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和水產養殖有什麼關係?

二十四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也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水產養殖作為一個和氣候環境有著莫大關係的行業,和24節氣肯定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那麼24節氣和養殖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養殖戶在每個節氣都需要注意什麼?

千呼萬喚的答案終於出來咯:

24節氣從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幾千年來,一直是古代漢族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對於咱們水產人來說,24節氣和水產養殖的關係,我們的一線水產人在實戰經驗中給出了答案。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中國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水產養殖上,立春多以乾塘曬塘為主。清塘時,加150斤/畝生石灰,帶水清塘250—300斤/畝生石灰,徹底殺滅魚塘病原。


二十四節氣和水產養殖有什麼關係?

雨水:雨水一到,天氣回暖,雪漸少,降水量逐漸增多。水產養殖上,以四川地區為例,四川盆地陽光較少,在此季節,魚塘乾塘出現裂縫後可蓄水準備一年養殖。

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春雷驚百蟲”,溫暖的氣候條件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水產養殖上,此時魚苗已經下塘,屬於易長蟲時期,此季節注意殺蟲。

春分:平分春季,“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水產養殖上,因此時水溫不高,光照變化大,可進行第一次調水。

清明:“清明喂個飽,瘦苗能轉好”。此時水溫逐步回升,可加大飼料投餵量,增強魚的體質。

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水產養殖上,此時水中藻類大多以綠藻門為主,會迎來浮游動物快速繁殖時期,應及時使用菊酯類殺蟲。


二十四節氣和水產養殖有什麼關係?

立夏:是夏天的開始。這個時節天氣容易反覆,如果遇到連續陰雨或陰晴不定天氣,水中容易倒藻。此時,應使用維隆卡“解毒護肝靈”解毒,然後使用“水土修復平衡液”調水,防止倒藻後白鰱中毒死亡。

小滿:小滿多以雨水為主,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此時應及時殺蟲,預防寄生蟲再次生長。

芒種:芒種後,水溫進一步回升,細菌大量繁殖。此時應使用維隆卡抑菌淨水王進行消毒,殺滅水中有害細菌,幾天後使用維隆卡“碳源補充劑”調水,抑制即將到來的高溫季節藍藻爆發。

夏至:北半球的日照時間最長,此時,光照強度開始穩定,水產迎來養殖高峰期。


二十四節氣和水產養殖有什麼關係?

小暑:氣溫炎熱但還未到最熱。此時,每次投餵不宜投餵過飽,採用少量多次投餵方法可提高養殖效益,水產養殖“八分飽十分收成,十分飽八分收成”的說法由此而來。

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高溫季節病害多發,應適當預防“草魚老三病”發生,及時使用維隆卡抑菌淨水王消毒。

立秋: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水產上立秋前後遇雷雨天氣魚塘極易缺氧,如天氣異常,可適當減少投餵量。並注意檢查增氧機、發電機是否正常,以防缺氧浮頭。


二十四節氣和水產養殖有什麼關係?

處暑:代表夏天暑熱正式終止。“處暑魚速長,管理要加強,餌料要增加,疾病早預防”。此時主要預防肝膽綜合症的發生,可使用解毒護肝靈進行預防。

白露:天氣漸轉涼,此時,地氣下沉,水中所有毒害物質沉到塘底,為改底最佳時機。可使用水土修復神或者水土修復平衡液改善底質。

秋分:秋分前後,水溫稍減,多數魚類迎來第二次最適溫度。此時,可適當加大飼料投餵,提高魚類肥滿度。

寒露: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繼續下降,水體開始變化,綠藻逐漸向硅藻轉化,容易發生倒藻現象。

霜降: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此時,建議進行最後一次殺蟲消毒,先殺蟲後消毒。


二十四節氣和水產養殖有什麼關係?

立冬: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此時水底溫度高於水面溫度,魚在水底活動可減少魚的能量消耗。

小雪: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逐漸降到0℃以下。可使用免疫應激靈增強魚的抗應激能力,防止賣魚時魚體過度出血。

大雪:此階段,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此時,可以不喂飼料或少量投餵,一般在晴天中午時可投餵一次。

冬至、小寒、大寒:冬至過後開始“進九”,小寒和大寒期間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這三個節氣期間,計劃賣魚的魚塘可使用免疫應激靈,增強魚的抗應激能力,防止賣魚時魚體過度出血。

春季肥水正當時,詳情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