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和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水产养殖作为一个和气候环境有着莫大关系的行业,和24节气肯定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那么24节气和养殖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养殖户在每个节气都需要注意什么?

千呼万唤的答案终于出来咯:

24节气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几千年来,一直是古代汉族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对于咱们水产人来说,24节气和水产养殖的关系,我们的一线水产人在实战经验中给出了答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中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水产养殖上,立春多以干塘晒塘为主。清塘时,加150斤/亩生石灰,带水清塘250—300斤/亩生石灰,彻底杀灭鱼塘病原。


二十四节气和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雨水:雨水一到,天气回暖,雪渐少,降水量逐渐增多。水产养殖上,以四川地区为例,四川盆地阳光较少,在此季节,鱼塘干塘出现裂缝后可蓄水准备一年养殖。

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水产养殖上,此时鱼苗已经下塘,属于易长虫时期,此季节注意杀虫。

春分:平分春季,“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水产养殖上,因此时水温不高,光照变化大,可进行第一次调水。

清明:“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此时水温逐步回升,可加大饲料投喂量,增强鱼的体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水产养殖上,此时水中藻类大多以绿藻门为主,会迎来浮游动物快速繁殖时期,应及时使用菊酯类杀虫。


二十四节气和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立夏:是夏天的开始。这个时节天气容易反复,如果遇到连续阴雨或阴晴不定天气,水中容易倒藻。此时,应使用维隆卡“解毒护肝灵”解毒,然后使用“水土修复平衡液”调水,防止倒藻后白鲢中毒死亡。

小满:小满多以雨水为主,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此时应及时杀虫,预防寄生虫再次生长。

芒种:芒种后,水温进一步回升,细菌大量繁殖。此时应使用维隆卡抑菌净水王进行消毒,杀灭水中有害细菌,几天后使用维隆卡“碳源补充剂”调水,抑制即将到来的高温季节蓝藻爆发。

夏至: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此时,光照强度开始稳定,水产迎来养殖高峰期。


二十四节气和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小暑:气温炎热但还未到最热。此时,每次投喂不宜投喂过饱,采用少量多次投喂方法可提高养殖效益,水产养殖“八分饱十分收成,十分饱八分收成”的说法由此而来。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高温季节病害多发,应适当预防“草鱼老三病”发生,及时使用维隆卡抑菌净水王消毒。

立秋: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水产上立秋前后遇雷雨天气鱼塘极易缺氧,如天气异常,可适当减少投喂量。并注意检查增氧机、发电机是否正常,以防缺氧浮头。


二十四节气和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处暑:代表夏天暑热正式终止。“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此时主要预防肝胆综合症的发生,可使用解毒护肝灵进行预防。

白露:天气渐转凉,此时,地气下沉,水中所有毒害物质沉到塘底,为改底最佳时机。可使用水土修复神或者水土修复平衡液改善底质。

秋分:秋分前后,水温稍减,多数鱼类迎来第二次最适温度。此时,可适当加大饲料投喂,提高鱼类肥满度。

寒露: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继续下降,水体开始变化,绿藻逐渐向硅藻转化,容易发生倒藻现象。

霜降:意味着冬天的开始。此时,建议进行最后一次杀虫消毒,先杀虫后消毒。


二十四节气和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

立冬: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此时水底温度高于水面温度,鱼在水底活动可减少鱼的能量消耗。

小雪: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可使用免疫应激灵增强鱼的抗应激能力,防止卖鱼时鱼体过度出血。

大雪:此阶段,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此时,可以不喂饲料或少量投喂,一般在晴天中午时可投喂一次。

冬至、小寒、大寒:冬至过后开始“进九”,小寒和大寒期间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这三个节气期间,计划卖鱼的鱼塘可使用免疫应激灵,增强鱼的抗应激能力,防止卖鱼时鱼体过度出血。

春季肥水正当时,详情点击“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