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晚年為何凌遲處死尹嘉銓

尹嘉銓,河北人也,舉人出身,官至大理寺卿,居九卿之列。因與乾隆皇帝共用同一稱號而被絞殺的文儒之士。

尹嘉銓是當時頗有名望的道學家,學富五車,各種寫書出書,非一般文人能與之比擬,照正常故事發展,退休之後告老還鄉,安享晚年豈不樂哉……

然而清朝的文字獄何等殘酷,雖然乾隆皇帝曾說“朕從不以語言文字罪人”,但從後來發展看,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就問你怕不怕?

話說,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尹嘉銓已離休回到老家河北博野,當年四月,乾隆西巡五臺山回蹕保定,在此舉辦了一場接駕盛典,想要參加的人數不勝數,這種高檔飯局,參加一次回來都夠吹上一年,更能為祖上增添光彩。放在現在,如同各路大咖匯聚一堂,那發出來的朋友圈都金光閃閃的。

可惜尹嘉銓沒有得到這個機會參與本次飯局,心有不甘的他派出自己的三子給皇帝上了兩道摺子(要命的摺子啊)。若事成,不但能參加盛典,還能為自己博取孝子的名號,一舉雙得。

第一封:請諡!

說自己的老父親,江蘇學政尹會一,不知皇帝您還記得不?當年您曾誇獎家父乃孝子一名,還特賜詩一首,現扔掛在家裡牆上,如今老父已過世三十餘年,不知可否為老父追封諡號,

“懇伏乞皇上睿鑑施行,臣不勝激切待命之至。”

乾隆聽罷已稍顯不悅:“與諡乃國家定典,豈可妄求?此奏本當交部治罪,念汝為父私情姑免之,若再不安分家居,汝罪不可逭矣。” 這裡乾隆已經很不愉悅了,諡號乃國家定典的大事,你上來就要求朕賜予,簡直是對諡號的褻瀆。

第二封:從祀!

這道摺子徹底激怒皇帝,尹嘉銓要將自己老父的靈位放在孔子祠堂供世人祭拜。孔子乃聖人,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提這樣的要求真的合適嗎?也就怪不得當即批示:竟大肆狂吠,不可恕矣。

想要治罪,僅憑兩道摺子貌似說不過去,這不難,滿清文字獄在乾隆這塊已經達到頂峰,爐火純青,六百里加急命文字獄專家英廉負責督辦本案,火速查抄尹家所有文字書籍。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況尹嘉銓古稀之人,一次次的提審,大刑伺候,實在無可置辯等語,叩頭痛哭,矢口不移!

蒐羅出尹嘉銓所有著述中一百三十多處悖逆文字,例如尹嘉銓稱他父親尹會一與張伯行等為"孔門四子",這是要逆天的節奏?稱父母死為"薨",可知此乃皇家御用字體,豈容僭越?

乾隆是高壽的皇帝,在七十歲時曾寫了一首得意之作《古稀說》,從此古稀相當於朕。而杜甫的名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被貼上乾隆的商標,一經註冊,防盜必究,後果很嚴重的。偏偏尹嘉銓在自己的序中也自稱古稀老人,簡直觸犯龍顏,逆了龍鱗。

英廉等人辦事效率極佳,速度極快。最後奏疏皇帝,報告了尹嘉銓的罪證及刑審情況,最後建議將尹嘉銓凌遲處死,家產全部入官,所有書籍盡行銷燬,其緣坐家屬,男十六以上者皆斬,餘人給付功臣之家為奴。

要知道判決輕了,君認為徇私枉法,那只有自己背鍋,好人皇上來演!

乾隆閱後,為了表示大度,決定"加恩免其凌遲之罪,改為處絞立決,其家屬一併加恩,免其緣坐"。

以書罪人、殺人、以人廢書、禁書的情形在清代是司空見慣的。最後,尹嘉銓個人的著作也被一併銷燬,蕩然無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