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鯨淵: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有戲專訪|福鯨淵: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近日,"第十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文學劇場單元話劇《九子堂構》正式定檔。這部時長三小時的五幕話劇《九子堂構》,主創們用三十餘個各具特色的人物組成的一幕幕群像講述了一個跨越三十年的故事。故事裡,父母早亡的唐家老太太年輕時和丈夫出於善意收養了一群孤女。然而,原本互相依靠的一大家子人,在時代的浪潮的推動下,不受控的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直到改革開放前夕,因緣際會之下一家人更是意外頻發,由此揭開了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中國家庭面貌,生動刻畫了幾代人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引發的一幕幕悲喜劇。

該劇定檔後,一眾主創隨即宣佈,將本輪演出的全數個人收入將捐贈"支付寶•公益平臺•圓孤困女童戲劇藝術——以戲劇為橋樑,給孤困女童力量"。本期對話的主人公正式這部劇的作者——福鯨淵。在他的個人微博中,除《九子堂構》外,其今年陸續會和觀眾見面的另外三部作品——《活埋》《等待巴蘭欽》《魚鷹飛來絮花兒白》全部票房收益和作者個人版權收入也都會以捐贈的形式支持與戲劇相關的公益項目,並表示"願每個角落裡孤獨的個體,有未來有光亮"。

人物簡介

福鯨淵,新銳戲劇人。近年來活躍於意大利國際戲劇節、塞爾維亞戲劇節、阿維尼翁戲劇節、南山戲劇節、當代戲劇節、上海國際藝術節、洛杉磯華語電影節、NALLTS等文藝活動,數次獲得各類基金及國內、國際獎項。代表作《小星飄伶》《白樺》等。

您可以談談這次的捐贈原因嗎?

福:一個普通公民的社會責任感使然吧。

為什麼是今年這幾場做出這樣的決定呢?除了社會責任感還有其他原因嗎?

福:首先一點,我一直希望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合適的機會在舞臺上迎接觀眾。然後說今年這四個故事,其中最早的寫成於13年,最晚的是去年。很幸運,今年這幾個故事分別遇到了適合的契機有機會呈現。更加幸運的是,這次的呈現是不受商業因素影響且沒有戲劇之外的要求和目的。所以我可以不需要顧慮太多,遵從內心的想法。

有戲專訪|福鯨淵: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所以在您看來,戲比錢重要對嗎?您覺得二者之間,大眾該追求什麼呢?

福:我不做這樣的比較,也不會在這二者之間做選擇。如果您非得追問我的金錢觀和價值觀的話。我的回答是,鳥為食亡、人為情生。

那您怎麼看"人為財死"呢?

福:就不再重複剛剛說過的個人選擇了吧。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有戲專訪|福鯨淵:人為財死,我為情生

最後一個問題,對於您的幾部作品此次得到的認可以及即將和更多的觀眾見面,您有什麼想對觀眾說的或者想感謝的人嗎?

福:目前正式確定了具體演出時間的只有《九子堂構》,對於這個故事,希望有觀眾,並且能得到觀眾最真實的反饋。感謝一直在鼓勵我的老師們和所有曾經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的朋友們。

《九子堂構》(2019版)特別鳴謝: (整理自作者提供的《九子堂構》宣傳冊電子初稿)

蓬蒿劇場及"第十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邵宏超,國家級劇作家,北京戲劇家協會劇本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戲曲學院戲曲文學創作研究生導師。代表作京劇《奧賽羅》、話劇《雁南飛》、《太行山上》等。

李加貝,演員,歌手,大學講師,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代表作《特殊行動》《藍裙子》《孩子的聲音》等。

戴靜崢,演員,大學講師,目前任教於北京城市學院。

劉詩兵,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影視藝術技術協會(學會)聯盟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專著有《影視表演藝術講課筆記》、《電影表演藝術概論》、(合著)、《中國電影表演百年史話》,執行主編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叢書《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上、下)《電影表演創新集》、《銀幕形象塑造》等。

戎震,導演,演員2010年畢業於巴黎自由電影學院導演系。2011年1月,在加拿大溫哥華電影學院(Vancouver Film School)本部,表演專業進修, 2016年3月,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進修戲劇影視文學專業。代表作《Sans Issue無路逃生》《棄卒》《熱血長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