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我的金錢觀

方法論——我的金錢觀

分享一下吳軍博士的金錢觀,我認可這種金錢觀,儘量去模仿、追隨,概括為以下五點:

  1. 錢是上帝存在你那裡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要還給他。
  2.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 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的。
  4. 錢是靠掙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而掙錢的效率取決於一個人的氣度。
  5. 錢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資(投機)投光光。

01 錢是上帝存在你那裡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要還給他。

每一個人的能力也有一個極限,在這個極限內努力,效果會比較好,超過這個限度,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掙錢也是如此,超過自己能力去掙錢,即便有所收穫,各種成本也會太高,並不合算。想清楚這一點,人就能過得比較瀟灑。

魯迅講,人要生存,要溫飽,要發展,然後他又具體解釋道:“我之所謂生存,並不是苟活;所謂溫飽,並不是奢侈;所謂發展,也不是放縱。”魯迅是一個很實在的人,他絕不假裝清高,該享受的物質生活還是享受的。

作為大文豪,魯迅這輩子就過得比較瀟灑,雖然他的壽命不算太長,但是他一輩子想做的事情都做了,生活非常豐富多彩。相比之下,同樣是大文豪的巴爾扎克,為了掙錢,大量出版書籍,夜以繼日地連續工作了20年。他每天晚上6點鐘上床,半夜12點起床,點上蠟燭,一口氣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到7點的時候沐浴、休息一會兒,等出版商上午把稿件取走後,再工作到下午,每天寫作16個小時,完全靠咖啡支撐,因此到四十歲身體就完全垮了。

當下社會上有一句話,“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換命”,講得一點都不錯。在美國,看病花掉了GDP的17%(2014年的數據,來源:世界銀行),美國人估計到2020年,這個比例要達到20%。相比之下美國人每年吃飯才吃掉GDP的5%,要少很多。在中國,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天長輩們是吃飯花錢多,還是看病和吃藥(包括保健品)花錢多?恐怕後者要花得多得多。我看到很多老人,為了多活兩週,花掉了自己一輩子的積蓄,如果這樣,何不在自己行動方便的時候,對自己好一點呢,或者不要那麼拼命掙錢,愛惜自己一點。

02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錢的本質是什麼?它實際上是對各種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量化度量,而資源本身又可以分為自然資源和人的資源。

每個人錢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後能調動社會資源(包括自然的和人兩種資源)的總量。一個人有100萬存款,另外一個人有一萬,前者可以得到的自然資源,或者可以使用的他人的勞動時間是後者的100倍。當然,用錢換取什麼自然資源,使用他人做什麼事情,是你的事情。

如果體會了錢的這種本質,就能體會為什麼我說“錢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當你有效花錢時,就等同於有效地利用了社會資源,而利用了社會資源,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錢,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這時錢的意義才體現出來。

如果錢放著不用,就失去了這個意義,最終上帝會把它收走。很多人說捨不得花錢去享受精神層面的產品和服務,這其實是讓自己失去利用資源進步的可能性。

如何讓錢發揮最大的效能,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它把今天過好。

對於“昨天,今天,明天”這三個概念,昨天無論好與不好,其實已經無法改變。如果我們過去過得很好,那是我們的幸運,為此一定要感謝上帝和周圍的人。如果過得不那麼好,把今天過好還不晚。

對於未來,很多人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我小時候也總夢想著有特別好的未來,但是上大學之後,更看重今天了,因為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用錢來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質是我的一個原則,這不僅是為了享受生活,更是因為未來是在今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把錢有效地花掉,讓自己處於一個好的起始點,才能有好的未來。

至於是否該“攢錢”,我認為任何人都需要有點積蓄來應急,這樣遇到那種萬分之一的倒黴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機會。但是為了攢錢而犧牲當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03 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的。

世界上任何東西的獲得都是有代價的,錢是如此,其它東西也是如此。

我們很多時候會希望得到一些最喜歡的,最美好的東西,這是人之常情。看到一個喜歡的人,想和他(她)永遠在一起;看到喜歡的東西,想擁有它;看到精神層面的財富,比如名譽,也想得到。

但是,得到它們都是有代價的,更重要的是,當我們獲得一些東西的時候,就可能失去另外一些。因此,對於很多想要的東西(無論是人,物質還是精神層面的),我的原則是,它們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給我們帶來麻煩。對於所喜歡的東西,如果付出的代價是讓生活變得很差,那就算了。

04 錢是靠掙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而掙錢的效率取決於一個人的氣度。

錢是靠掙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

錢總是不夠花的。

年薪2萬的人講,有四萬就好了,而年薪有四萬的說,需要八萬……最後年薪100萬的,說需要200萬,反正都是現在收入的兩倍。為什麼是兩倍呢?因為年收入四萬的人想象不出年收入100萬的人是怎麼花錢的。為什麼年收入100萬的人覺得錢還是不夠花呢?因為到了那個收入水平,就想做更多的事情,花更多的錢。

量級思維,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工作時間,芝麻和西瓜的關係。

另外,就是必須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會的技能。如果我們想清楚了錢是對資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資源自然越值錢,那麼你有別人不會的技能,你就是稀缺資源。今天,大家都會的技能是毫不值錢的,比如開車。

每一個人無論是自己做事情,還是為別人做事情,都要想辦法有獨有的能力。

05 錢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資(投機)投光光。

當別人告訴你有投資發財的機會時,要特別小心。

學習筆記分享——《硅谷來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