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不易繁殖的猫科动物:雄性常对异性失去兴趣,养它要修鱼池

在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等亚洲国家,生活着一种体型大约是家猫两倍的小型猫科动物:它们身体健壮,脖子较短,皮毛十分致密,体表布满了一排排黑色的斑点;它们大多生活在沼泽地,过着半水生的生活,常常在水中捕食鱼类和甲壳类;它们表面看上去温顺可爱,实际上性情凶猛,且十分不容易驯养,更是圈养环境下最难繁殖的猫科动物之一,因此很多动物园都没有它们的影子——

这种小型猫科动物就是渔猫,人们常称其为“钓鱼猫”。

动物园不易繁殖的猫科动物:雄性常对异性失去兴趣,养它要修鱼池

渔猫在水里捕鱼的画面尤其精彩,它们常采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捕鱼:

(1)守株待兔法。渔猫会在水中选择合适的位置,默默地等待着鱼儿游过来,然后用灵敏的胡须感应着鱼儿游动造成的水流波动,判断好鱼儿的位置后,就会突然展开攻击,把鱼儿捕获。

(2)主动出击法。渔猫有时也会潜入水中,靠着非凡的“潜泳”技术,在水中捕捉猎物(能做到这一点的猫科动物并不多,生活在美洲的美洲虎是其中之一)。

动物园不易繁殖的猫科动物:雄性常对异性失去兴趣,养它要修鱼池

(3)不劳而获法。猫科动物都是机会主义者,它们都喜欢不劳而获的感觉。在水中,经常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鱼儿因各种原因死去,然后漂浮在水面上。当渔猫见到后,就会不费吃灰之力将其占有。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渔猫叼着一只几乎和自己同样重的大鱼的画面——这样的大鱼大多是运气“爆表”的渔猫捡来的死鱼或垂死的鱼。

动物园不易繁殖的猫科动物:雄性常对异性失去兴趣,养它要修鱼池

然而现在,渔猫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在很多原本有不少渔猫出没的地方,已经不能看到渔猫捕鱼那精彩的画面了。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渔猫的过度猎杀造成的。在阿富汗,渔猫已经灭绝了(区域性灭绝);中国曾有渔猫分布,但已多年没有渔猫出没的报道,因此有人认为渔猫或许在中国也灭绝了。

为了保护这种美丽而又凶猛的小型猫科动物,对其进行人工圈养以及圈养条件下的繁殖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措施。这样可让人类对渔猫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一旦它们可以做到稳定繁殖了,也可将其放归野外,恢复野外种群。由于渔猫并不像家猫那样容易伺候,因此饲养有渔猫的动物园常常要修建鱼池来满足渔猫天性的发挥。下图为国外一个家庭饲养的渔猫在浴缸里捕鱼的画面。

动物园不易繁殖的猫科动物:雄性常对异性失去兴趣,养它要修鱼池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动物园都会对珍稀的渔猫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别说“稳定繁殖”了,圈养条件下的雌性渔猫数年间能繁殖一次就足以让人兴奋不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圈养环境下的雄性渔猫常常会对雌性渔猫失去兴趣,甚至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会对其展现出非常强烈的侵略性,将其杀死。

在这一点上,渔猫和云豹类似。因此,为了避免雄性渔猫杀死雌性渔猫,在它们交配之前,动物园往往会花费数周的时间让它们相互认识——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雌性渔猫的安全。下图为国外一家动物园一只雌性渔猫成功产下幼崽的画面,十分罕见。

动物园不易繁殖的猫科动物:雄性常对异性失去兴趣,养它要修鱼池

对于渔猫,你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呢?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关注大猫来了,每天为你分享有趣的猫科动物科普知识。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