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短尾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为鹱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种大型海鸟, 别名海燕,单型种,无亚种分化。体长94-95厘米,身体白色,头和颈缀有黄色,初级飞羽和尾尖端黑褐色,嘴粉红色,脚暗色。

短尾信天翁常年生活在海上,繁殖期间居住于海岛或岩壁上,为居留性鸟类,不迁徙。主要以海水表层的小型软体动物、鱼类和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一般在水面觅食。分布于北太平洋和亚洲的西太平洋一带,中国钓鱼台群岛有分布。

由于人类利用、渔业误捕和火山喷发等因素,其种群数量稀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短尾信天翁

白腹军舰鸟

白腹军舰鸟是鹈形目军舰鸟科的鸟类。全长约95厘米。为大型热带鸟类,喉部有喉囊,用以暂时贮存所捕食的鱼类。上体黑色,具绿色光泽。喉、颈、胸黑色,具紫色光泽。腹白。嘴黑,喉囊红色。雌鸟和雄相似,但胸和腹白,嘴玫瑰色。数量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热带海洋鸟类,飞翔极为迅捷和灵巧,不善陆行,也不善于游泳。取食主要在空中进行,捕食时,能贴在水面上飞行,追逐漂浮在水面上或飞出水面的鱼类。

见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周围海域。中国国内偶见广东沿海岛屿。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繁殖在圣诞岛和科科斯基林岛等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白鹳

白鹳是欧洲白鹳和东方白鹳的通称。属大型涉禽。其羽毛以白色为主,翅膀具黑羽,成鸟具细长的红腿和细长的红喙。为食肉动物,其食性广,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小型哺乳动物和小鸟。觅食地大部分为具低矮植被的浅水区。一夫一妻制,但非终生。

分布于欧洲,非洲西北部,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南部。其为长途迁徙性鸟类,在撒哈拉以南至南非地区或印度次大陆等热带地区越冬。在欧洲,白鹳有“送子鸟”之称,被认为是吉祥鸟。白鹳是德国的国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头颈伸直。

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是白俄罗斯的国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朱鹮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白肩雕

白肩雕:又名御雕,是大型猛禽。体长73-84厘米。体羽黑褐色,头和颈较淡,肩部有明显的白斑,在黑褐色的体羽上极为醒目,很远即可看见,这是区别其他雕的主要特征。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地带,尤喜混交林和阔叶林,常单独活动。主要以啮齿类、野兔、雉鸡、石鸡、鹌鹑、野鸭、斑鸡等小型和中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食。繁殖从摩洛哥、西班牙、非洲西部和北部至南欧、东欧往东到贝加尔湖、伊朗东北部、印度北部和中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为隼形目鹰科海雕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猛禽,全身呈棕色,分布于里海和黄海中间的地区、从哈萨克斯坦到蒙古国、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印度北部等的亚洲中部地区进行繁殖。多见于沼泽、草原以及沙漠或高原。主要以鱼和水禽为食,常在水面捕捉各种水禽,如大雁、天鹅幼雏和其他鸟类,捕鱼主要在浅水处,也吃死鱼和其他动物的尸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体长84-91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

活动的海拔高度为2500-5300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主要以鱼为食

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为波兰的国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体型硕大,特征为有一黄色的特大鸟喙,它的体羽主要为暗褐色,虹膜、嘴、脚均为黄色,爪黑色。前额、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尾下覆羽以及呈楔形的尾羽全部为白色。

虎头海雕主要栖息于海岸及河谷地带,有时也沿着河流进入到离海较远的内陆地区。叫声深沉而嘶哑。飞行缓慢,常在空中滑翔、盘旋或者长时间地站在岩石岸边,乔木树枝上或者岸边的沙丘上。冬季成群活动。是海湾上空中最大型的猛禽。主要的食物是鱼,也吃其他食物。虎头海雕不仅分布区狭窄,而且数量已经极为稀少,估计在全世界仅有6000-7000只,在中国更为少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拟兀鹫

拟兀鹫:是中型兀鹫的一种,为亚洲仅有,其爪不锋利,不能活捉猎物,头部和颈部全部裸露,这是它突出的特征。以动物尸体为食,通常生活在离人类居住区较近的地方。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不主动攻击人和动物,在食物贫乏和饥饿的时候,也吃蛙、蜥蜴、鸟、小型哺乳动物和大的昆虫。主要以动物尸体为食

分布于阿富汗、不丹、柬埔寨、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黑嘴松鸡

黑嘴松鸡:有3个亚种,走禽。体长47-95厘米,体重1750-4000克。雄鸟和雌鸟的嘴、脚和趾都是黑色,虹膜是肉桂色,但羽色差别较大。雄鸟的羽色是黑褐色,头、颈部都有青紫色的金属光泽。雌鸟的羽毛大多是锈棕色,上面杂有黑褐色的横斑和灰白色的羽缘,并闪烁着蓝色的光泽。

是生活在东北泰加林中的大型鸡类。是典型的针叶林鸟类,大多在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的落叶松、冷杉、云杉和红松等针叶林的林中空地、林缘和河谷地带活动。活动和觅食都是在白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实和种子,也吃一些鳞翅目的昆虫、蜗牛、蚂蚁及卵。分布于中国,蒙古和俄罗斯。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斑尾榛鸡

斑尾榛鸡为中国特有品种,只产于中国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主要以柳、榛的鳞芽、叶和云杉种子以及其他植物的花、花序、叶、嫩枝梢为食。亦捕食小毛虫、伪步行虫、金花虫等。分布区狭窄,加上人为和天敌的破坏,数量日少,处于濒危状态。

野外鉴别特征:中型鸟类,体长31~38厘米,大小和榛鸡相似。上体栗色,具显著的黑色横斑;颏、喉黑色,周边围有白边;胸栗色,向后近白色;各羽均具黑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具若干白色横斑和端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雉鹑

雉鹑:体长44-54厘米。上体大都褐色,头顶与两侧深灰,头顶与枕羽中央有黑褐色纵纹。飞羽暗褐色,羽缘具白色和棕色端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外侧尾羽灰裼色具黑褐斑,近端部为深黑色,羽端纯白。颏、喉、前颈至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色,胸羽具黑褐色纵纹,腹羽杂以淡黄和棕色。

栖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以植物根、茎为食。中国的特产属。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为留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体长30厘米,是中等体型色彩浓艳的山鹧鸪。头顶褐,眉纹白,胸部具宽阔的栗色环带及喉近白为本种特征。眼周裸皮红色,耳羽黄棕色。雄鸟额白,头顶棕栗,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雌鸟的额基和眉纹黑色,具浅黄色纵纹,头顶和枕部橄榄褐色。上体橄榄褐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

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常单独或组成5—6只的小群活动。是中国的特产鸟类,没有亚种分化,仅分布在四川中部的几个县境内。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海南山鹧鸪

海南山鹧鸪:全长约为23-30厘米,体重200-260克。它是山鹧鸪属鸟类中羽色较为美丽的种类,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淡橙红具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

见于海拔900-1200米仅存的几片山地常绿林中。 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叶、芽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和蜗牛等动物性食物。天敌是青鼬与猛禽。全球性易危种,极为罕见。是中国特产雉类,仅分布于海南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红胸角雉

红胸角雉是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种华美的绯红色角雉,雄鸟体长70厘米,头和喉黑色,冠羽黑色而羽端红,体羽多饰有黑色边缘的白色珍珠色圆点,两翼及尾具近蓝色带皮黄色的横斑。肉质角蓝色,颈部肉椐亦蓝色,雄鸟发情炫耀时张开可见其上的绿色及红色斑块。似广泛分布的红腹角雉类,但红色的下体多绯红黑并带具白色外缘的黑色点斑而非鳞状斑。生活在海拔2400-4300米的山地森林中,冬天则下到1800米的林区。主要以植物根、嫩芽、叶、种子、球茎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分布于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中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灰腹角雉

灰腹角雉:体长68 厘米,猩红色颈及眉线与黑色头部成明显反差的角雉。黄色脸颊裸皮为本种特征。肉垂及肉质角蓝色。下体鳞斑状的胸、腹部有别于其他角雉。由于脸裸出部和体羽斑纹颜色的不同。共分化为2个亚种,指名亚种脸的裸出部为深蓝色,仅见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藏南亚种脸的裸出部为金黄色,分布于西藏南部、东南部的察隅、错那、墨脱等地。

主要以植物嫩芽、种子、浆果为食,也吃昆虫、小蛙等动物性食物。殖期为4-6月。营巢于森林中的树上。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虹雉

虹雉属:有三种鸟类,这类雄鸟,以羽毛闪着金属辉亮为著,故名虹雉。走禽。体结实,体形肥大,喙略长,上鸟喙略大并覆盖着下鸟喙,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适于啄食植物种子;脸部裸露。尾较翅短,宽阔扁平,雄鸟末端几乎呈方形而雌鸟稍呈圆形,具18枚尾羽。

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是典型的植食性鸟类,它们在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茎、球茎等地下部分为食。主要分布在中国,数量上比较少。其分布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东抵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及青海东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褐马鸡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

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只左右。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黑颈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又名地花鸡,雄鸟额、头顶、枕灰橄榄褐色而微沾绿色,两翅覆羽暗赤栗色而具金属光泽,羽中部并缀有铜蓝色斑;翅黑褐色,颏、喉浅砂白色,胸沾棕,微具褐色斑点,腹和两胁淡棕白色,具棕褐色横斑。羽基具黑色和栗色相杂横斑。中国国内分布于云南,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印度。

黑颈长尾雉属留鸟。常成对或小群游荡觅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树活动,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间空地上或灌丛中休息,晚上栖息于树上。杂食性。主要以橡实、浆果、种子、根、嫩叶、幼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偶尔也到林缘耕地啄食农作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大型鸡类,体长81厘米,体型大小和雉鸡相似。雄鸟头灰褐色,颈白色,脸鲜红色,其上后缘有一显著白纹,上背、胸和两翅栗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条宽阔的白色带,极为醒目;下背和腰黑色而具白斑;腹白色,尾灰色而具宽阔栗斑。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状斑;喉和前颈黑色,腹棕白色,外侧尾羽大都栗色。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茎、芽、花、果实、种子和农作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该雉分布于北纬25-31°之间,为典型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种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黑长尾雉

黑长尾雉大型鸡类,体长53~88厘米。雄较雌大。雄鸟通体紫蓝色,脸鲜红色,翅上有一条显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长,黑色,具显著的白色横斑,脚绿褐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脸红色,背和翅满布棕褐色斑纹和灰白色羽缘,脚绿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横斑。

长栖于下针叶林及混交林地带的密林,或竹林及阴坡灌丛。性谨慎而胆小。告警时wok~wok~wok地高叫。繁殖季节雄鸟发出尖厉哨音。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孔雀雉

孔雀雉属:共有8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仅2种: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雉。雄鸟具冠羽,颈后披翎领,通体为乌褐色,具细点和横斑,两翼内侧和尾羽有金属紫绿色眼状斑,似孔雀尾屏,故名;雌鸟略小,羽色较暗淡,尾较短,眼斑不明显。单配型。分布于中南半岛。均为濒危物种,中国种类均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灰孔雀雉为中国特产种,仅见于海南岛西南部山林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绿孔雀

绿孔雀:大型鸡类,体长180~230厘米。雄鸟体羽为翠蓝绿色,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绿色而具紫铜色光泽。体后拖着长达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泽绚丽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极为醒目。雌鸟不及雄鸟艳丽,亦无尾屏,体羽主要为翠金属绿色,背浓褐色,头顶亦具一簇直立羽冠。

栖于沿河的低山林地及灌丛。雄鸟有精彩表演,向雌鸟炫耀开启的尾屏。晨昏时立于栖木发出洪亮如长号般的kay~yaw,kay~yaw的叫声。绿孔雀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白头鹤

白头鹤:是大型涉禽。颈长,喙长,腿长,胫下部裸露,蹼不发达,后趾细小,着生位较高;翼圆短;尾短,无真正的嗉囊;鸣管由气管与部分支气管构成;能在胸骨和胸肌间构成复杂的卷曲,有利于发声共鸣。性情温雅,机警胆小。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早成鸟。

栖息于河流、湖泊的岸边泥滩、沼泽和芦苇沼泽及湿草地中,主要以甲壳类、小鱼、软体动物、多足类以及直翅目、鳞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苔草、苗蓼、眼子菜等植物嫩叶、块根,小麦、稻谷等植物性食物和农作物。分布于欧亚大陆。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丹顶鹤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白鹤

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

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赤颈鹤

赤颈鹤: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成鸟颈部裸露红色的皮肤。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白色而修长的内侧飞羽垂直的覆盖着尾部。嘴灰绿而脚粉红。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茎、叶筑成。每窝产卵2枚,绿色或粉红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点。雌鸟孵卵,雄鸟守卫,孵卵期30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雏。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云南盈江和西双版纳等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鸨科是中型至大型的陆栖鸟类,最大者站立高度超过1 m,体重达10kg。雄鸟的颈有特殊的皮下膨胀组织。嘴粗壮,端部侧扁,基部宽,嘴峰有脊并略下弯,嘴长常短于头长;鼻孔裸露。腿长而粗壮。

鸨科鸟类仅生活在旧大陆开阔或有灌木覆盖的平原上。杂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叶、嫩芽和种子等为食,也吃昆虫和蜥蜴、蛙、雏鸟、鼠类等小型脊椎动物。在温暖地区的种类为留鸟,但常追随降雨而局部迁移或季节性游荡。

全世界共有11属25种。分布在非洲的种类最多,有25种,少数向北、向东扩展到古北区西部、亚洲和澳大利亚。中国有3属3种,主要分布在新疆、东北、内蒙古,越冬时见于西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全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哪些(鸟纲)

图片和文字来自互联网,如有疑问,欢迎联系,仅作为学习参考,增长知识,呼吁大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多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