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货膨胀,钱贬值了,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ciaoshuang


通货膨胀最大的不好,题目里已经说了。

通货膨胀最大的不好就是浅贬值了;钱贬值了就是钱不值钱了,也就是钱的购买力下降了,这就是最大的不好。

原来100元钱可以买50斤大米;通货膨胀之后,100元钱只能买25斤大米,这么一比较知道通货膨胀的坏处了吧。

其实通货膨胀一直在进行。因为国家发行货币,是根据经济增量来进行的。简单地说,如果一年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是1万亿,那么增发货币也是1万亿,这样就能够保持通货平衡,物价保持相对均衡状态。但这种模式,其实很难控制。所以,绝大部分国家都会略多与经济增量,来发行货币。比如经济增量是1万亿,实际货币发行是1.02万亿,那么通货膨胀就是2%。这样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消费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不如早点儿花掉更好,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也是经济发展的本意所在。

国内通货膨胀相对来说比较大一点儿,主要是体现在房地产价格上。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外汇管制制度。只要有出口,出口商收取的是美元,然后美元要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这部分是不属于经济增长,这样导致流通的货币太多,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最终只能通过房地产这个“蓄水池”,将多余的货币吸纳,让日常用品保持相对均衡的发展状态。

其实,如果把房价纳入通货膨胀来计算,剔除房价因素,国内地通货膨胀属于非常健康的状态。

不像委内瑞拉等一些国家,整个国家的货币都失控了,这样的通货膨胀是非常可怕的。

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通货不膨胀,很容易导致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会导致社会上流通货币不足,导致投资失衡,股市下跌,严重的甚至造成金融危机。


波士财经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是2008年6月份,当时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国内CPI最高达到了6.8%。当时什么东西都在上涨,人们跑到超市里面,见东西就买,结果超市只剩下矿泉水了。也正是对通胀预期的害怕,所以人们现在都去投资房产,或者玩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客观来说,适度的通胀还是应该被允许的,比如每年通胀率控制在2%以内,这样的通胀说明经济相对比较安全,如果通胀率很低,甚至为负时,那就意味着国内经济处于通缩状态。有些专家认为,通缩要比通胀更可怕,但是我认为高通胀是牺牲了老百姓的利益,也是不足取的。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一直就有通胀的基因:首先,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较大的顺差当中,再加上外资跑到中国来投资,于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外汇流向中国。而我们又是采用结售汇制度,这就意味着有多少外资进来,中国就要抛售多少人民币结汇,结果国内市场人民币增多,通货膨胀就会发生。

再者,过去我们为赚取大量外汇,所以生产出来的商品都要输往国外,换来的是花花绿绿的美钞,但中国在手捏大量美钞时却发现,中国很难从美国市场上购买回相等值的商品来。无奈之下,只能投资美国国债,但是,中国大量的廉价商品输出后,却没有相应的补充。这就导致货币多了,而相对应的商品却少了,物价就要涨了。

最后,中国经济主要是靠基建+房地产投资来拉动,而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却需要消耗大量货币。于是,银行巨额的贷款都流向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领域,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信贷投放规模不断增大,潜在的通胀隐患就以此打下伏笔。基建投资的钱肯定流向社会,推高通胀水平。而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在体系内轮转,而一旦溢出就会造成商品物价的上涨,比如前些年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

现在很多人认为,人民币购买力贬值,会迫使大量资金流向股市,这样对股市上涨有利。还有人觉得,货币贬值,老百姓手里的工资也在上涨,就算有贬值,也没啥特别大的关系。但是,我们觉得,人民币购买力还是稳定一些为好,如果每年出现大幅贬值,反而对中国经济不利。

一方面,中国老百姓喜欢储蓄存钱,主要是以备子女出国留学、突发疾病、购置房产,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这意味着,中国普通家庭自身还有一定的防灾能力。如果货币快速贬值,手里原来存了一万元的购买力,现在变成了七千元了,那就麻烦了,一旦遇到突然事件,人们连应对灾难钱都拿不出来。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升温,使得很多人都跑到房地产市场来抄房,结果房价涨上了天,整个房地产市场投机抄作盛行,最终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就会像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楼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触发新一轮的危机。结果造成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受到影响,国内失业率会进一步提高。

通货膨胀来了,不仅会给眼前居民购买力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削弱居民躲避突发灾难的能力。而且中国的经济问题是结构性问题,靠通货膨胀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说通货紧缩让一些人觉得如梗在猴,那么通货膨胀一旦开启,就凶猛如虎,要把老虎重新关进笼子时就很难了。


不执著财经


印钞机一刻不停地咣咣咣辛勤工作,新增货币通过各种方式源源不断进入市场流通,而每出口一美元的商品,挣到的外汇又要新增对应的人民币与出口企业兑换。


通货膨胀一直在进行,存款一直持续贬值,确实很可怕。


我们以房价来说明通货膨胀就更容易理解了。


房价上涨,本质还是一种货币现象。银行贷款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不管是土地还是房子,价格都开始上涨。一部分人发现投资房产更加安全稳定,回报惊人,于是大规模炒房开始兴起,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都开始炒房。


房价上涨,土地招拍挂也使得土地价格一路飞涨,到如今一套房子的成本差不多七成都是土地费用。成本上涨,也推动开发商不断提价,而炒房者看到有人接盘,依然大力投资房产,刚需面临结婚及子女上学问题时,也往往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背负巨额房贷去买房。


房价快速上涨的20年,财智成功有位朋友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大约十五年前,我的这位朋友存下了20万元,当时北京通州区的房价不到4500元,他想着再攒几年钱直接全款买一套。于是,大家想必都能猜到,本来能买半套房,没两年的功夫只够付20%的首付了,再往后只能买个卫生间了。最终我的朋友无奈下在老家省会买了套房,而省会城市的房价也从最初的3000多元一平米上涨到了五六千元。


房价上涨的过程,可以看作定向通货膨胀。


衣食住行本来是生活必须,但是基本生活需求生生被弄成了奢侈品,于是每个人都无处可逃,国民财富被高房价掏空。


通货膨胀的表现就是物价上涨,往往只有掌握定价权的企业,以及能够以较低利率贷到款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利。有更多保障更加稳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及养老金往往能够跑赢通胀,但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员工处于绝对劣势,面对通货膨胀时往往更为被动。


当民营企业面对原材料上涨,土地成本上涨,房租上涨,人工成本上涨这些通货膨胀现象时,利润会下滑,投资意愿会降低,破产关门概率会增加,选择降薪裁员的企业会越来越多,结果就是失业率增加,社会消费下滑。对于已经超过35岁的人来说,一旦失业,找工作会比较困难,房贷就容易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温和的通胀对于经济发展有一定好处,但是广义货币增速长期大幅超过GDP增速,引发上述后果就顺理成章了,这对于多数国民来说,不是好事。


财智成功


通货膨胀钱贬值,的确很可怕。

通货膨胀肉眼就可见的方式是物价上涨,新疆乌鲁木齐的囊,以前1块钱一个,现在5块钱一个,有些还10块一个。物价上涨,存下来的钱,购买力就下降,原来好不容易存下来50万,通货膨胀率一算,只值25万了,还不如以前不要存钱,都花掉,只能还能多享受一点。


比通货膨胀更可怕的是,收入没有增长。

在国家经济增长很好的的时候,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是需要的。人民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福利,更有钱了,手头有钱变相推动物价上涨,国家出于各方因素考虑,增发货币对冲。

收入增副能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那通货膨胀对生活的影响也就不会显得特别明显。就像我上大学,一下子把家里的存款用完了,但接下来的几年,正好是经济发展最好的时候,我爸后边能赚到的钱也变多,相对而言 ,生活也还算过得去。

可如果,经济增长放缓,赚钱越来越困难,可还在增发货币, 出现通货膨胀,那对普通家庭来说,就真的是会越来越艰难,甚至会入不敷出。

不管是民国时期用布袋子装钱买东西,还是津巴布韦上亿面额的纸币,都是通货膨胀极端恶化后的结果,对民众无疑是太可怕了。


最让普通老百姓揪心的是,没有投资途径,能抵御资产的损失。

投资环境和投资机会不多,手里的钱,找不到好的投资途径,能够弥补通货膨胀的损失。房产、股市、黄金、基金,看起来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去处,但没有一个能让人放心的、安全的去处。这是最可怕的。如果有好的投资环境,让手头的资产能安全升值,抵御通货膨胀的损失,其实也就没那么糟糕了。


康愉子


通货膨胀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发生,钱也一直在贬值,有那么可怕吗?只要不是过度印钞,只要印出的钱有地方安放,也就是央行说的蓄水池,多发的货币不是在社会上大量流通,就没必要那么担心。

很多人都说,存钱是负利率了,不能再存钱了,再存钱就是穷人帮富人,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当然是扯蛋的事,这是一些投资经理人蛊惑人们进行其他投资的方法。

钱是不当钱了,你想拿着现在的钱穿越到以前买东西,那只能是妄想。什么是储蓄?就是我们劳动得来的报酬以纸币的形式存放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人代为保管并用你这部分钱来挣钱,你用的时候,给你一定的补贴,也就是利息。

如果你不能用你的这个结余来盈利的话,储蓄起来就是最好的方式,因为一百块钱,你放家里一百年,还是一百,储存起来,一年一元的利息也会成为一百零一元,至于说购买力,随年吃饭随年穿衣,只要有钱,总比全花了没钱要好得多。

所以,钱贬值并不可怕,只要在国家可控的范围内。钱不当钱,你挣得也是多,贬值的只是你余下的那部分,贬值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比方说小汽车,十年前你可能需要两年的工资,现在一年的工资就可以买到配置更高的汽车。


曲阜星


朋友们好!通货膨胀钱贬值,当然可怕!例如咱老百姓工资,发了200块钱,大米两块钱一斤,100块钱买50斤大米,另100块钱放起来,到明年这时候,假设通胀,按统计的7%,就剩93块了广÷2=46.5斤…平白少了三斤半!可是咱的劳动,是实实在在的100块呀…那少的那三斤半去哪儿了呢…但是货币贬值也有他,积极的一面…

首先来讲,通货膨胀,有掠夺劳动成果的嫌疑!难怪民国后期,人们发了金圆券,第1件事,就是把所有的钱,买了东西…要不就换成袁大头…否则,一个晚上可能就会贬值很多…钱越存越少…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降低生活水平,降低购买力,最终影响经济发展!严重的通货膨胀,首当其冲的是公用事业涨价,比如水电气暖,教育医疗…还会使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想买的买不起想卖都卖不出…最终恶性循环…

来看通货膨胀的好处:

一是增加财产性收入!钱“毛”了,东西就贵了…,一些固定资产例如房屋,就会”保值增值”,房租也会水涨船高…,

二,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数量温和的增加,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增加就业…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呢?

一积极的理财!理财并不一定能增值,甚至不一定能保值,但可以使自己的财富,劳动所得,减少损失…例如,通货膨胀总体在7%,而生活消费品的指数在3%左右,我们通过理财,以一年5%计算,虽然无法保值,但跑赢了,生活消费品的上涨…

第二,财产多元化!除了存款,理财之外,增持一些,纸币以外的其他产品!外汇,黄金,房产固定资产,学习新技能…这都是对抗通胀的有效方案…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是一把双刃宝剑,严重的通胀,非常可怕,损害整个社会经济和个人财产…但把握好一定的度,温和的通货膨胀,这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使国民经济保持稳定…人人安居乐业!


理财迦


还有比钱贬值更恐怖的事情吗?原来2元钱可以买一斤大米,100元可以买一袋50斤重的大米。现在因为钱贬值了,变为要4元钱才买一斤大米,同样的100元你只能买一袋25斤重的大米了,平白无故少掉25斤大米,你说可不可怕?

为什么会发生通胀?

通胀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国家不负责任的超发货币,当然少量的超发影响不大,但是大量的超发则会引起向津巴布韦这种百万亿的钞票都面世的现象,对于普通人而言,无疑等于资产被稀释了。

举个例子:目前A国商品价值总额为50万亿,如果A国央行发行对应的50万亿纸币,那么这时候1斤大米=2元钱;小明有10000元的资产,在没有通胀的情况下,小明的相当于有5000斤大米的资产量。但是假设A国的央行发行了100万亿的纸币呢?社会上的总商品没变化,流通中的货币量却增加了一倍,这时候1斤大米就变为了4元钱了,小明原来的10000元资产,此时只能购买2500斤大米,资产无形之中被稀释了一半。那么稀释的资产去哪里了?在A国的政府兜里,因为超发的纸币印刷出来属于A国政府的。所以说通胀其实是拿国民的钱补贴国家也不为过。

最可怕的事情

其实通货膨胀还不是最恐怖的事情,最恐怖的是通胀后,工资没有变化,如果说通胀后,有整体上浮工资,那么上浮的薪水收入是可以抵消部分通胀的(但是别想收入的上涨幅度可以赶上通胀率,以我国为例过去十年的实际通胀率平均值约为7%,你的收入有保证每年都上涨7%吗?),因此通胀后工资不见涨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总结

其实适当的通胀是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而民众后续可以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另外民众也可以通过投资理财减少部分通胀的影响。最怕的是无底线的超发货币,比如之前的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等,这种量级的超发,对于民众的伤害是巨大的,短时间内可以从一个百万富翁变为百元户(连万元户都不是),这也是之前这些国家民众甚至不愿使用本国货币而进行物物交换的原因。


鲤行者


再说这个事情之前,问一下自己,十年前的工资和今天的工资比,你的收入提高了多少倍,我在五线城市,十年前工资1200快钱,现在每个月我能赚到12000块钱,通货膨胀了,钱贬值了,但是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所以通货膨胀,基本上对于收支都是平衡的,就无足挂齿,不会考虑钱贬值了,这应该是老百姓的思维,都过上了好日子,原来吃的是啥饭,啥菜,现在吃的是啥,一比较太幸福了。



什么人会考虑通货膨胀和钱贬值了,搞外贸的,银行有资产1000万以上的,这些人会考虑通货膨胀,对银行的钱造成了大量的贬值,存了1000万,十年后还是1000多万,可是是十年后的1000万,可能也只能购买一套三线城市的房子,而现在的1000万可以在深圳买一套不错的房子,或者两套,而做外贸的人,考虑汇率比较多,也有部分在中国做生意的人,可能未来还要回去,他们的国家,这个时候如果把钱放在了我们国内,的兑换时候,就会存在一个汇率,短期看没事,长期看贬值了,就相当于自己赚的钱,有一部分打了水漂,道理就这么简单。

总的来讲,通货膨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还是蛮大的,至少我们的生活,从表面上看,比以前强的太多太多,也许你还觉得不幸福,那是因为你脑子里面缺少更多的知识,信仰,对生命的认知,价值观还有更多的思想方面需要提高,从生活物资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真的幸福的太多,太多了,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去旅游,过去都太奢侈,现在又有多少人每天都下饭店,看年夜饭就知道,在家过年吃饭的人来越越少,在外面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农村的小媳妇儿,一个个都是肉肉的大肚子。

怎么抵制通货膨胀,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去对抗通货膨胀带来的一些负面因素,就要进行投资,特别是银行,有超过1000万以上的人,如果银行没有这么多钱,没有必要考虑通话膨胀,可以考虑更多的就是房子,的确过去20年,房子变成了一个神话,只涨不跌,买了的人都赚了,现在东部城市也可以这么考虑,未来十年,应该还是如此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投资购房,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乐福居,这里会有一系列关于购房的一些,小常识,等你来哦。


乐福居


为什么房价持续上涨,其实楼主已经给了答案,过度发行货币导致的通胀是必然使货币贬值,大家可以想想,巨量货币发行,那么这些天量超发货币的去向怎么控制?首先铁定不会让你们使用超发货币去买空超市,那么只有用房地产这个超级蓄水池把超发货币圈起来,这样才能稳定物价,否则一颗青菜都可能卖到100元,有钱买不到东西的结果是很可怕的,比如民国末年大量发行货币,粮价一天几个价,百姓一天的收入都吃不起一碗饭的结果相信大家不会不知道吧?所以要相信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没有强大的祖国,就不会有百姓的安居乐业。等到祖国真正强大了,相信房价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nt88918


通货膨胀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应对。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负债和投资去抵御通货膨胀。

但实际上,适量负债有利于财富的增长,而这种负债我们称为“良性负债”,是可以抵御通胀的。要让债务有良性作用,那掌握好负债比例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当资产的负债率低于1/2、负债比例低于收入的1/3时,家庭的财务是比较安全。

而投资要抵御通胀,我们一般都会想到房产、贵金属、外币、股票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去看。我之前的文章也都有提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