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拯救了“出轨男”

最近,出轨的新闻层出不穷,先是张丹峰出轨经纪人,背叛了洪欣,接着许志安出轨黄心颖,背叛了和自己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郑秀文,网上关于“渣男”的吐槽也是沸沸扬扬。

虽然大家都替洪欣和郑秀文不值,但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这种事情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也算见怪不怪了。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拯救了“出轨男”


反观古代人,虽然颂扬坚贞不二、至死不渝的爱情,但同样不乏“渣男”,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大才子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是汉代临邛(今之邛崃)大富豪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贯通棋、画,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有一次,司马相如从成都前来拜访时任临邛县令的好友王吉。王县令在宴请相如时,也请了卓王孙座陪。后来卓王孙为附庸风雅,巴结县令,请司马相如来家做客。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拯救了“出轨男”

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才,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文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天,文君对相如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由文君站在垆前卖酒,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

卓文君也不愧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大大方方地回临邛老家开酒肆,自己当垆卖酒,终于使得要面子的父亲承认了他们的爱情,并送给他们100家仆,100万钱财等,两人终于过上富足生活。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拯救了“出轨男”

故事到这里,还是很美好的,虽然二人经历了一段贫苦的时期,但毕竟深爱着彼此,也算是苦中作乐,痛并快乐着的。

可后来,随着司马相如仕途越来越顺,脚步也就越行越远,最后来到了京城长安。久居长安的司马相如渐渐习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但是想到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妻子,他难以启齿。

于是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写了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只有短短13个字。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觉得莫名其妙,可才思敏捷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个“亿”字,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吗?原来司马相如有离异之心了。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拯救了“出轨男”

想到为他而冲破阻力,毅然私奔而结成伉俪,换来的是即将被抛弃的结局,卓文君伤心不已,写下了下面这首《白头吟》

,表达了自己失去爱情的悲愤和对于真正纯真爱情的渴望,以及肯定真挚专一的爱情态度: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后来,司马相如被卓文君的真情打动,想到了他们曾经的美好,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终于“迷途知返”,将卓文君接到长安。

因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句话太过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家都把这句话以及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当做忠贞爱情的代名词,而忽略了诗词背后一个妻子的复杂情感。

虽然很多人质疑《白头吟》是否出自卓文君之笔,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此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虽然诗人贬责喜新厌旧、半途相弃的行为,但她仍然相信爱情,渴望爱情,更崇尚专一的爱情态度。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拯救了“出轨男”

放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一样,有过洪欣、郑秀文类似遭遇的人很多,但又有多少人在此之后,还愿意相信爱情,值得我们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