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市场天下三分格局已定。
阿里自然是无可争议的头把交椅,京东第二,拼多多强势追赶,暂居第三。据研究公司eMarketer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前三大电商平台是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市场份额分别为58.2%、16.3%、5.2%。市场留给其他势力的生存空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曾几何时,电商市场的第三把交椅并非横空杀出的拼多多,而是坐镇广州的唯品会。近日,唯品会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看上去依旧很美,财务和运营数据都保持增长。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财报发布后的次日,唯品会股价不升反落,最高跌幅达19%,最终以跌14%报收。屋漏偏逢连夜雨,唯品会北京分公司被爆解散,众多员工离职。截止到4月8日,唯品会市值为56.68亿美元,与2015年150亿美元高点相比已经跌去近2/3。
1
与淘宝、拼多多不同,唯品会的崛起,并非是抓住了电商崛起的大趋势或是消费升级的小趋势,而是在崛起之初,就走了与淘宝截然不同的差异路径,针对中国女性消费需求,建立起了特卖模式的护城河。
更何况,唯品会还有腾讯和京东两大玩家的助攻。
2017年12月18日,腾讯和京东一同以现金形式投资唯品会,投资金额约8.63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二者分别持有唯品会7%和5.5%的股份。几个月之后,腾讯在微信钱包一级入口主界面接入唯品会,京东在App首页上线唯品会入口。
近日,腾讯再次重金加码,从2月27日至3月6日增持唯品会股票,在公开市场共买入582万股ADS,总价为4341万美元。交易完成后,腾讯持股比例从7%增至8.7%。腾讯和京东的双重背书,成了唯品会面对外界质疑时最有力的反驳依据。
不过,腾讯和京东的投资,可能更多是出于补足自身短板的选择,而非单单是对唯品会的看好。
众所周知,腾讯在电商领域大力扶持京东和拼多多,力图与阿里抗衡。然而,拼多多虽然在低端市场战果颇丰,老牌选手京东的日子却不大好过。在3C之外的细分品类,京东与竞争对手存在明显差距。
尤其是服装品类,2017年数十家头部服装品牌集体撤出京东,随后众多中小品牌也表现出站队倾向,致使京东的短板更短。服装对于电商而言是交易额、利润双高的品类,因此,腾讯和京东急需一位合作伙伴加入。而唯品会以服装名品特卖起家,一来起到补足作用,二来化敌为友,对于腾讯和京东而言,投资唯品会更多是出于战略考虑。
而对于唯品会来说,能够得到腾讯和京东的帮助,也尤为珍贵。数据显示,在腾讯和京东入股之前,唯品会活跃用户数已现停滞之势。2016年Q2其活跃用户数为2300万,同比增长62%,此后便跌跌不休,2018年Q1时增速已经为零。再往后的三个季度,用户数据缓慢爬升,其中有超过20%的流量都是来自腾讯和京东的新入口。试想,假如没有腾讯和京东的流量扶持,今日的唯品会或将陷入流量负增长的尴尬境地。
2
事实上,唯品会的特卖模式虽然新颖,却是一种自断臂膀的做法。唯品会的特卖模式,抓住了女性的购物特点,在建立之初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与传统电商的主动搜索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然而,线上与线下的不同之处在于,流量永远是电商不容忽视的命门。缺乏主动搜索功能的劣势,会随着平台的发展而不断放大,直到最终丧失对流量的吸引能力。
在当代商业法则中,永远都是不进则退。唯品会的搜索功能姗姗来迟,而流量红利已被拼多多全数吃进,拼多多的强势逆袭不仅让电商老大阿里为之忌惮,唯品会原本国内电商第三的位置也已被拼多多所取代。
2018年年初,拼多多GMV超越唯品会,在国内排名仅次于阿里和京东。2018年全年,拼多多平台GMV达4716亿元,唯品会GMV为1310亿元,差距再次被拉大。
祸不单行。
据经济观察网近期报道,唯品会北京分公司已经解散。天眼查提供的信息显示,“唯品会(北京)有限公司”已是注销状态。虽然官方回应称并未解散,只是技术部门组织结构调整。不过这一说法显然没有太大信服力。
危局之下,唯品会曾尝试过种种自救措施,可惜都不太顺利。
比如,唯品会试图向京东学习,自建物流为用户配送订单。但其履约费用在唯品会总运营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这就需要用更多的收益来抵消这部分支出,因此,自建物流现阶段对于唯品会来说并不太现实,需要耗费更多的运营成本。
此外,唯品会还试图在物流基础之上开设线下门店。2017年10月28日,唯品会开出第一家品骏生活生鲜社区店。不过,阿里盒马鲜生、京东7FRESH、苏宁小店都是品骏生活绕不开的对手。品骏生活面临的竞争者众多,前景不容乐观。如今,品骏生活的开店计划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偃旗息鼓,没了声响。
多番碰壁后,2018年10月,唯品会宣布回归特卖战略,要做全渠道、全阵营、系统化的特卖体系。然而,零售行业的进化日新月异,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此时的电商市场已与唯品会创建之时今非昔比。借用大数据之便,阿里、京东等电商已经着手反向运营,以销定产。精准把握用户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而指导生产。
这样的现状无疑将对唯品会主打的尾货特卖模式产生直接影响。
3
靠线下经验主打女性群体特卖模式的唯品会,终究还是输在了对发展大势的把握上。
复盘阿里、京东和拼多多的崛起之路,其成功无不与对趋势的准确把握有关。
淘宝和支付宝无疑是中国电商领域第一个拓荒者,实现了中国电商从0到1的突破,这也让阿里在中国的电商市场中至今仍然占尽先机。淘宝让电商这个全新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让中国人从此得以体验更加便捷安全的购买渠道和更多选择的商品。然而,早期的淘宝,商品种类虽多,但品质却良莠不齐。
于是,京东抓住这个空隙,走了差异化的中高端品牌化战略并自建物流,让中国人得以体验更加优质的商品和当日达的配送服务。这是发生在电商领域的第二次消费升级。满足了国人对于商品品质以及快速物流的强烈需求。
而去年夏天,拼多多的崛起,看似是偶发的“黑天鹅”事件,实则是抓住了低消费人群核心诉求的必然结果。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的消费升级得益于拼多多成功为他们打通了渠道,使他们获得了更好的商品购买途径,激发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中国电商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互联网1.0时代借助主动搜索的淘宝率先开拓电商领域,到天猫、京东的品牌电商分化,再到拼多多拼购模式的崛起。电商的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流量增幅极为有限,获客正变得越来越难。这个瓶颈不仅仅是唯品会的瓶颈,也是中国现阶段所有电商巨头们所需要面对的共同瓶颈。
当互联网竞争进入后半段,运营压力使得通过烧钱获客的方法越来越有压力。因此,中国的电商虽已天下三分,未来未必不会有新的佼佼者出现。只不过,在经历了多番厮杀过后,能否真正抓住中国的消费趋势,将成为在后电商时代成功的关键。这是唯品会的失败和拼多多的成功给中国电商市场竞争者上的重要一课。
点击左下角的“了解更多” 打开链接,查看对接会议流程与报名!
閱讀更多 企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