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盛陽衰 京劇式微之根源

京劇自清朝中期形成以來,200餘年穩居“國劇”之位,“同光十三絕”後,譚鑫培、楊小樓、餘叔巖、金少山、蕭長華、周信芳,以及“四大名旦”、“四大鬚生”、“四小名旦”等,

大師級人物層出不窮,但這些大師無一例外都是男演員,京劇界的女演員始終處於從屬地位

陰盛陽衰 京劇式微之根源

(同光十三絕)

這一點和很多地方戲決然不同,如越劇、黃梅戲、評戲等則是女演員一統天下,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京劇裡真正的女演員唱戲,當自1914年雪豔琴開始學戲起,1930年春天津《北洋畫報》發起,舉辦"四大坤伶皇后"選舉。幾個月的緊張角逐,6月21日公佈評選結果:胡碧蘭、孟麗君、雪豔琴、章遏雲,被稱為"四大坤旦"。後因胡碧蘭離開舞臺,逐又遞補新豔秋為四大坤旦之列。

能把這“四大坤伶”說全了的有幾位?事實上廣大戲迷朋友最為熟知的似乎只有程派的新豔秋。

坤角之所以歷來不被重視,一方面有傳統的“男女”地位的因素,其實最主要的一點:因為坤角的藝術難與男性名角比擬,大都演些減頭去尾的唱工戲。

京劇界“唱、念、做、打”俱佳的女演員至今一個沒有。被公認的“流派”也沒有一個是女演員創立的。

不知何時,婦女翻身了,而且頂了多半拉天了。青衣、花旦、老旦男演員已屬鳳毛麟角,畢竟這些角色本身就是女性,似乎還能解釋的過去。但女老生、女花臉的雨後春筍式的爆發,進而大行其道,這一點就非常耐人尋味了。作為“國粹”、“國劇”的京班大戲,難道要一路狂奔自我矮化,直奔地方小戲而去嗎?

可以說,從男演員為主到女演員當家的過程,就是京劇不斷滑坡的進程,也就是京劇日益萎縮的行程。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哪裡?責任在誰?

不要再說些諸如“京劇節奏慢”、“文藝多元化”、之類的託詞,京劇的陰盛陽衰進而水平不斷降低,完全是戲曲教育工作者的偏差。

幼、少兒階段,女孩子發育成熟的更早,表演意識、自我展示慾望、抽象思維領會能力明顯強於同齡男生,

小學、初中階段,學校裡各方面拔尖的大多是女生,各個級別的少兒文藝演出幾乎女生佔比在70%以上。需要從小培養的京劇苗子,也同樣出現了嚴重的“重女輕男”式的挑選。沒有識珠慧眼的教師起不到伯樂的作用,把一些“小時了了”的所謂“童星”收歸門下,最終難逃“大未必佳”的“傷仲永”定論。

陰盛陽衰 京劇式微之根源

(都是女孩)

當年4歲登上春晚舞臺唱京劇的“天才童星”劉小源現在水平如何?六歲登臺的“四小神童”之一穆雨,又是唱戲,又是搞音配像的,拜了馬派名家張學津先生後理當藝業精進才不負眾望所歸,作為馬連良先生再傳弟子,已然30歲的她能扛得動這杆“馬派”大旗嗎?再看看成名已久的“小冬皇”王佩瑜,隨著年齡的增長、舞臺經驗的積累,40多歲的她處於演員最佳黃金年齡階段,事實上近年來不僅裹足不前,甚至出現很明顯的退步,雌音重的缺陷反而日趨顯著,甚至到了不敢發力的地步,即便如此,也是怎麼聽也像是個“老旦”。

說到老旦,再看看那些老旦名家們,早已不知龔雲甫、李多奎為何許人也,在李金泉的唱法下,又不斷加以“委婉、細膩”,不論是年高過百的佘太君,還是“飢餓實難當”的老康氏,扮相上越來越漂亮,腰板越來越直,爭當“最美老旦”,完全可以說她們在老旦基礎上創造了一個新的行當------“大嫂子旦”。

難怪被人稱為“大嗓青衣”,名副其實。

陰盛陽衰 京劇式微之根源

(這老旦,絕對沒到更年期)

老旦成了“大嗓青衣”,那青衣又如何?聽聽被女演員糟蹋的體無完膚的程派就知道了。

陰盛陽衰 京劇式微之根源

早已成為笑柄的足管部門曾下發文件,青少年選拔身高低於1.85米的一律不能入選,看看現在足球場上那幫停球十米開外的傻大個,能指望他們提出什麼名堂?

以現在京劇選拔、培養人才的模式,麒麟童、程硯秋等報名戲校肯定不收:不夠料。

師傅不明弟子拙。

沒有高水平的老師,高哪來水平的學員,沒有高水平的學員,哪來高水平的名家,沒有高水平的名家,自然也就很難吸引觀眾,沒有觀眾的支持,京劇衰亡也就不可避免。

本人並無“輕女”之意,不過對於藝術來講,不單是京劇,書法、繪畫,甚至裁縫、廚師,確實男性更勝一籌。

明揚51,個人淺見,歡迎指正,期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