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為“佛教”正名了

最近有篇新聞,西安交大附屬醫院與一佛教寺院簽署合作協議,成為國內首家佛醫結合的醫院。多數人認為佛教是迷信,醫院是科學,二者結合直呼毀三觀。

佛教到底是不是迷信?

佛教自進入中國以來,其實是非常單純的,無非就是主張“空”和“善”,通過持續不斷的修行證得無上菩提,在精神上到達勝利的彼岸。個人認為,《金剛經》應為佛教萬法之源,其提出“若見諸相空相,即見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玄奘西行取經,參悟佛法奧義,著《心經》,提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六祖慧能因“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首謁而被五祖選中傳承衣缽,從該謁來看,確實體現了六祖慧能超高的悟性以及對佛本義的正見正解,併發揚光大、為他人演說,著《壇經》,提出“明心見性,自性即佛”。以上三經從內容上確是一脈相承的,也是對佛教最正統的理解。

當然,其中也有三世之說,有“天、人、阿修羅”之分,等等,這種不可驗證性,或許正是“迷信”的主要來源。

而“佛教”=“迷信”之說越來越盛,主要是在後期傳播過程中,佛教被人不斷加入自己的理解(當然這種理解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別有用心的),但從未拋棄大眾對佛教最根本的認識——“空”(“善”主要是“因果論”的結論)。

現世中,多數人因為接觸不到佛教、更沒有興趣翻閱佛教經典,所以對佛教的認知,僅是從武俠小說、電視電影等得到的道聽途說,以為“少林寺”或“和尚”甚至“六大門派”就是佛教,佛教除了斷欲、行善、超度別無其他。有句話講:騎著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還是要分清並認清事物的本質。

既然是與貪嗔痴相對,那佛教自然就是一門教人開悟的智慧學,其實也僅此而已。

“不是幡動,不是風動,而是仁者心動”。所以,你選擇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你若善待之,或可自悟成佛;若利用之,則其可能成為“惑眾妖言”。

佛門之規

佛教為何要求信眾剃度出家、遁入空門?

因為世間有六塵。這會影響善男子、善女人明心見性、立地成佛。所以,佛門弟子要求斷欲、斷貪嗔痴。但在俗世中要想做到這一點顯然並不容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與世隔絕、獨善其身。但是現實中“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者亦有之,卻往往被視為異類。個人認為,當代的星雲大師是一位真覺者,他並非一味避世,而是在真切的生活中參透真智慧,證得“無上菩提”,並從佛本義的角度對信眾進行開示,謂之“生活佛”。

佛教與道教

有人言:道教乃中國本土宗教,佛教為外來物種。從“愛國”角度,定然要肯定道教,並引用歷史:道教懸壺濟世,佛教緊閉山門。其實從兩個宗教的屬性看,並無對錯好壞之分。道教希望入世,主張扶危濟困,在必要時甚至可以“替天行道”;而佛教主張出世,自我修行,去除貪痴嗔,證得無上菩提。一個是主動參與、介入,一個是力圖避世、不爭。

若論佛與道的關係,《道德經》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由此出發,佛僅是道中關於人自性的闡述,屬於精神層面的探索;而道範圍更廣,包含世間萬物(佛教很重要的“因果論”也恰恰是道的一個方面)。“得’道’高僧”一說也暗含了這一點。

宗教與科技

站在人類自身視角,這個世界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物質層面,另一個是精神層面。科技推動了物質文明的進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帶給人“有形”的東西,很好驗證。但是在精神層面,因為看不到、摸不著,所以很難說清。當然,人類從未停止對自身認知以及高級別意識形態的探索。既然是一種探索,不管是基督教、佛教還是道教等,只要不是反人類的,也就沒有對與錯、好與壞、善與惡之分。它集中反映了人類在特定階段對自身和世界的認知,必然有一定的侷限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還會有新的發展。

迴歸主題,該事件實在不宜過分解讀,更不能抱有任何偏見。最後,願每個人都擁有更多智慧、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