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军南线进攻为什么不直插斯大林格勒而是选择转向了罗斯托夫?

小龙虾148499353


原因很简单,德军未能如计划里那样在顿涅茨河和顿河之间的地带捕捉到苏军的主力,苏军分别向斯大林格勒(东面)和罗斯托夫方向(东南面)进行有计划的战略撤退,希特勒认为应当立刻派出强大的快速部队以围歼在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附近的苏军,阻止苏军逃入高加索,而对于斯大林格勒,希特勒认为那里的防御已经崩溃,苏军已经陷入极度的混乱中,德军只需要紧跟后面直接的占领即可。



原计划的并不是这样,考虑到一旦德军主力深入高加索作战所形成的漫长的左翼防线的危险,一开始就将作战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在斯大林格勒以西围歼苏军主力,至少也要将战线迅速推进到斯大林格勒,从而利用两条大河建立起坚强的侧翼掩护,然后再挥师南下,全力冲向高加索的油田。这个“两步走”的计划有效的节省了德军的兵力,使得无论在斯大林格勒方向还是高加索方向都能集中德军一整个集团军群的兵力,这是符合军事上的基本原则:即始终构成优势。


但是战局的发展并未如德军所计划的那样,苏军不再像1941年那样进行死硬的防守,他们吸取了基辅和维亚济马战役中的教训,在德军突破苏军的防线后,苏军只选择在关键性的要点进行坚决的抵抗以迟缓德军的进攻,主力部队则向后撤去。摆在德军最高统帅部面前的问题是是否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介于苏军的撤退行动,如果继续原计划的进攻存在着会在斯大林格勒以西的合围扑空的危险,而且这也意味着罗斯托夫附近的苏军会安全的退入高加索,德军失去一个围歼的绝佳机会。


最终希特勒下令将进攻方向转向了南方,两个装甲集团军和一个步兵集团军投入罗斯托夫方向,企图在那里合围住苏军,阻止其退入高加索,而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一个得到了装甲兵力加强的步兵集团军继续推进,从兵力的分配而言,显然德军的主要攻势转入了南方。这个改变是德军在1942年最终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它最大的风险就是一旦在罗斯托夫的苏军同样也选择战略撤退,那么德军该怎么办?最终的结果是德军在两个方向上都没能歼灭苏军主力,而其兵力却被大大分散,在每个方向上都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饱受兵力不足之苦。


战略论


蓝色方案德军计划分四步走,前一步替后一步打下基础,最根本点是在顿河前消灭红军主力,最终攻占高加索油田。

蓝色1号42年6月28日启动,北路第二集团军中路第四装甲集团军皆进展顺利,7月4日德第四装甲集团军攻至顿河,进抵沃罗涅日。

7月6日苏军在沃罗涅日以北方向持续攻击德军,顿河以西的苏军实施撤退,让德军围歼苏军的计划落空。

7月8日博克判断“德军预计的包围行动可能一无所获,‘蓝色方案2’已经完了。”

7月9日南方集团军群分为A、 B集团军群,第一装甲集团军归属A集团军群,第四装甲集团军归属B集团军群。

7月11日夜德陆军总司令部命令第一装、第四装、第六集团军以米列罗沃为中心实施包围,即蓝色2号。

7月13日晨B 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反对,他认为苏军已撤退,应派主力经莫罗佐夫斯克朝斯大林格勒前进,但希特勒解除了他的职务,调第四装甲集团军于A集团军群。同时发布命令“要尽快从北方发动攻击”“夺取顿河在康斯坦丁诺夫卡和兹姆勒亚斯卡亚(罗斯托夫东)等地桥梁,从而避免苏军从顿河下游退入南部地区。”

7月16日德军收拢米列罗沃包围圈,但苏军主力已向东、东南撤退。17日第六集团军在奇尔河与苏军接战,标志着斯大林格勒战火200天的开始。

7月23日第13、22装甲甲师进抵罗斯托夫,28日占领该城。大部撤退和增援苏军滞留顿河大弯曲部,对缺少油料补充的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的抵抗也趋于激烈。

德军对苏军撤退方向的判定严重失误,希特勒决定突向罗斯托夫是追求战前的预设目标的正常之举。

缺陷在于苏军主动撤退超出原先预想,让德军高层和希特勒不知所措,战略目标的分歧导致失败难免。





历史扒粪机


克莱斯特回忆,如果他的装甲部队和第六集团军在击溃苏联红军的南线主力以后直扑过去,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元首认为“俄国人彻底完蛋了,不可能再有后备力量补充了”,所以严令他改变进攻方向,去协助夺取巴库的油田(德国要想把战争进行下去也确实不能没有石油)。结果,保卢斯由于失去装甲部队的强有力援助,推进速度立刻慢了下来。等他们拼尽全力攻到斯大林格勒已经精疲力尽,人员和装备都遭到极大的损失,面对顽强抵抗的俄国人,第六集团军最终不仅没能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深陷其中。此时克莱斯特正和布琼尼打的难解难分,却不得不分兵支援保卢斯。结果在斯大林格勒和巴库两个方向上,德国人都没能取胜……哈尔德将军不无遗憾的表示“原来打到斯大林格勒,已经完成了切断俄国石油运输大动脉的战略任务,当时已然成为一片废墟的城市毫无实际意义,完全可以绕过它。可是元首固执的把夺取并占领这座城市看作他个人和斯大林之间意志力的较量……苏德双方的士兵为了各自领袖的尊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场冷酷无情的硬拼消耗的战斗中,德国最终失利,而且与苏联红军那些临时拼凑的部队不同,德军损失的都是富有战斗经验的精锐之师。”


羊遛狼949


因为1太顺利了,希特勒有点脑子发热觉得可以同时拿下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2德国人缺油,真的是缺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但有一点很奇怪,这么缺油的情况下德国人居然还不进行总动员,国内居然还不限制民用油料


今天无话可说


希特勒认为夺取高加索油田,同样重要!更何况,德国人石油资源并不多!战争打到最后,拼的已经不是战略,不是战术,也不是武器!拼的是资源,拼的是人的意志力了!


阿男40607


罗斯托夫在俄文里全称叫顿河畔罗斯托夫,位于顿河大拐弯处,是扼守高加素的大门,战略位置及其重要,德军1942年在苏联南部地区的攻势,其主要目地就是控制和占领高加索油田,所以攻下罗斯托夫就是德军攻势中的重要一环。


敬佩42707804


第四坦克集团军已经到达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了,然后突然调走去南方作战,改由第六军团进攻斯大林格勒,在这个过程浪费很多时间。选择两个方向进攻以当时德国的实力来说其实是很难的


新41707173


我记得看过这个材料。希特勒一心想抢下高加索油田……结果装甲部队调来调去耽误了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