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与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是什么关系?

和语涛声


严格地说,今天的河南大学和民国时的第五中山大学,最紧密的关系是前后房客的关系,一套房子老王住过,然后你接着住,你说你俩是啥关系。

第五中山,演变成了后来的国立河大。但是,院系调整时,老河大的医学院、农学院独立了,工学院调整到了别处,理学院去了新乡,校本部只剩下文学院,改制为开封师院。混得最打锅时,只有历史中文外语三个专业,这就是老河大留下的主要学科。不过呢,开封师院一直在明伦校区办学。

今天的河南大学的巨大规模,一部分主要来自五六十年代的合并,比如河大今天最牛的地理学科,合并自郑大。艺术,来自河南艺术学院。体育,来自河南体育学院。数理化,来自当时的开封师专(非后来并入河大的开封师专)。一部分来自河南师大时期及其以后的艰苦创业。

总体而言,今天河大学科的渊源与国立河大关系不深,只有小部分学科有关联。

其实,民国时期的河大实力也不是很强。现在河大校史说自己民国时期排名全国第六,又有观点说第五中山大学排名全国第五,其实这都是无稽之谈。

民国前五前六或前几都好,我想假如当时有评估或者有榜单的话,肯定是以综合办学实力论,而不是以校舍面积在校生人数办学经费而论。现在我们找不到原始文献,也不能从其他学校找到旁证。但也不必脸红脖子粗地干争论,咱可用排除法来看看当时的河南大学能排啥名次。

四十年代,中国比较落后,又战火纷飞国难当头,所以全国大学很不多。北大清华及南开三合一的西南联大,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肯定要排河大前例吧?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也要超河大吧?山西大学,江西的中正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估计也不差于河大。就这还不算燕京金陵岭南华西辅仁之江东吴等一系列教会大学私立大学,这样推测的话,河南大学当时位居全国中流是可能的,排前几名就是以讹传讹或者某些人有意的误导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1942年,河南大学晋升国立。实力不强,能国立吗?这里,有大家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性质的误解。 民国时期,大学的性质、目的、出资方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有教会学校,比如著名的燕京大学,协和医科,华西医科,湘雅等。有私立大学,比如复旦南开。有国立,比如清华北大。有省立,比如一九四二年之前的河大。民国是私有制社会,国立省立最大的区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国立有中央政府给钱,省立省里出钱。现在一些人把当时的国立理解为了现在的教育部直属院校,理解为国家重点院校,其实这是误解。 北伐成功后,蒋记政权在河南的统治力始终有限,河南长期控制在老蒋的政治对手手中。早期的冯玉祥胡林翼岳维峻,后来的刘家兄弟,再后来占半拉河南的小日本,都不是老蒋信得过的人,所以老蒋即便愚蠢如傻子善良如天使,也不会拿真金白银在河南发展大学。要说国立,河大早在1928年就国立了,要跟在广州武汉杭州南京的四所中山大学称兄道弟,穗宁汉杭是老蒋的基本盘,是要优先发展的。河南是老蒋的对手藏污纳垢之所在,是要坚决打击的,咋会让你挂上中山先生的牌子,打着纪念中山的幌子花费库银?所以,河大国立后根本弄不来经费。而在省内,由于冯玉祥大权在握,以契税收入为河南大学永久的经费来源,搞成省立才能花河南的钱,所以旋即河大回归了省立的行列。这和办学水平大学影响关系不大,主要是以谁为出资主体的问题。 还是因为经费省拨问题,河大在抗战期间颠沛流离,饱劲折腾,多名师生付出了死亡和流血的代价。到了这时,老蒋为国家计为自己计为青年计,将河大列入国立,有中央安排办学经费。可见,河大的国立,主要是为解决经费,跟学术实力关系不大。


小道干货


河南大学作为一个以省份命名的大学,真的是一个比较厉害的大学,原因就是曾经它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但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呢,现在来扒扒它的历史。

1927年6月,在河南省政府主席冯玉祥的支持下,拟中州大学、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三校合并筹备“国立开封中山大学”。中州大学是什么,是曾经的河南欧美留学预备学校,当年和清华、交大齐名。同年7月改称“河南省立中山大学”,即“河南中山大学”,11月28日正式开课。1930年正式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看到这里就应该知道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到底是谁了,没错,如今的河南大学就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但是在1952年国家效仿苏联,进行大学院系调整,将河南大学的财经系前到武汉,就是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水利系并到武汉大学、医学系成立河南医科大学,只不过后来并入郑州大学、行政学院现在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土木系和数理系并入湖南大学,反正河大被拆分的遍体鳞伤。

还有就是当时一共有五所中山大学,分别是国立第一中山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现为武汉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现为河南大学。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些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打大家。


萧才大用


百年名校是如何“被调整”为非“国家211工程大学”的



全国有9所大学以省份命名但不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分别为:河南大学、山西大学 、江苏大学、.河北大学 、黑龙江大学、湖北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其中河南大学、山西大学及江苏大学至今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都不是“国家211工程大学”,特别是河南大学一直到2008年10月才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百年名校为何入不了“国家211工程大学”行列?



百年名校——河南大学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校园为原清朝开封国家贡院旧址。



也就因为座落在开封而不是在郑州,才造成了河南大学一步步的“被调整”。



来看看河南大学的历史:河南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由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先贤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上海南洋工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我们来看看河南大学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调整”的:新中国成立后,经院系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52年,河南大学的土木系、数理系的数学专业并入湖南大学,而后数学系又被调整到湖南师范学院。随后,河南大学数学专业全部调整到河南师范学院(新乡)河南大学原有的文、理、法、农、医、工六个学院只剩下文学院,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培养文科教师的师范学院, 四十年的学科和学术底蕴,“被调整”得毫无底气,1984年恢复了河南大学校名。



河南大学是不幸的,但郑州大学很幸运的。1954 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几乎所有带“省”字头的机关、单位都迁往郑州, 只有河南大学(当时叫“河南师范学院”)和河南省第一监狱这两个带“省”字头的单位留在了开封,直至今日,河南大学似乎被边缘化了。



省会迁往郑州后,河南省政治中心自然往郑州转移,一个省的政治中心岂能不是教育中心,于是1956年,在郑州新成立了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本来计划将山东大学迁到郑州组建新的河南大学,由于种种原因,山东大学未能落户郑州,而是搬到了济南。考虑到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1954年教育部决定由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负责并提供师资,于河南省会郑州市设立一所新的大学,并由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此即郑州大学的开端。

郑州大学为教育部直属大学,师资力量得到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的支持,后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支援下,郑州大学增设了土建、机械、水利和电机4个系。1996年,郑州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重点建设,历经多次院系调整,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郑州大学。2004年郑州大学正式成为国家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重点大学,也由此成为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

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郑州大学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但说不上是教育大省,甚至可以说教育落后省份。河南万人之中大学生的比率仍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河南高考上大学录取分数线居全国前列, 个中原因值得总结。


臻玉宝玉石鉴定师


首先回答问题,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就是河南大学的前身,是一个学校不同时期的名称。



1927年,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在开封成立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30年改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解放后,河南大学几经拆分改组,期间更换过很多校名,终于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但风光早已不在。今年河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支持建设高校,为河大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再谈一下民国时期其他几个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1926年建立,1952年更名为中山大学至今。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6年建立,解放后更名为武汉大学至今。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7年建立,后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建国后拆分,于1998年重组,为现今的浙江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7年建立,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曾是亚洲最高学府,1950年定名为南京大学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国立第二中央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加上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北京大学,当时并称民国五大名校。


立枇杷于庭前


所谓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其实是一个笑话,或者说是一场闹剧。因为国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中山大学的成立是国民政府认可和批准的,而所谓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是自行成立的,并未得到国民政府的认可和批准。这段历史并不怎么光彩,国立第五中山大学非法存在仅一个月就被终止了。1927年6月,冯玉祥等自行将中州大学等三校合并改建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即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并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认可和批准,仅一个月后,1927年7月就被更名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所以,二者的关系是:先有所谓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后有河南大学的。不管怎么说,河南大学曾经名列民国三十多所国立大学之中,也算得上是一所百年名校。


和语涛声


1、第五中山大学就是个笑话,冯玉祥私自成立,完全不搭理民国教育部,结果是成立一个月就不得不改成其他名字。这个事情就和1959-1962年许多大专中专私自升为本科一样,然后还得自己改回来一样。实属搞笑。

2、河南大学的没落始自解放战争。

首先是逼走革命师生,致使其成立中原大学(后随中南局迁武汉,分拆并入现中南财经政法和华中师范)。

其次是追随国民党向台湾跑,全体迁校跑到苏州,但由于档次太low,国民党压根没注意到,结果就是: 到了苏州解放时还滞留在苏州,穷困潦倒。倒是吴芝圃,这个经常被河大人大骂的人,出于都是河南人的考虑,积极接触并接回了已经开始变卖实验设备的河大师生,否则河大在苏州就烟消云散了。真是升米恩斗米仇!

3、52年高校拆分合并,所有高校都难以幸免。最惨的是中央大学,十去其九。河大当时拆完后剩下师范的架子,还算不错,然后平原省拆分并入河南省,平原大学改建成平原师范学院,然后又和开封师范学院合并重组,文科全部迁开封,理科全部迁新乡,形成今日格局。许多信誓旦旦说化工并入郑州大学的人,大约选择性遗忘了:此时开始化工已经不属于开封师院了。

4、然后56年郑州大学成立,成立的原因是河南没有综合性大学,开始直属教育部。但建成几年后,河南省委以河南省没有龙头高校为由,要求下放,教育部同意,从此郑州大学开始省属。由于最初直属教育部,同时由于国际形势,沿海高校内迁,所以才有山东大学从青岛内迁,援建郑州大学的事情,山东大学已经派过来一批人和书籍等来郑州援建(至今郑州大学图书馆仍有许多图书有山东大学的图书章)。

但第二年国际政治形势缓和,山东省委认为:山大迁走了,我山东也没了综合大学怎么办?所以直接要求山大迁济南。教育部没办法,只能全国援建郑州大学。所谓全国援建多数是各大高校合并后富裕的师资。56年终于建成数理化三系,开学迎新,此后,校长嵇文甫担纲建立了历史系。然后,全国各高校师资陆续到来,建立了其他院系。

在此期间,化工科从新乡迁郑成立的河南化工学院并入,但其单独存在不足一年。从开封迁郑州的郑州师范学院(在开封时叫河南师范专科学校,其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成立的河南大学堂和河南绩优学堂,留在开封部分后来并入开封师范学院)并入。

此后,由于地理科被认为是师范类,于是把地理科转划给开封师范学院。后来一直默默发展,在国内排名前列,为河大师生津津乐道。

六十年代,河南省又集中全省的艺术类专业成立河南艺术学院,短暂存在后,又全部划入开封师范学院。从此河大艺术类执河南牛耳,直至新世纪郑大成立相关院系,才有了竞争对手。

5、211事件。国家开展211工程,大约是1994年,每省有一所的名额。

河南省当时的情况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有三所: 郑大、农大、河医。其中竞争在郑大和农大之间展开,压根没河大什么事,没有博士点,档次不够。河南是农业大省,上农大也是说得过去的。最后决定上郑大主要基于几点: 郑大实力稍强(三个博士点),专业覆盖面比农大广,有部分工科专业是河南急需的。

当时,河南省内的工科高校全部是部属学校,河南省属本科高校只有八所: 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现河南科技学院〉。这其中只有郑州大学有部分工科。

回来再说211。211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不给无博士点学校。可以参考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等弱校,均是获得博士点后才给的211。所以,就算郑大不上211,也是农大或者河医上,不可能落到河大头上。

6、新的发展时期。近二十年河大一直是比同郑大的待遇,这其实已经是对郑大的限制。要知道郑大虽然是211,却没办法从国家拿到一分钱,投入还得靠省里。而郑大三校合并,体量是原来的三倍。但投入资金和河大基本一致。而河大虽也合并了,但合并的是俩专科,体量基本没变。

就这种情况下,河大还天天叫嚣郑大得了好处倾斜,让人十分不齿。

7、未来。郑大已经逐渐进入角色,已经有了河南老大的担当和坚韧,目光已经放眼全国乃至世界,虽然步履艰难,但道路已经越走越宽。跟风自然很容易,首开风气最艰难——郑大其实已经走在了引领的路上。

而河大部分人仍然停留在“干翻郑大我上位”的老思路上,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天天到处怨妇式宣传如何如何受到不公待遇云云,不仅会让人厌烦,而且会打消自己人的积极性,实属不智。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在新的竞争路上不是奋力争先,而是妄图投机取巧,通过其他手段摸黑打压其他高校,这样的河大不要也罢!


汪汪O喵喵



绝对是针对河南的,为什么分出去省的学校都成211了,河大反而不受重视


普罗旺斯在梦中1



各省市儿童的智商。某些区域教育落后,真没啥好抱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