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本地人为什么不卖掉房子去三线城市?

阳光暖暖的时光慢慢的3524441


为什么就只能卖掉回三线城市?自己老家所在省会城市不行么?其实自己老家所在的省会城市现在发展并不差好不好,像我们家湖南衡阳的,一直呆在省会长沙,一个月回一次老家完全没问题,走高速2个小时就到啦。房价也没比老家高多少,要知道现在衡阳河边附近都是8000多每平,房屋租售比很不划算,长沙二环左右的新盘开盘价也就9000多。租售比比衡阳高多了。很多人别说卖房子就是没房子也宁愿一直呆在北上深这些大城市,其实我觉得更多也是要面子。现在省会城市发展其实都不错了,各种大牌也都陆续入驻,你买得起的在哪一样买得起,买不起的在哪都享受不到。长沙一个月工资4000-6000,房价均价1万,北上深按他们均价5万算,工资有2万-3万么?关键我同学除非2013年前在深圳买了房子的,不然现在这房价,我有同学3万一个月也买不起房子,没找女朋友,父母还帮着打工。关键3万的月薪能持续多久?长沙4000-6000的工作50岁能吃苦应该也找得到(饿了吗美团滴滴代驾跑腿都没问题)



赤色SKY


去北京出差打的士,一个70岁的老司机开车,北京司机很健谈,在车上跟我们唠嗑唠的非常好。快到东直门,老头抬手指着路边的一栋房子跟我说他家在上面,我问他他的房子得值多少钱?他说大概900多万吧,然后我们就聊起,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开出租车,把房子卖了去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不是挺好的吗?当天北京的雾霾特别厉害,天灰蒙蒙的很吓人。老师傅说在这里从小长到大有感情,房子再值钱也是住的,不可能到老了还离开自己的故土去外面生活,这就是大城市原住民的思想。其实提这个问题的人,大多数是从三四线城市来到大城市之后,有了一定的积累又开始遇到一些瓶颈的时候才会纠结这个问题,在大城市呆久了,朋友也不是很多的话,应该都很想回到故乡,本地人大多数是不会这样想的,因为大城市就是他们的故乡。所以说这个问题要分开看。


用户4795125740924


三线城市有一流的教育吗?有一流的医疗吗?有一流的工资水平吗?有一流的企业吗?有一流的……吗?而这些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都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这样,一线城市有太多的诱惑留住人才……

我现在外地长期出差,一个小县城,晚上8点后就没有饭店开门了,去医院也不用排队,为什么呢?因为医疗水平差,大家都去市区看病了……想找个培训学校充电,发现没有针对成人的,都是针对孩子的,去商场买衣服,样式不仅老气,价格还贼贵……但是有好处啊,那就是房价便宜,水果便宜,不堵车,如果年轻想拼搏,在这样的小城市能把你耗的没脾气


用户108175283065


怎么说呢?以上海中环房子为例,三口之家90平,均价8万,把上海房子卖了,你是有700万现金了,可是你失去的是上海优质的教育,医疗,以及月薪2~3万的高工资,拿着700万在三线买个120平也需要100万,剩下600万,你能干嘛?能干嘛?现在物价这么贵,小城市工作机会少,工资低,好工作都是靠关系,而且最关键一点,就是面子,在大上海混的好好的突然回老家了,不被人嘲笑么?就算不是回家乡的三线城市居住,在他乡那种没有包容感的三线地方过的也不爽吧!所以,宁可在大上海奋斗,也不在小地方混日子以房养老,至于以后老了,真的需要养老就直接把上海房子卖了,去三亚,北戴河,这些地方更有说服力~也许老了上海房价更值钱,毕竟上海土地是有限的,所以,宁可在上海奋斗,也不去小城市混日子!


丝蕴动人


我举两个例子。

我认得一个老师,是华中某二线城市的教授。5年前在上海买房子。当然他在那个城市也有房有车。但是他说他为什么要在上海买房子。是因为有一次他违章停车,被拖车拖走。于是他就去交管局教罚款。罚款交完了,他就想把车开走。但是交管局跟他说,你的车被拖到了一个XXX停车场,如果你想从那把车开出来,得交三千块停车费。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在一线城市买房子,因为,哪怕在二线城市,你是教授,你没关系也会遇到很多麻烦,你会被各种地头蛇干,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潜规则。而在一线城市,虽然房价高,但是你只要按规矩办,地方并不会怎么你。一线城市代表了文明。

第二个例子,

我一个亲戚,在江苏一个很富的三线城市。有点肺炎咳血,然后去医院照CT,出来片子之后,医院说,你得做个加强CT,PET/CT,具体的症状我就不说了,应该是怀疑有肿瘤,只有做加强CT才能明确。而在那个三线城市就没有条件做PET/CT,只有苏州、上海能做。而且上海还可以看的更直接。于是她就在苏州做了个PET/CT,然后又去上海找了黄牛看片子。

这就是大城市的价值,你在大城市的话,直接去三甲医院,最牛的医生都在那,你的病就容易发现。

当然,如果你的三线城市里北上深特别近,开车1个小时到,同时你在这个三线城市还路子野。那倒是可以买个房子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也行。

同时,我们可以有个期待,就是三线城市在未来也会像大城市那般文明化,同时也能一小时进大城市。那样的话,估计就有不少人回三线城市了。


治愈马


我一个同事放弃处级职位调到北京,原来有专车有秘书,现在一个人背着双肩背挤地铁。我们看他活得这么苦逼,问他为何来北京。他就说了一件小事:他女儿在家乡学习很牛掰,可是到了北京一所名校之后才发现,她是最LOW的,班上的同学有的在国际上获奖,有的被领导人接见,有的出版畅销书。一到高中,同班同学议论的都是美国藤校。他才知道国际化大都市的视野是与家乡不一样的。为了下一代,他放弃家乡舒服的工作,到北京打拼。因为来北京较早,被同事鼓励贷款买了房子,现在孩子在考上哈佛,自己的房子升值千万。虽然,他还是背着包挤地铁,但他不后悔,因为如果还留在家乡,他也就能存200万。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喧嚣热闹,还有视野人文和自由寂寞的心灵,房产本身还是保值升值的。也就是说,你呆在北京上海,你的房产你的资产你的身价,可能是一直在升值的,你的心灵你的视野你的见识也是不断积累的。如果你在小地方,这些东西可能是几十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甚至随着岁月流逝,你一直在贬值,最终过一个平淡的人生而已。

假设你卖掉北上广深的房产,好吧,就算卖掉600万。你到三线城市,买所好房子100万,买个车子30万,装修家居,一共150万。你还剩450万,存银行,靠利息就可以生活了。但你也就这样的,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如果你在家乡,你以为你能交到真心朋友们,你没有融入工作中,你就是一个闲云野鹤。你喝茶的时候,别人在工作交往。你交往的时候,你们的思维频道不一样。你会很快发现,你依然很寂寞。你这种寂寞是真的寂寞。

我这位同事说,他喜欢北京的寂寞。你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很热闹,但没人认识你,你很寂寞很孤独,但又享受这份孤独和寂寞。你到职场上,有同事有伙伴有客户,但你回到家里,你关上门,这么寂寞的世界就是你自己的。你打开门,繁华世界,也是你的。你可以在一扇门里切换你的状态。然而你在三线小城市,你无法切换。

有时候,人活着,不仅仅靠一所房子,一个工作,还有城市的氛围,自己心灵的慰藉,还有视野,还有子女的未来。当然了,有人会说,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医疗好、教育好、旅游点多,等等。这些外在的方便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人,还需要心灵的安放。


职场火锅


请把广州去掉,谢谢,目前我国城市房价第一梯队是北上深,第二梯队是:广州、杭州、厦门、南京。第三梯队是:成都、武汉、西安等省会城市。

所以,按照100平米房子均价来算,北京大概需要560万,深圳需要570万,上海需要510万。

差不多,这三个城市如果拥有两套房子,基本上价值过千万了。

那么为什么不卖掉一线城市房子,套现1000万,回三线城市发展呢?

其实就是机会成本过高,不划算

三线城市虽然房价很低,1000万可以在三线城市过上好的生活,但是其实你的资产会在三线城市贬值。举个例子,你在深圳有两套房子,现在价值1000万,但是五年后,你的两套房子,价值翻倍,达到了2000万,也就是说,你的被动收益高达1000万,每年的平均被动收益是200万,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肯定深圳五年内房价会翻一番,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深圳关内的好地段房子,比如后海,这里的房子五年内翻一番是很正常的。

而如果在三线城市,虽然部分三线城市房价也在上涨,但是涨幅比较小,所以,如果选择三线城市,其实是你的机会成本加大了,你放弃了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机会,你的资产在贬值。

《世界平行论》里面有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将面临很多选择,你放弃的一个选择,就是你做决定的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


什么意思,你放弃了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利润,去到三线城市,机会成本过高,这就是最大的风险。所以,大多数人不会把一线城市的房子卖了,去三线城市,特别是位置好的一线城市房子,例如北京的西城区、朝阳区。上海的浦东、深圳的南山中心区。这些区域的房子,永远都是上涨的,因为城市最好的资源都集中在这些区域,而人口和财富都在不断增加,所以,稀缺资源的房子,必然是抢手货。

其次,机会成本还体现在,子女教育身上,如果你去三线城市,那么教育质量,子女眼界就会跟原来在一线城市不一样。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和一个三线城市长大的孩子,其实获取的社会资源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京参加高考,和在三线城市参加高考,录取比例是不一样的。目前全国高校录取比例排在前列的城市就是天津,天津号称高考升学率最好的直辖市,所以前段时间,天津开始在全国开放落户政策,一夜之间,几十万人报名,不就是为了天津的高考升学率高的优势来落户的嘛。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的选择,其实都是由机会成本决定的。


蒋昊说经济


前段时间,经常有人拿美国的房子与中国的房子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房子价格20万美金一套,中国的房子两百多万一套。所以美国的房子比中国便宜。

我到美国洛杉矶的时候去询问当地人洛杉矶的房价。

美国人说:如果你住在洛杉矶沙滩旁的别墅房或者好莱坞山庄房子,有时候一套房是100万~200万美金。如果你住在华人集中,教育资源好的地段,房子大概是70万美金左右。如果你居住在普通的区域,那么房子在50万美金左右。如果你住黑人与拉美人群居的地方。那么房价就是30万美金的样子。

而我在俄克拉荷马的某四线城市去居住的时候就。我发现当地的别墅二十多万美金就可以搞定。可是那里是真的商业稀缺,没有娱乐方式,也没有年轻人居住。与国内的县城比都比不了。

美国以社区作为单位,进行了阶层的,人种的,社会财富的划分。教育,医疗,购物,每个区域都有。但各个社区水平之间差距很大。

你看不到一堵墙,各个区域没有限制,进来出去;但那堵墙始终存在。那就是你所住的区域,决定了你的生活品质。

但是当我在洛杉矶机场附近找酒店居住的时候。我发现那一片都是黑人居住的区域。大街上有许多的流浪汉,晚上黑灯瞎火的。

甚至有一次我在附近的快餐店吃晚饭的时候,我会被警察警告,这里晚上非常危险,以后最好不要出门。

而在华人聚居的区域,这种现象就不会发生。不论是安全性还是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都相当地高。

有意思的是,当我在菲律宾与缅甸的时候。情形也大抵相当。

在菲律宾,马尼拉都会圈与马尼拉以外的达沃的生活水平与基础设施的差距天壤之别。

马尼拉都会圈许多城市的生活水平娱乐水平,城市设施建设与东京,上海这类大城市没有差别。但第二大的达沃市就给人的感觉是大的县城的建设发展水平。

而缅甸的情形也大抵上相当。整个国家的GDP发展,几乎都在仰光上面。而其他的城市,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变化。仰光的高楼大厦,商业中心推陈出新,不断变化,各种娱乐休闲方式层出不穷。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就是国内县城水平了。

所以你问我。为什么很多人要留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

因为大城市与小县城的差距有时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平安城市建设,各类教育,医疗,地铁,路灯,公园商场等建设的密集程度与可获得性是小城市远远不如的。

记得有个深圳客户曾经给我讲过。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大学毕业后在四川的研究院上班,当时的薪水大约70元人民币。当年说媒的都不愿意给他说媒。

后来他去了深圳发展,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000多块钱。一个月相当于自己先前一年的水平。当时的他每天晚上睡不着觉,都在等第二天的到来。这样他就又可以上班,挣钱了。

大城市里面有着小城市所不具备的机遇,也拥有着小城市不具有的生活娱乐休闲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大城市生活的原因。


半寐平生行吟世界


我是本地北京妞,我想问问你说去三线城市干嘛?生活还是工作?还是养老?

好,那我们一一说说,先说生活

1-生活的舒适与否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舒适就是合适

2-土生土长,所有人脉资源都在,资源就是价值就是金钱,如何放弃?

3-生活条件,这是三线城市永远赶超不过的,这一点,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生活便利,政治,法律,人文,科研等等,三线城市无法比拟

好吧,我们再说说工作,

1-小城市工作靠关系,工资低,工作机会少,资源关系少,市场小,消费能力低,在小城市能做什么?

2-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生活手段和自我实现价值的途径,如果是自己不喜欢,乏味,工资又不高的,那岂不是在慢性自杀?何谈生活乐趣?

再说说养老

1-如果轮养老,海南,云南,太多好的养老的地方,包括国外,国外还有更好的福利和医疗呢?养老去三线城市倒也可以,但一定要有配套的医疗,但是大城市的医疗保险,小城市是没法实现的,大城市的就医条件,小城市是没法比你的,否则北京的协和医院,同仁医院为什么都要提前一周才能预约?

其实说这么多没有比较的意思,而是想说,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好,你一定要人云亦云.


Z夫人的博


首先北上广的户口就是一般人可望不可求的,人家的户口可以享受当地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这么说吧,人家的小孩上清华北大复旦啥的比外省的容易多了,生个病啥的,不管大病小病都有最好的医院,而且人家本地人的医保基本都报销。这个是资源的倾斜,其次,人家也不需要去外省过所谓的有钱生活,人家一个月工资三千都比外省一万过的好,为嘛呢?因为哪个正儿八经的本地人没有三两套房子的,好意思说是本地人嘛?北上广的本地人,很多都是随便找一个有社保的工作,拿着三五千的工资,朝九晚五,周末双休,节假日休息,人家不愿意辛苦。我亲身见过,那是我大学的时候,暑假在南京的lg工厂打暑假工,工厂里有一个领导的儿子还是什么的在里面,本地人,是一个普工的岗位,我们都是八点上班干到晚上十一点,人家呢?八点半来,五点半下班,我们周末加班,人家周末休息,一个月他就两千左右的工资,人家就是为了混一个社保,这就是差距,不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想在北上广买房子,现在连各个省会城市的户口都香喷喷的,有钱的谁不想往大城市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