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150年前,來自中國的苦力在內華達州的礦山裡淘金,修築橫穿美國的中央太平洋鐵路。西進運動為美國拓展了廣袤的疆土,這些中國苦力是美國西部最早的開拓者。

然而,他們在當時被視為異類,被當地人排斥,只能集中居住在一個個簡陋的木板房裡,形成了後來的唐人街。後來,隨著《排華法案》通過,華工們在夾縫中開始了更為艱難的生存。

這是從肉體到精神的輕蔑,伴隨他們勞苦一生,一直到走進墳墓那天——其實,他們沒有墓園,只是被草草掩埋荒野之中。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如果不是一個叫拉里·德利維的老人,恐怕很少會有人知道,在拉夫洛克的孤山墓園外的荒草下面,還散埋著一些當年華人苦力的遺骨。現在,由於拉里的努力,它已經變成一個小小的墓園,雖然簡陋,但那些永遠無法回到故鄉的亡魂終究有了一塊安息之地。

“我剛到拉夫洛克時,並不知道這裡有箇中國人的墓,我是在和住在養老院裡的弗蘭克·張交談中,才得知此事。”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弗蘭克是早年中國苦力的後代,也是小鎮上唯一的華人後裔。他參加過二戰,曾在南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與日軍浴血廝殺。他和從加州來到拉夫洛克的拉里一見如故,拉里正是從他那裡瞭解到早年華人在當地的歷史。

2004年,86歲的弗蘭克離開人世。從此,小鎮再也沒有華裔居民。

去世前,他把一些自己珍藏的中國舊瓷器贈送給拉里,希望他好好保護。拉里明白,弗蘭克是想讓這些不會說話的瓷器告訴後人,中國人曾經在這塊土地上勞作過,貢獻過,痛苦過,繁衍過。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拉夫洛克是個居民不足2000人的小鎮,民風淳樸,但工作機會並不多。小鎮附近有一座監獄,著名的前美式橄欖球明星O·J·辛普森就被關押在那裡。

對於小鎮來說,拉里也是個外來戶,他買下兩家汽車旅館,還兼營出租業,為人低調。起初,小鎮上的人們對他並不熟悉,後來因為他熱心於維護中國人墓園,才對他漸漸有所瞭解。

拉里剛到鎮上時,華人墓地實際上只是一小片亂葬崗,沒有圍欄,雜草叢生,看上去滿目淒涼。那些埋在地下的屍骨,只是沒有棲所的異鄉孤魂。

他們活著的時候,畢竟為美國修築過鐵路。想到這些,拉里就不忍心看著他們如此冷寂地長眠在荒野中。

因為以前我在瑪麗維爾給中國人做過祭祀用的爐臺,於是,我就去問縣裡的墓園管理部門,問他們,我可不可以清理這裡的中國人墓地。”

那些散落在荒草中的墓碑大多是簡陋的石頭,或是斑駁的金屬十字架,還有發黴開裂的木樁。它們就這樣立在莫哈維沙漠的荒野裡,經受著風雨霜雪的侵蝕,百年孤寂,無人理會。

而在他們的旁邊,當地人的孤山墓園裡,大理石墓碑上都鐫刻有逝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能看到後人敬獻的花束。

應該為這些客死異鄉的中國人做些什麼,拉里的想法就這麼簡單。

很快,潘興縣同意了拉里的計劃。於是,他請來工人,幫他清理了荒草和瓦礫,並且在四周圍起柵欄,並且在入口處樹立了一個簡單的標牌,上寫“中國人墓園”。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瞭解到中國人祭祀祖先時有燒紙錢的習俗,拉里便在每座無名墓前用石磚砌成了燒紙的爐臺。

拉里從弗蘭克那裡知道了清明節,於是,清明掃墓便成了他每年格外重視的節日。他會事先做好墓園的清潔工作,準備好香和紙錢,請來當地的知名人士以及普通居民,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敬香,供奉祭品,追思這些葬在這裡的中國人。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在過去8年裡,每到清明前夕,拉里都會在報上登出啟事,邀請人們來墓園參加祭奠活動。如果偶爾能有中國人參加,他就會感到特別高興。

他說,這些墓都沒有姓名,他想知道埋在這裡的到底是誰。

拉里從未到過中國,但是對中國文化充滿了興趣。為了讓當地居民瞭解華工們的歷史,他利用自己的車庫建了一個小型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一些或舊或新的中國物品,如瓷器、照片等,有的是弗蘭克贈送給他的,有的是他從當地古玩店或居民手中購買的。

他說,這些東西未必值錢,但是卻是早年那段歷史的見證。當年為給修建80號公路讓路,小鎮上的舊唐人街遺蹟早已蕩然無存。因此,這些遺留物就顯得很珍貴。

為了不忘記好友的囑託,他將這座小小的博物館取名為“弗蘭克·張紀念博物館”。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如今,有不少人都知道,在拉夫洛克有這樣一個博物館。“路邊美國”網站將其評定為“別有味道的路邊觀光點”,遊客指南上這樣寫道:“弗蘭克·張紀念博物館收藏了一些人工製品,以表達對當年淘金者和鐵路修築者的敬意。”

儘管有些當地人起初對拉里的行為並不理解,認為他有些“古怪、反常”,但是,拉里依舊堅持自己的理念,他認為,早期華工的貢獻已經成為拉夫洛克,乃至美國西部歷史的一部分。

拉里的執著漸漸感動了小鎮居民。2006年,小鎮決定採納了中國“情人鎖”的習俗,這個習俗正好與拉夫洛克(Lovelock)的名字相符。現在,在小鎮法庭後面的情人鎖廣場上,已經有900多把情人鎖,象徵著人們對愛情永恆的美好希望。

一個美國老人說:“我要用餘生去守護這片華人墓園”!

2015年5月,為紀念華工參與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建設150週年,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與廣東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探尋華工歷史足跡的人文紀錄片《金山夢——尋找道釘記憶》。拉里參與了該片的拍攝,並且參加了首映禮。之後,他把該片的幾份拷貝分別贈送給拉夫洛克當地圖書館、商會和其它一些機構。

如今,75歲的拉里已經悉心守護這座中國人墓園十幾年了。他認為,應該承認中國人的貢獻,對這個國家來說,他們的貢獻和任何其他人一樣重要。

他說:“請放心,我將用餘生守護好這些中國人的墓,直到我與他們相伴而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