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工作的重點事項與存在問題總結

總於倉庫工作中的重點關注事項,以及存的問題,並給出解決對策,使倉庫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

1、倉庫重地,閒人莫入

倉庫在很多企業都視為重要部門,進出倉庫都有門禁管制,其目的是為了維持倉庫良好的管理秩序和確保倉庫貨物保持嚴格的把控狀態及不被盜竊。

但是,咱們的倉庫因為門禁不嚴,特別是一樓金工車間旁邊的倉庫幾乎就是敞開式的,無法保證貨物不被私領私用。

2、配送式管理沒有做到位,存在漏洞

雖然管理模式是配送式,但是倉庫人員本身容易偷懶,接受了領料人員的幫助,即領料人員自己進庫取貨,通常情況下,自己取貨多拿亂拿是很正常的。倉庫表示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倉庫人員自己上下架,但因人力或時間集中,有時很難兼顧,於是就默許了領料人員的幫助,再於是就任何情況下都默認別人自己來取貨,再發展下去就是領料人不來自取反而有些不習慣。。。。

領料人反映:沒時間發料,需要你就自己去拿取。賬物不符了,與倉庫無關是領料人自己搞亂的;這個料就你們車間在使用,數量錯了,也是你們的事,與倉庫無關;倉庫人員自己不熟悉物料,不熟悉存放位置:你們自己去找。

外發料件回公司,直接進入車間現場,倉庫沒有入庫記錄,只有出庫記錄。

3、未實行“一杆一車制”(一票一手續)

眾所周知,“一杆一車”的意義。在倉庫發料中,亦遵循此原則,在實際操作中,有的企業設計一次性領料單,有的企業實行分批性領導單(視特殊需求),一次性領料單的,有申請數量和實發數量兩個欄目,領料單一次用完。

分批性領料單,在總申請領料數量範圍內分批領用,領一次,劃一次碼(記錄一次),超航的做法:憑啟動單領料。如果遇到像風葉、支架等大件物品,車間是分批領料的,分批領料本身沒有不妥,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倉庫不排除領料單位人員自己分批領料,也沒有劃碼程序,給領料單位多拿物料造成便利,或鑽了空子。可以說倉庫完全是處於失控狀態。

最近倉庫人員就在樓下發現一批剛扔進垃圾堆裡的風葉,然而倉庫未見車間辦理報廢和重複領料手續,但是產線照樣能如數生產,後經倉庫追查後,領料單位才“補”辦了相關手續。車間主管也知道此事,因為在現場他們發現私扔的報廢零部件現象很多。

4、非生產性領料難管理

倉庫反映,試模用料單位,進倉庫“拿”是沒有任何領發料憑證的,如果倉庫人員不予放行,試模單位就會說,影響生產你來負責?倉庫此時只能讓步。不知道這家企業老闆如何看待此事。

5、辦理半成品、成品入庫手續鬆懈

入庫時,如果短數,入庫單位就說“做報廢了幾個”,但是既沒屍體,又不如數,導致倉庫帳物差距越來越大。沒有管理和操作流程,或者有法不依。

6、外發加工賬務管理混亂

貨物發出去,賬上查不到,信息就是0;紙箱銷賬錯誤,導致急需出貨的成品沒有包裝箱。

7、倉庫自身原因

(1)沒有建立健全倉庫管理制度(或者有法不依)

(2)沒有爭取公司領導的理解,與各部門的支持。

(3)責任性不強,對倉庫管理業務技巧缺乏經驗。

(4)缺乏主動的溝通。(溝通與否與自己的收入沒有影響)

(5)因為別人不配合,我們也做不好,乾脆以點蓋面,當成做不好的理由。

(6)沒有建立良好的部門工作沉澱制度,沒有崗前,沒有崗前培訓能力的主管,新工人無法很快勝任工作。

8、倉庫問題的解決方案

(1)倉庫管理不善已經嚴重製約工廠的正常生產,因此,這個制約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瓶頸。

(2)必須幫助倉庫建立管理制度,其他領用單位等必須嚴格遵守領料規定,遷就倉庫。

(3)對倉庫人員進行一次內訓。

(4)倉庫內部實行責任制,分片分庫位包乾管理,並引入相應的考核機制。

(5)主管負責日常監督,並對倉庫管理績效負責。

(6)項目組派員重點蹲點輔導及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