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鄉羅晏溝村業餘劇團印象

輝耀鎮羅晏溝村是我的故鄉。現在雖然離開故鄉進城居住已經10多年了,但每每夢魂縈繞的還是故鄉的風土人情,特別是對故鄉業餘劇團的印象至今仍記憶猶新。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羅晏溝現在的村子是改革開放後,隨著人們生活的逐漸富裕,在原北平地新建的村子。以前的老村是在緊挨著現在村址的溝裡,七高八低地聚集著百十來戶人家,一家挨一家地擁擠著,幾乎沒有空閒的地方;有幾座有錢人家的四合院、連環院,漂亮的磚門樓上雕刻著的人物圖像栩栩如生;街道是用石塊鋪就的,天長日久被人們的腳底板磨得十分光滑。村子最東頭有座老戲臺,座南朝北,對面是龍王廟,東面有個鐘樓。建於什麼年代不清楚,自我記事起就顯得有些破舊。戲臺的場子不大,頂多能容納四五百人,小時候母親抱著我就是在這裡看戲。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那時候沒有電,村裡唱戲是借我家的一個特大號的保險燈掛在臺口,燈下是一個大黑坨。本就燈光昏暗,再加上小時候的我不懂戲文,看一會兒就打瞌睡,尤其是青衣、老旦,一坐下來唱半天最不愛看,最愛看的只有花臉,所以每當我打瞌睡的時候,母親只要喊“快看,大花臉出來了!”我便能清醒過來。

我村的劇團最早成立於什麼時候,問過一些老年人盡都說不清楚。現在想起來,小時候曾在劇團裡見過一面破舊的大座鼓,鼓幫上有“落雁溝劇團,大清光緒”等字跡依稀可辨。據此猜想,應該是清光緒年間已經就有劇團了。那時候的村名落雁溝,也是有來歷的——相傳,我村最早叫右衛,與現在的左衛村相對應,後因挖出了“唐僧喂雁”寶石而更名為落雁溝,之後多年演變按諧音寫成了現在的名字羅晏溝(對此本人有篇《“唐僧喂雁”的傳說》文章,專門寫了村名的來歷)。村裡人常說,咱們羅晏溝和南面的樺溝、北面的穆家溝,這三個溝別看村子都不大,可劇團的名氣都不小。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我記得小時候村裡劇團常演的戲有晉劇傳統劇目《鍘美案》《六郎斬子》《楊八姐遊春》等,還有現代劇目《白毛女》《奪印》《為誰勞動》等。秦香蓮是個叫楊德元的男人扮演的,佘太君是個叫楊進滿的男人扮演的,他們兩個無論嗓門還是動作都像女人的樣子,演得惟妙惟肖,很受人們歡迎,這兩個人現都還健在;演宋王的楊興祥,演八王的楊和,演包公的楚堂,演陳世美的楊興銀,演八姐九妹的楚玉蓮、段玉花等,現都已故去,當年都是很出色的演員;在歌劇《白毛女》中演喜兒的常志榮是我的妻嬸,現已年近八旬,耳聾聽不清話了,當年身段苗條,嗓音甜美,是個很好的演員。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我村的劇團最出名時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參加保岱麥田公社的文藝匯演曾獲得過一等獎。我的已故當家嬸子段玉花,人稱“蘋果紅”,嗓音洪厚響亮,當年有人把她和縣劇團唱紅的某演員(現在記不清名字了)相比較,說“縣劇團的某某某,不如羅晏溝的蘋果紅。”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說起那時村裡的劇團演戲也挺有意思的,記得印象深刻的有這麼幾個場面:一次演《六郎斬子》,有句道白說:“我的兒子我要斬,有你楊和(楊和飾演八王)球相干!”令人們捧腹大笑;有一次演《鍘美案》,包公上場用手一捋,發現忘戴髯口(當地話叫胡彩)了,便急中生智道:“陳州放糧剛回來,上朝忘把胡彩戴,王朝馬漢等一等,我戴上胡彩再出來!”逗得全場笑聲不斷;演《白毛女》時,當楊白勞喝鹽滷死去,喜兒哭爹時,扮演楊白勞演員的兒子,當時有四五歲,跑上臺去哭著不起來,直到演員悄悄地告訴他爹沒有死,是假的,才算了事……類似的趣事不勝枚舉。

“文革”期間,戲臺、龍王廟、鐘樓都被拆除了,劇場成了一片廢墟,同時被拆除的還有村裡的玉皇廟、觀音廟、五道廟等,就連前文說的那些有錢人家的磚門樓上雕刻著的人物圖像,甚至瓦房的帽頭,都被損壞了。用拆廟的木料和磚塊新蓋了禮堂,後來業餘劇團排練的樣板戲《沙家浜》《紅燈記》都是在禮堂裡的一個小臺子上表演的。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隨著“文革”樣板戲的結束,村裡的業餘劇團也垮臺了,一些傳統劇目帝王將相的戲裝,早在“文革”初期“破四舊”時就被銷燬了,剩下一些衫子戲裝,我在村裡時,每年只在元宵節組織“查燈”時穿穿,現已破舊不堪了。

隨著年歲的增長,加之現在常編寫戲劇,越來越懷念故鄉當年業餘劇團的演戲情景。現憑記憶的印象寫寫,讓後人知道這個500多口人的小村子,當年的也曾輝煌過。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楊存山,男,涿鹿秧歌角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涿鹿縣戲曲界聯合會副會長、涿鹿縣新峰劇團有限公司副團長,張家口市著名戲劇作家、涿鹿縣飛梭學校副校長,原石門學區總校長。

作者近照

山西梆子在涿鹿之六:故乡罗晏沟村业余剧团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