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的一幅對聯,只有14個字,卻說出了做人與讀書必知的道理!

對於譚嗣同這個人,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呢,他是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絕命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大家耳熟能詳。

譚嗣同的一幅對聯,只有14個字,卻說出了做人與讀書必知的道理!

為人豎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康有為曾經這樣讚揚譚嗣同:“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即說譚的才華非凡,膽識超人,志向高遠。這也可以從他的一幅對聯可以看出:

為人豎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這幅對聯的風格慷慨、激昂,說出了做人與讀書必知的道理。

譚嗣同的一幅對聯,只有14個字,卻說出了做人與讀書必知的道理!

為人豎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上聯“為人豎起脊梁鐵”,是說作為一個人,若想挺胸昂首而行於世上,應該像鐵一樣堅硬剛直。而他後來的行為,而印證自己在這幅對聯中表達的心志和做人的要求。

下聯“把卷撐開眼海銀”,是講讀書之法。讀書必須講究方法,否則變成死讀書,讀死書,或僅僅為讀書而讀書。下聯的意思是讀書之時,眼光要像銀子一樣明亮,應具備敏銳的目光,從字裡行間,發現常人所未能發現的妙處,並有自己獨立的見地。

譚嗣同的一幅對聯,只有14個字,卻說出了做人與讀書必知的道理!

為人豎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一幅僅僅14個字的對聯,將為人處世必須堅持的原則,和讀書應該具有的眼光,講得十分形象透徹,讀來發人深醒,催人奮進啊!

想起譚嗣同就義前的一個故事:

他被捕入獄後,其妻子看望他時,為讓他回心轉意,說:

我們還沒有孩子啊!譚家還沒有後,我想給你留個後代,讓你的後人可以繼承你的衣缽。

但譚嗣同卻這樣回答妻子:自己確實沒有後代,是對不起自己的祖宗。但要是有了後代,那就是連後代都對不起了啊!他對妻子說:這樣的中國,多一個孩子不是多一個奴隸嗎——

他不想孩子成為舊中國的奴隸!

他沒有留下後代,但他的身影卻永遠留在青史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