在又是各國不在軍費上邊花太多錢的時候,除了美國,不過美國的錢很多是戰爭經費,美軍的主要裝備也還是冷戰遺產。所以,現在的武器裝備都是小修小改,能用就行。


有痰


坦克支援車的作用無非是彌補坦克弱點,主要是坦克在城市巷戰中,其自身輕武器裝備、以及放空技術發揮優勢的空間有限,比如遇到近距單兵來襲、高樓掩體伏擊、尤其是武裝直升機的空中威脅,笨重的體積重裝備根本疲於應付,所謂坦克支援車便可以彌補不足,說白了支援車也就是戰術、戰略、火力支援裝備,比如支援車自身攜帶輕武器速射炮、重機槍、射擊孔、防空等機動靈活的裝備優勢,後邊跟著坦克支援車,它可以協助重型武器的坦克發揮優勢,幫助坦克打不到的地方,這就如同空軍的轟炸機需要超音速戰鬥機的護駕,重型戰機需要和中輕型戰機混編一樣,輕意味著靈活,一旦空中遇到敵方戰機威脅,那麼側翼護航戰機可以起到保鏢活力掩護的作用,以期讓轟炸機發揮其戰略優勢,不過所謂的坦克支援車完全可以被步戰車所取代,如今的輪式步戰車所裝備的兵器單元多樣化,速射炮、重機槍、射擊孔密集,而且有的步戰車還裝備有防空導彈,要知道步戰車一次能裝6--12個士兵,單兵武器裝備也很實用,比如集反坦克導彈、肩抗式防空導彈、狙擊步槍、偵查通訊兵、維修工程兵等多兵種支援,步戰車機動靈活,可以說是坦克近衛保鏢一點也不為過,相當於海軍的驅逐艦與護衛艦的配合,更大範圍的如航母編隊,坦克如同軍團正面對抗的重量級人物,步戰車如同敵後武功游擊隊,二者密不可分,是相輔相成的。


堪輿之道


坦克支援車:

其裝備有中小口徑自行機關炮、反坦克導彈、輕機槍及自動榴彈發射器;

這是一種針對城鄉巷戰為主的裝甲戰鬥車輛;

其一臺的戰力水平相當於六輛裝甲運兵車或者是一個步兵排;

它是坦克底盤+步戰車武器系統的結合體之“加強版”;

為主戰坦克提供“助攻/協防”。

步兵戰車:

其為老式裝甲運兵車的“升級版”,輕型車為14t左右、重型車為26t左右;

現以履帶式為主,今後向輪式發展;

強調靈活、輕便、越野能力強;

配備給快速反應機動步兵使用;

消滅敵方的軟/硬目標--敵軍有生力量、輕型裝甲武器、反坦克火力點及低空飛行物;

多為“步/坦協同”作戰。

其兩者的區別:

在與坦克搭檔時--步戰車是以發揮武裝人員的作用為主;支援車是發揮武器裝備的作用,更為強悍。

支援車與它們的會同配比:

城鎮巷戰--“2輛支援車:1輛坦克”;

鄉村野外--“1輛支援車:2輛坦克”;

其整體組合火力配備為遠、中、近程相給合,可以應對敵方的軟、硬及低空軍事目標。


野草Yc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步兵戰車,自身具有一定的防禦力和攻擊力,並且可以運載一個步兵班,步兵下車後可以伴隨步兵戰車執行一些小規模的作戰行動。

坦克支援車,可以為坦克提供一些火力補充,反坦克導彈可以攻擊隱藏在坦克火力接觸不到的一些裝甲目標,機關炮可以攻擊步兵和一些防護低下的掩體並且還可以攻擊敵方直升機。但是不能運兵,同時裝甲介於坦克和步兵戰車之間,可以抵禦敵方小口徑火炮的攻擊。

坦克支援車和步兵戰車的區別是一個是支援步兵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反裝甲能力,而另一個是支援坦克的,不僅能打坦克,還能打直升機,甚至是位於坦克攻擊死角的步兵。不過並不適合與步兵進行協同作戰,畢竟坦克支援車無法運兵,遇到緊急情況無法及時的運輸步兵撤離危險區域。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想分兩部分回答,一是城市巷戰,二是進行大兵團作戰。

坦克支援車在城市巷戰中火力過剩並且機動性差,車上不能運載步兵,但是巷戰中又缺不了步兵而步兵需要機械化運輸,總不能像二戰一樣步兵做坦克機動吧。無論是坦克還是支援車,巷戰的主角是步兵,只有步兵進入建築物清理敵軍步兵,坦克才不至於被集火,畢竟單兵火箭筒也不是吃素的。而坦克支援車與坦克一樣都是為步兵提供重火力支援的。所以在城市巷戰中,坦克支援車不如坦克,畢竟坦克通過切換彈種,可以執行多重任務,而坦克支援車只有機關炮,對於重型掩體,無能為力,如果用導彈攻擊的話又反應太慢了。

不過坦克支援車如果是大兵團作戰的話用途就很大了,坦克支援車裝甲比步兵戰車厚,更抗揍,反坦克導彈可以精準打擊敵方坦克或者是武裝直升機,機關炮不僅可以攻擊敵軍步兵,還可以承擔一定的戰區防空任務。畢竟反坦克導彈和機關炮對付敵方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比坦克裝備的高射機槍要好得多。至於我方步兵,這個依然需要步兵戰車或者是其他的運載工具。

總結:坦克支援車適合傳統的陸軍國家,比如中俄,畢竟坦克是陸戰之王,坦克支援車作為坦克的火力補充,是錦上添花。畢竟用老舊坦克底盤改火力支援車,比武裝直升機便宜的不是一星半點。如果俄羅斯有實力大規模裝備武裝直升機的話,那麼何必要研製坦克支援車來做坦克的火力補充呢,武裝直升機可比坦克支援車更適合支援坦克。


軍事裝備講談社


坦克火力支援車與步兵戰車相比呢,等於火力加強,再取消車載步兵,一種單純火力輸出單位,目的就是以強大的火力摧毀目標,為了坦克提供掩護,以及支援步兵等等,這種設計思路為俄羅斯獨創的一個東西,沒有受到多國認可,主要原因就在於這個設計上,看似只是步兵戰車火力的加強版,擁有與坦克一樣的機動能力,可以編入的坦克部隊。

這個設計實際上,應該說滿足於俄羅斯的思想構成,在快速過程中,殲滅小股抵抗力量,都有很大的用處,但是設計理念過於獨特,沒有太好的廣泛適用性,不是其他國家都能夠接受的作戰模式,有點不高不下,如果論到作戰能力的話,沒法與坦克相比,靈活度又不是如步兵戰車,步兵戰車有搭載步兵的能力,到底應該把它歸為哪類,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裝備問題了,如何使用戰術利用,應用等等,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其未來能否如何,現在還很難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