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敲不响的木鱼598


答:人类现在制造一个稍大的空间站都很困难,制造诺亚方舟更是不可能的,只能发射核弹进行拦截。


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地球历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恐龙也因此全部消失。

现在人类完全有能力,全天候地监控近地小行星,并对数万颗近地小行星进行监视,其中直径超过1000米的有500多颗,并对存在危险的小行星进行重点标记。


距今最近的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严重伤害的,是在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约15米的小行星落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造成1500多人受伤,300多栋房屋受损,100多名伤势较重。

试想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后,对撞击的整个地壳板块来说都是毁灭性的;目前人类的航天技术,还无法把人大规模地转移到太空,也无法实现星际移民。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火箭发射洲际导弹,然后携带核弹头进行中途拦截,而且人类完全有这个能力,比如日本的隼鸟2号探测器,就成功在直径900米的小行星1999JU3上降落。

现在的各航天大国,随时有备用火箭进行航天发射,核武器也是处于备战状态,所以组建一颗拦截小行星的飞行器不难。

核弹运送到小行星上进行引爆,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小行星四分五裂,部分碎片掠过地球,部分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烧毁,不会对地面造成严重事故;

(2)小行星母体未解体,但是受核弹爆炸能量影响,导致小行星轨道偏离,最后和地球擦肩而过;

(3)小行星分解为几个大块,分别撞向地球的不同位置;

为了避免出现第三种情况,最好发射多颗核弹进行拦截,而且拦截的时间越早,小行星微小的轨道变化,引起最终轨道的偏移越大,从而避免和地球碰撞。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会导致人类的毁灭,但巨大的生态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现在无法制造什么“诺亚方舟”,也没有必要。

去年1月18日,《每日邮报》有过一个报道,两周后有一颗编号为“2002Aj129”的小行星掠过地球,对地球有潜在危险。这颗小行星直径约1.1公里,与题目所描述相当。

2018年2月4日,这颗小行星以每小时107826公里的速度,在距离地球4208641公里的距离掠过地球,我们安然无恙度过一劫。其实地月距离为38.5万公里,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是地月的10倍多,应该是安全距离。

但这在太空中已经是一个相当近的距离,NASA认为,距离小于7403000公里的小行星,就具有潜在危险。

这个速度是惊人的,每秒约30公里,是我们人类发射航天器速度的几倍,如果真的撞上地球,后果是灾难性的。

1公里小行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1000亿吨TNT炸药的威力,也就是700多万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的威力。

如果这颗小行星落在了人口稠密地区,死亡人数将超过百万;即使掉落在人口稀少或者海域的地方,也将导致地震和海啸等重大灾害,并导致全球性灾难。

据科学家测算,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除了当时撞击导致的灾难,还会导致烟尘在大气中飘浮长达10年之久,灰尘需要六年才能落到地面。地球将会因此变得黑暗、寒冷、干燥,并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8度(摄氏度,后同)。

尽管如此,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不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所谓制造“诺亚方舟”逃亡大可不必。

而且现在的人类也没有能力制造出这种所谓的“诺亚方舟”。

现在的人类完全不比恐龙时代,那个时代是没有智慧的时代,面对自然灾害毫无抵御能力,只有被动的接受。

6500万年前,恐龙由于体型的庞大和气候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已经日渐式微,这时候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砸向了地球,成为了压倒恐龙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恐龙完全灭绝还经历了数百万年之久,有些恐龙进化成了鸟类。因此可以认为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进化了。

这还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巨大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改变了地球生物进化的进程和走向,或许还为人类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但在今天即使一颗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也不会灭亡。

因为人类已经不是6500万年前体型硕大弱智恐龙了,而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物种,并创造了相对高级的文明社会,掌握着科学技术。尽管这种灾难目前人类还无法避免,但已经可以主动采取措施应对了,即使遭受重创,人类还是能够顽强的生存下来,并能够度过劫难再创辉煌。

当然如果遇到再大的天体危害,比如一个百公里级的小行星碰撞,那就很可能是人类的末日了,而且人类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来对抗,只有自祈多福。

因此小行星撞击是人类发展到现阶段一个最大生存威胁。

截至2018年,人类已经发现小行星127万多颗,最大的是厄尔枯斯,直径约1800公里。已经命名的小行星有12712颗,计算出轨迹获得临时编号的有679374颗,获得永久编号的有150106颗,这些数据还是动态的,随时会添加。

这些已知小行星99%都在100公里直径以下,只有26颗直径大于200公里。这些大小行星虽然很少,碰撞地球的概率很低,但给地球造成生态灾难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小行星,一颗十几米到几十米的小行星就能够给地球带来灾难。

110年前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的大爆炸,就有可能是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或者彗星冰块撞击的结果,这次爆炸导致2000平方公里森林树木呈放射性倒伏,欧洲都看到亮如白昼的闪光;2013年2月15日,一块仅16米的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萨特卡市附近,导致了300多栋房屋窗户破损,1200多人受伤。

所以这些小陨石撞击是防不胜防。国际社会早就成立了小行星防范的机构和组织,也研究了不少预警和防范措施。

现在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一个预警防御机制,并且专门研发了监控和防范小行星的设备网络和太空预警望远镜,一旦发现小行星的威胁,就会启动应急防范机制,要求世界各国协调配合。

目前的防范措施有核爆、光帆、引力拖曳、撒网捕获、镜子反射等多种方法措施,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预警,能够提前发现,早做准备。即使各种方法失效也可以采取疏散规避的办法来减少伤亡和损失。

所以如果真正有一个一公里的小行星要撞击到地球,有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会采取上述措施来解决。防范小行星的各种方法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在这里就不详细做介绍了,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探讨。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时空通讯


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其实这个话题的关键并非是1KM小行星的威力有多大,而是它到底会不会撞上地球!因为小行星的轨道会受到太多的因素影响,假如原本将于地球擦肩而过,结果却因为人类的瞎折腾反而一头撞上地球,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讽刺!但如果确信会撞击地球的话,这事就好办了,办法绝对是有的,咱来一一罗列下各种手段,看看哪个比较靠谱?

一般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让小行星变轨不外乎引力拖拽、阳光聚焦蒸发小行星物质产生推力甚至给小行星粉刷增加阳光动力又或者给它撞上太阳帆这些温柔措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咱只有三个月时间,准备-发射-到达-产生效果,甚至三个月都不够,它会带着我们人类的杰作一起撞向地球!那么就没办法了?当然有,时间不够就需要绝对暴力的手段而且要双管齐下!

一、将火箭发动机和燃料运送的小行星上组装,发动然后推离轨道?

这个比较好理解,也比较直接,但三个月的时间,数亿千米外的距离,送到小行星上还有多少燃料这值得商榷,如果有大量的燃料的话,这个计划是靠谱的,但燃料有限或者用阳光产生的电能启动离子发动机,估计时间就不够了!这个计划在大推力火箭能保证燃料的基础上是可行的,但在现阶段,似乎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二、丢核弹爆破小行星,将其炸散?

这个犹如《天地大冲撞》中的计划,还得在小行星上打孔爆破,还有一个风险是可能把小行星炸散了,但变成了一堆小行星冲地球而来.....这可如何是好?这个计划不太靠谱!

三、用核弹爆炸产生动力推离小行星原来的轨道?

现阶段也许这个是比较可行的执行方案,毕竟猎户座核裂变飞船计划和《从地球撤离》中用的都是裂变弹的爆炸产生的推力推动飞船,那么用小型核弹不断在小行星附近不同位置爆炸产生的推力和改变方向逐渐让小行星改变轨道!但有一个极为棘手的为题是小行星可能是某种不规则的运动在自转.......这绝对是一项要人命的行动,实在难以计算爆炸点和起爆时间!

当然上图只是给各位参考《撤离地球》中的飞船大小及动力方式!

当然以上计划并非一定能奏效,因此地面上的堡垒施工必须同时进行,毕竟1KM直径的小行星也不过就是挠痒痒而已,人类可能会遭受一次大灾难,但并不会遭受灭顶之灾,撤离沿海低洼地区,或者建立坚固的堡垒抵御撞击后的海啸等!怎么也得保证一部分人生存下来是不?

其实1KM的小行星即使啥都不准备,幸存者仍然超过95%以上,只不过看掉在谁家头上了,如果是欧洲的话也许就有某个国家该灭国了,但假如在俄罗斯或者也没啥大感觉,不用担心过了头!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这题目没意义, 直径10公里以内的小行星对人类现在来说都不是威胁。直径再大的,我们还有月球这个保卫者。月球引力可以提前把它捕获,改变轨道,或者直接拉到月球上,你以为月球的满身伤痕哪来的,都是保护地球留下的勋章。再小点直径一公里,更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要计算出轨道,不断的向小行星要经过的轨道发射实心的撞击弹头,弹头的速度加上小行星的速度。只靠物理撞击就能把它搞碎了 。或者控制好角度,把他撞偏了。而且撞击也会减速,撞不碎,也可以降低小行星的速度,速度降下来,办法不就更多了。再不行还有钻地核弹,直接打到小行星内部,再引爆,分分钟碾碎它。3个月,发射几千颗导弹的时间都够了。


茶书阅人生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km的小行星撞击了今天的尤卡坦半岛,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直接灭绝了地球上80%的物种,其中就有恐龙


当年那颗小行星带速度达到了40km/s,撞击后产生的烟尘让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许多动植物就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的,大型生物基本都被灭绝了,而小型哺乳动物却很好的活了下来,最终进化成今天的我们。

现如今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暂时还无法抵挡10公里的小行星,但是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还是有办法拦截并摧毁的,最起码也能让它偏离轨道不至于撞上地球,而这一切都需要核弹来帮忙。



地球大气层内爆炸的核弹借助于大气压可以生成威力强大的冲击波,一切建筑和生物都会在冲击波下粉身碎骨,但是外太空并没有空气,因此依靠冲击波是无法抵挡小行星带,人类必须像反导系统一样对高速飞行的小行星进行精确打击。

NASA现在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太空检测体系,拥有丰富的小行星跟踪经验,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一经发现就会被密切监视,到时候引导核弹对其进行精确打击并不困难。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人类毁灭这颗小行星,一颗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完全能把它炸的渣都没有,高速飞行的核弹头和小行星相撞时的冲击能还会进一步摧毁小行星,最后就算产生了一些碎片,也会在大气层中被摩擦殆尽。

科学技术是我们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当人类拥有足够的技术之后,就算是火星撞地球也没什么好怕的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人类必须自知自明,决不可自不量力。一旦有直径一千米的损星三个月后朝着地球砸耒,依据人类现时科学水平,中途拦截几无可能,建造诺亚方舟不说造不出,即便能造,三个月也耒不及。再说,就是造成了,却依然没离开地球。

大凡陨星按化学成份,可分为石陨星、铁陨星、铁石陨星三类,向地球堕落的损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会被焚毁大部,也就是说直径一公里的损星越过大气层后将直径不足500米,甚至更小。

石陨星结构比较松散,过大气层时会因剧烈伸缩引发崩裂,变成无数大小碎石块砸向地面,对地球,对人类损害相对要小。

铁石陨星亦然,不过比纯石陨星危害大。

无疑铁陨星结构紧密,对地球,对人类危害大极。

作为人类,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精确袭耒陨星运行轨道,人类科技水平已能办到,探查好了可能的堕落区域,立马尽可能地疏散人群,必竟还有三个月余地。此外,还应该用运载行星登陸倉的火箭,配载尽可能多的烈爆核弹、氢弹,按设计好的行进路线飞向陨星,以便碰碰运气,争取在地球大气层外击碎陨星,或使陨星改变行走轨迹擦过地球。

总之,这么大的陨星,尚毁灭不了地球,也灭不了地球人类,但给地球,给人类带耒巨大损害是无疑的。

陨星若堕向地球断裂带,砸向山嶺,肯定造成地震,山动地摇,若堕落海洋,引发海啸免不了,万一砸在大沙漠中,那便是不幸中之大幸,不定砸出个新天地哩!

胡扯一通,切勿见笑。


鲁阳挥弋


从宇宙的尺度上,地球与月球属于同一个点,所以地球与月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概率是接近的。

看过月球表面图像的人都有极其深刻的印象,那些遍布月球每一个角落的大小坑洞,都意味着一次次大大小小的天体撞击。这些撞击几乎每天都有发生,只不过距离我们太过遥远,不容易被我们注意到。

下图是NASA发布的一张图片,这张图片标识出1994年至2013年收集到的流星撞击数据:

图中黄色的点为白天撞击位置,蓝色点为夜晚发生的撞击,圆点的大小代表撞击释放的能量。从这张图片我们就能发现,其实地球遭到的撞击一点也不少。只不过由于稠密大气层的保护,有许多的陨石在高空就被焚烧和破碎,甚至化为乌有。

如果碰到个头较大的陨石和小行星,我们怕就不会如此幸运了。

(小行星撞南地球将带来巨大灾难)

2018年12月22日,一颗大型近地小行星2003 SD220从距离地球大约290万公里的地方擦身而过,这也是400多年来最接近地球的一颗小行星了。设在美洲的多个天文台通过望远镜拍下了这个小行星的照片,并对它进行了测量。如果它撞上地球,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为这家伙的长度至少有1.6公里!

(从地球近距离掠过的小行星2003 SD220)

全球多个国家都有小行星和近地天体的跟踪机构,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国际空间卫士”组织,和美国宇航局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DCO)。

PDCO的任务主要有:

  • 确保及早发现有潜在危险的物体(PHO)——30至50米直径的小行星和彗星,其轨道预计可将其带入0.05地球天文单位,这样大小的物体足够穿越大气层并对地面造成损失;


  • 跟踪和描述PHO并发布有关潜在影响的警告;
  • 提供有关PHO的及时准确的沟通;
  • 引导美国政府规划和协调,以应对实际的威胁。

PDCO的数据大多来自NASA的一个 “近地天体(NEO)观测计划”所提供的数据,NEO目前已经发现了大约15000个近地天体,这些小行星大约95%都有140米以上直径,据估计这种规模的近地天体数量大约将超过25000个。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我们发现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未来将与地球相撞,将如何应对?

逃肯定是逃不掉的,即便是你打造了一个巨型的“诺亚方舟”,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带来的影响将是深重和长远的,时间上也不可能做到三个月打造一艘拯救全人类的“方舟”。

我相信人类会联合起来加以应对。

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发射一枚大推力火箭,将一颗携带着燃料的“上面级”送到小行星上“登陆”,然后启动发动机,将这颗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推离与地球交汇的轨道。从而解除它的威胁。

(OSIRIS-REx探测器追踪小行星101955 Bennu的飞行轨迹,蓝色为地球轨道,绿色为小行星轨道,红色为探测器轨道)

就在不久前的2018年12月31日,NASA一颗名叫OSIRIS-REx的探测器进入到距离地球1.1亿公里的小行星101955 Bennu的运行轨道,OSIRIS-REx围绕着这颗直径为492米的小行星做了一次贴身飞行。

(OSIRIS-REx探测器围绕小行星101955 Bennu飞行)

OSIRIS-REx探测器是在经过两年的旅程后才找到Bennu的,它的任务一是围绕着这颗具有潜在撞地威胁的小行星进行探测,同时试图从小行星上取样,并将样本带回地球。

人类既然现在就可以在遥远的深空对小行星进行精确的跟踪飞行,并且有可能实施登陆,就一定可以在未来将小行星推离危险的轨道,或者,直接在它威胁地球之前用核弹头实施摧毁(这通常对付质地比较松散的小行星更有效)。当然了,无论是推离还是摧毁,都要越早越好,三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些。


周志宏glee




如果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现在的人类既不能成功截击,也不必造什么诺亚方舟。这是因为就现在人类掌握的技术,还做不到拦截高速飞行的行星的程度。别说三个月,就是给人类三年,也没有有效的办法成功的拦截小行星。

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最低速度大约在每秒20千米左右,若要成功拦截,首先要计算清楚小行星的轨道。而人类发射的火箭,由于存在误差,很难对速度如此快的物体进行拦截。另外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如果密度是每立方5吨,它的质量就是209亿吨。

在太空使用核武器,没有空气就没有冲击波,所以也难以摧毁,或改变它的轨迹。如果在大气层进行拦截,别说难以拦截,就是能拦截,结果很可能增加对地球生物及人类的伤害。



人类能不能发射火箭进入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逐渐靠近并登陆小行星,然后摧毁或使其改变轨道呢?可惜也不行。欧洲航天局曾登陆过一颗彗星,那是在2004年3月2日发射了一颗阿丽亚娜火箭,飞行了64亿公里,到了2014年11月12日,整整用了十年时间,才由登陆器登陆彗星。给人类三个月,登陆或靠近小行星,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计算小行星可能的撞击地点。如果可能在陆地,就让危险地区的人尽可能的远离,也要防止火山爆发或发生的火灾。如果落入海洋,则要防备可能发生的海啸。好在这颗小行星,还没有大到灭绝地球一切生物的程度。至于能不能能劫后余生,就要看你的运气如何了。


仰望星空


亲,三个月制造方舟好像不太现实哦。不过,一公里的小行星,还好了啦。灭掉恐龙的那颗可是直径10公里以上哦。

要讨论撞上地球可能导致的结果,就还得看这颗小行星是什么质地,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如果是铁质实心的,那就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铁质的小行星是密度最高的一类,打脸很痛的。若是石质的会好一丢丢,空心的呢会好许多,因为空心的小行星容易崩解。但如果是大部分冰质的,而且是空心的,那么就不那么担心了。因为这一类小行星在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可能就开始解体了,在进入地球大气的时候,多半会融化变成液体或气体,最后就可能是小行星当中的一些渣渣陨石落下来,但外柔内刚的类型则一样会很凶险呢(例如装着铁芯的雪球)。

上图:铁镍质陨石,密度很高,而且不易被大气层烧毁,落下的破坏力相当大。

上图:石陨石剖面,密度相对偏低,而且因为成分复杂,略容易分解。

上图:冰石质混合的小行星,在打脸地球时,会自然崩解为更小的碎片。

遇到最坏的情况(铁质实心),显然采取拦截的手段会比较好。而且拦截后设法推动使其变轨可能是最佳方案。拦截轰炸使其解体不是很优雅的处理手法,因为铁质或者石质小行星被打碎之后,虽然减小了打脸地球的能量等级,但是增加了地球被轻微打脸的面积——本来是一巴掌重的,变成十巴掌轻的,哪一款更适合人类呢?但是别忘了,地球大部分面积都是海洋,分散的小行星碎片坠入海洋的几率更大,这样似乎更“好受”,人类居住的陆地会少“挨”几下。这样的方案应该会比任由大颗的小行星撞上地球要好很多。

上图:俄罗斯上空飞过的陨石,就这样的陨石也能造成20亿卢布的损失

大颗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主要问题在于能量太集中会破坏地壳造成巨大的环境改变,包括大气的改变,诸如海啸,大气环流改变,以及因为地壳断裂而产生火山活动,以及全球的板块活动增强等等,后患无穷。而且这么大颗的小行星如果落到陆地,尤其是落到城市上方,那造成的灾难真可谓是灭顶之灾了。相关的壮观场景,大家自行找科幻片脑补。

再来说说时间问题——三个月,时间有点紧迫,但人类至少可以动用现有的航天器,如果恰巧有航天项目需要发射的话。至少几个大国拥有的洲际导弹和核武器可以派上一些用场,但这些武器只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大气的时候才能用上。当然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估计苏联和美国也都有类似的实力,就看小行星准备打地球的哪边脸?如果没有对着某一边脸打过来,那么相关的一些武器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击中小行星还是很困难的——估计科学家们在短时间内检测并计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如果不巧所有国家的武器系统和航天系统都没有能力准备好,甚至出现意外的话,那么这颗小行星就很可能成为地球屁股上,人类头顶上的痛。

上图:导弹拦截小行星艺术想象图


此外,考虑激光武器裂解也是可选的手段,如果小行星是属于冰石混合类型的话。但目前全球最强大的激光武器可能并不能支持长时间地对移动目标进行打击,因为功率太大。


小宇堂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诺亚方舟(建造星际飞船离开地球)肯定不现实,人类目前航天科技还远不具备星际旅行的实力,而且三个月的时间确实太短了,即使具备星际航行的实力,也需要很长时间做准备!

那么只有去截击小行星了!

人类具备截击小行星的实力吗?目前看来,并不完全具备这样的实力,目前科学家只是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利用核弹或者激光的强大能量炸毁小行星,让其变成碎块坠落到大气层被烧毁,不过人类并没有实力尝试过,我们也很少有机会尝试,因为一般的小行星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在坠落到大气层的过程中基本烧毁了!

炸毁一颗小行星实施起来肯定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小行星的轨道并不像太阳系八大行星那样基本固定,我们很难准确预测小行星的运行轨迹!

所以,目前科学家正在做的就是尽量提前预知小行星的运行轨迹以及有没有可能在未来靠近地球。比如NASA就有专门的监测任何可能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甚至会提前几年就能够做出预测,在距离地球几十万公里甚至更远的时候就开始重点关注!

几十万公里看似很远,其实已经距离地球很近了,通常情况下科学家甚至并不会等待那个时候!如果真的有小行星朝着地球飞来,科学家们会提前采取措施,一般做的是给小行星施加一种力让其稍微改变运行轨道,只是轻微的改变就可以了,因为即使轻微的改变随着时间的积累效果也会非常明显,轻微的改变意味着不需要很大的能量,用激光产生的能量让小行星一端燃烧产生反作用力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1公里的小行星没有改变轨道,科学家们又没有截击成功(毕竟三个月时间太短了),直接撞击地球会如何呢?

参考下6500万年前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还有地球物种3/4以上灭绝,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虽然不会导致人类灭绝,但破坏性也是巨大的,如果撞击海洋,将会产生恐怖的海啸,掩盖城市甚至直接会被淹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