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取“雨水增多,百穀生髮”之意。《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4月20日16時55分迎來穀雨節氣。到了穀雨,也就意味著春天進入了尾聲。但真的如此嗎?大江南北氣候不同,同樣的時節,有的地方已經“流水落花春去也”,有的地方卻“山寺桃花始盛開”。
春天到底何時結束
南國春來早,當北方還是一片冰封的時候,南方已經鳥語花香,等到漠北春季的時候,南方已然進入了炎夏。
按照氣候學的標準,平均溫度達到10℃,即進入了春季,平均氣溫超過22℃,即認為進入了夏季。這使得有些地方的春季格外漫長,如福建、雲南等地區,公曆1月就進入了春季,氣候寒冷的東北,公曆5月份才進入春季。
進入春季的時間不同,結束的時間也不一樣,而且,並非入春早的春天就長。一般來說,華北平原、黃淮一帶,入春較晚,入夏較早,2018年的氣象數據顯示,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等地,春季平均只有52天。如北京,2018年入春時間是3月22日,入夏是5月10日。雲貴地區的春季則普遍較長,平均超過3個月,但入春早,結束也早,2018年,入夏最早的是海口,公曆3月中旬就已入夏,而此時尚未到春分。此外,最長的春天,則往往超過110天,2016年上海的春天達到122天。
穀雨都有些什麼風俗
春天萬物生髮,所以這個季節的風俗,大多和健康相關。到穀雨時節,各地氣溫已經普遍回暖,因此都有郊遊、沐浴、踏青、運動等。同時還有吃野菜、驅趕蚊蟲等活動。
穀雨品茶則是南方最重要的風俗之一。一般人認為茶越早越好,清明前採摘的明前茶,往往是各類茶中的精品。穀雨時採摘的茶葉,就叫穀雨茶。此時已是暮春,又過了清明這個採茶的旺季,所以穀雨茶又叫“二春茶”。但不“早”的茶未必不好,甚至有人認為,穀雨茶才是最適合飲用的。
明代學者許次紓曾明確表示,採茶的時機, “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另一位學者朱權,則在他的著作《茶譜》中表示,“品茶應品穀雨茶”。
五穀到底是哪五種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百穀是虛指,並非100種,儘管《說文解字》認為百穀是實指,“稻粱菽各二十,蔬果助谷各二十”,但這一說法很少被認可和採用。在歷史上,更多使用的是“五穀”。
“五穀”的說法最早出現於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但到底是哪五種,歷代說法不同,比如漢朝經學家鄭玄註釋《周禮》時,認為五穀是“麻、黍、稷、麥、豆”,東漢學者趙歧註解《孟子》時,則認為是“稻、黍、稷、麥、菽”,文學家王逸註解《楚辭》時,則認為是“稻、稷、麥、豆、麻”。這裡“豆”和“菽”是同義詞,也就是說,五穀其實有六種,即“麻、黍、稷、麥、豆、稻”。之所以出現差異,有學者認為,這和南北方作物的差異有關。
到了宋代成書的《三字經》中,直接就說“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不過此時少了麻,多了粱。
古代的五穀現在還吃嗎?
這些穀物到底都是什麼呢?稻即水稻,是中國人最早種植的作物之一,考古發現,先民種植水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
麥即小麥,人類馴化小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萬年以前,而且至今也是最重要的主食之一。不過,中國有史可考的小麥種植歷史並不長,考古發現最早的小麥種子,距今約5000年左右。
黍即黃米,是小麥普遍種植之前主要的農作物,甚至在小麥傳入之後,它的重要性也沒有降低。
稷也叫粟,即小米,也有人認為黍和稷是同一種,或者同種二類。在古代,稷被稱為“五穀之長”,“社稷”一詞即從此來,社是土地之神,稷是穀物之神,“社稷”合起來就是古代國家的代稱,這也是農業文明自然崇拜的體現。
麻的主要作用不是充作食物,只有在饑荒時候,古人才會以麻籽充飢。正常情況下,它的主要作用是製造繩子、紙張、衣服等,起皮堅韌,可以用來編制麻袋、麻衣、麻繩等,皮和莖同用,則可以造紙。
豆是豆類的總稱,在古代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在今天則是主要的油料作物。
粱即高粱,我國種植高粱的歷史悠久,可考的證據顯示,大約在5000年前,黃河流域就已經大面積種植高粱了。不過,也有人認為,粱是黍的別稱,“黃粱一夢”中的黃粱,即是黃米。
為什麼主糧越來越少?
我國現代的主糧為三種,小麥、水稻、玉米。其中,玉米原產美洲,除了美洲本地人,在漫長的歷史中,幾乎無人知曉。一直到15世紀哥倫布發現美洲,才從美洲傳入歐洲,進而傳入世界各地。進入中國的時間,一般認為在16世紀初,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531年,即明朝嘉靖年間。
和古代的五穀、六穀相比,今天的主糧種類明顯減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2019年2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了首份關於人類糧食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狀況報告。報告顯示,糧食種類減少是全球現象,全球“約6000個糧食作物品種中,僅有不到200種為全球糧食產量做出了實質性貢獻,其中僅9個品種(甘蔗、玉米、水稻、小麥、土豆、大豆、油棕果、甜菜和木薯)就貢獻了66%的作物總產量”。
該報告也分析了種類減少的原因,包括土地和水資源利用與管理的變化、過度開發、氣候變化等。
過度依賴少數幾種主要糧食作物是危險的,一旦某種主要作物出現減產現象,可供替代的選擇少之又少。該報告認為,“在19世紀40年代愛爾蘭的馬鈴薯枯萎病、20世紀美國的穀類作物欠收、20世紀90年代薩摩亞芋頭產量下降等造成的饑荒中,對狹隘物種的過度依賴是一個重要原因”。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牽 校對 盧茜
閱讀更多 新京報鄉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