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这座城市,是一部经典隽永的诗书。蔡伦造纸,便利了世界文明的传承,更让近水楼台的衡阳大地得到文化的润泽、浸染。中国最早的书院--邺侯书院,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以及文定书院,船山书院,翰墨的清香混合着朗朗的书声,像春天的和风,熏染四方。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衡”字,在古意中有北斗星的语义。这个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悠久 、山水优美,濒临湘江,现已成为全国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是中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城市,成为湖南省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城市。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这里是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源头――“蓝墨水的上游”,2000多年可考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祝融狩猎,舜帝南巡,大禹治水,这里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最初火种;炎帝农耕,蔡伦造纸,演绎着人类文明一页又一页绚丽华章;南岳衡山,胡安国、胡宏父子创始湖湘学派;石鼓书院,韩愈赋诗,朱熹论道,千年学府,桃李芬芳,成为湖湘文化地标......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衡阳总在历史的惊艳和动人风光中寻求城市精神的平衡。“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回雁峰赭色的山石上还镌刻着王勃的名句。回雁峰号称南岳第一峰,其实高不足百米,只能算个小丘,但因为有过冬的大雁到此不再南飞的传说,古今常常被人提起。一九四四年的夏天本不是回雁的季节,可有一群不屈的大雁在衡阳泣血长鸣,孤军孤城落日长烟,整整四十七天,以一万七千之师抗十万强敌,创单次战役日军伤亡三倍于中国军队的记录,并间接导致东条英机内阁的倒台。这群大雁就是方先觉和他的第十军。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衡阳的风景是为悠然者准备的一份绝美的艺术珍品。衡阳被衡山湿润的空气滋养着,多雨的天气给悠然者提供着幽静的天空,迈着悠闲的脚步走进公园,嗅着清新的空气,一身运动装走上五岳之一的衡山。公园的秋菊羞怯的藏于葱绿的叶丛后,没有北方秋菊的张扬,透着一份娇媚,就像秀气的湘妹子;衡山葱郁的原始森林中,遍布着片片浓浓的红色笔画,萦绕着云海,形成一幅美妙绝伦的中国山水画,让人恋恋不舍,难以抑制想融入其中的冲动。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若想畅游衡阳的文化氛围中,可以去蔡伦竹海走走。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位于耒水风光带上游,北起下辖的耒阳市黄市镇的黄泥岗,南至黄市镇的大河滩,东始大义乡,西接公平镇,涉及黄市镇、大义乡及南阳镇共计18个自然村。 竹海覆盖两百多个大小山头,依山势高低起伏,郁郁葱葱,面积达16万亩,为我国最大的连片竹海,素有“亚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之称。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4月17日 ,湖南省衡阳市纳入长株潭“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工信部正式批复。继获湘南地区中心城市定位后,2017年,衡阳再获“金字招牌”。百万工业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机器轰鸣声中,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衡阳制造”实现“二次崛起”的路线逐渐清晰。 中国不会忘记,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套重力选矿机、第一台环境噪声检测器、第一台牙轮钻机、第一台连铸钢机、第一台井下铲运机......这些都是衡阳制造。

衡阳人看看:湖湘文化在这发源,“衡阳制造”留下了辉煌的工业史

到衡阳去,方才能体悟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和发展活力。《衡阳是个好地方》,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当代衡阳人的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