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提到科舉考試,我們很容易聯想到現在的高考,同樣都是全國性範圍內選拔人才考試。當然也有人持不同觀點,認為古代科舉考試和當今的公務員考試差不多,考上了一般情況下,只要入圍就可以做“官”了,從此一步登天,平步青雲。至於科舉考試到底和現在哪類考試性質相似,暫且不聊。今天和大夥聊一聊發生在朱元璋時期的一次重要的科舉考試。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洪武三十年二月,朱元璋安排由禮部主持本年度科舉考試的會試和殿試,主考官是劉三吾、白信蹈,同考官8人,監試官2人。劉三吾,湖南茶陵人,初名昆,後改如步,以字行,自號坦坦翁。仕元為廣西靜江路副提舉。入明後,於洪武十八年(1385)以茹瑺薦授左贊善,累遷翰林學士。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當年的會試、殿試自始至終有條不紊的進行,會試、殿試的結果也很快出來了,錄取了江西的宋琮等52人,比較巧合的是,這52人全部為南方學子。名單公佈以後,落榜的北方考生議論紛紛,有的抱怨,有的惋惜,更有的在猜疑考試的公平性,他們很多質疑是因為本次考試的主考官是南方人,懷疑有偏向南方考生的行為。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社會上的聲音很快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於是他又親自安排侍講官張信等12人重新閱卷,複審結果出來後,與劉三吾、白信蹈等人的閱卷和錄取結果毫無出入,完全一致。

對於複審結果,很多落榜的考生依舊喋喋不休,有的甚至說張信等人故意挑選北方考生成績差的試卷呈請皇上過目;還有的說,複審結果是劉三吾等人背後安排張信他們這樣做的......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對於本次科舉考試的結果,朱元璋並不滿意,對於社會的輿論,他也非常生氣,迫於外界的壓力和國家安危。朱元璋果斷命令將副主考官、同考官、監試官及當年的殿試狀元給全部判了極刑。

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年邁之人,不再判處極刑,主考官劉三吾已經85歲,所以逃過一劫,但仍被髮配至邊疆。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這裡必須要指出的是,劉三吾及張信等前後兩個閱卷團隊閱卷、判卷都是依照考生的成績優劣為標準,名次前後順序也是以成績優越程度高低而排列的,這也是歷代以及洪武年間,此前多次會試、殿試的一貫取士標準,考官的閱卷、判卷沒有任何毛病,考生沒有作弊。既然如此誅殺主考官等人,也就沒有任何理由。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為什麼考中的都是南方學子?據歷史記載分析,因為當時南方的經濟比北方發達,教育亦然,南方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水平在當時來說都要高於北方,自然南方學子考試的成績比北方學子更加優秀。在元朝,也正因為這一點,實行南方學子與北方學子分開評卷,按南北分別錄取,分別發榜,即南北榜的說法。用這個辦法,取士自然會消除一些考生議論,但這種分別南北榜公佈的取士辦法,自明朝開國以後,從未下昭施行過。

他是明朝狀元,因為考官飽受非議,為何朱元璋下令:處死?

小編看來,以此而怪罪考官們,同樣毫無道理。但不得不說這些人是被冤枉的,讓人感到最為可惜的是當年狀元,他走的真是不明不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