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國豬價一片跌綠,但是專家說長期依舊看漲,有什麼依據?

三番種植


在進入四月份以後,清明節一過,我國全國的豬價就在不斷下降,已經連續下跌十來天,4月18日全國總體豬價來看,真的是一片綠,我國的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西北等地區幾乎全部跌率,只有廣東和貴州兩個省份率為上漲。今日全國生豬外三元的均價在14.63元每公斤,比昨天的下降0.15元每公斤,總體比上週已經下跌5毛多,而且下降的趨勢依然無法阻擋,算期內可能很那漲回去,今日豬價已經跌至這一個月來的新低。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進入4月份以後,生豬價格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受到屠企自檢政策的影響,從4月1日相關部門發起此項政策以來,要求所有屠宰企業自檢,包括對已經庫存的凍豬肉進行檢查,檢查範圍從2018年1月到2019年的3月的冷凍豬肉進行非洲豬瘟疫情的檢查,如果發現有問題的凍肉,必須馬上處理掉,截止到5月1日,必須自檢完成,否則可能被取消屠宰資格。

所以受到這一政策的影響,目前已經有很多屠宰企業因為檢查不過關,已經被處理,很多屠宰企業為了趕緊將庫存的凍豬肉處理掉,紛紛開始大量拋售豬肉,對生豬進行縮量壓價,導致市場新鮮豬肉的供應減少,而養殖戶由於近期的非洲豬瘟仍然頻發,紛紛提前出欄,造成市場生豬供應供過於求,從而導致豬價持續下降。

那麼為什麼專家在這種情況下依舊看好未來生豬市場呢?

根據目前全國的生豬存欄量統計,相比去年同期減少30%,按道理應該是市場比較缺豬的,但是目前的市場卻出現缺豬不缺肉的狀況,直接原因就是屠宰企業拋售冷凍豬肉。但是庫存的豬肉必須在自檢截止日期以前處理完畢,所以等這些凍豬肉處理完成以後,那麼市場上對於新鮮豬肉的需求將會增加。而且現在由於我國東北地區的生豬價格下跌太明顯,有些養殖戶也開始不急於出欄生豬,這樣確實可以有效的防止豬價無休止的下跌。

隨著全國豬價全面下滑將近半個月之久以來,養殖戶紛紛開啟挺價模式,一旦開啟那麼目前市場本身的生豬存欄量和供應量下降,必然會是的生豬價格開始上漲。目前生豬價格雖然有所下滑,但是下降的幅度很小,而且很難出現大跌,畢竟全國的生豬存欄量大面積下滑。而且最近農業專家紛紛表示呼籲養殖戶開始補欄,因為下半年生豬的供應量按照這種狀況一定會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一旦生豬供應緊張,豬價將會大幅上漲。

所以說,雖然現在豬價表面上看上去依然在下降,但是主要原因還是短期內市場冷凍豬肉的拋售影響,一旦過去,生豬的供應量必然不足,長遠來看價格必然上漲,而且下半年豬肉價格漲到10元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


少三番


“信心比黃金重要”,4月17日相關部門在介紹2019年一季度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時,重點介紹了人們關心的豬肉價格問題,認為下半年豬肉價格會同比上漲70%以上,創下歷史新高,養豬的盈利水平也將持續好轉。這樣的消息出來後,資本市場率先響應,進行一波快速拉昇,在當前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能給出這樣的判斷,無疑是振奮人心的,至少能讓養殖戶看到一絲希望。4月18日全國生豬均價為14.65元/公斤,與昨日相比下跌了0.08元/公斤,已經是連續9天出現下跌,下跌的地區達到17個,上漲的區域有10個,依然是跌多漲少,生豬價格最高的為浙江地區16.6元/公斤,價格最低的為新疆11.07元/公斤。4月18日全國生豬價格一片跌綠,但專家認為行情依舊看漲,有什麼依據?微塵微視界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短期屠企拋售凍豬肉為主,這樣的行情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經歷了2、3月份生豬價格的反彈,很多養殖戶原本也是期待著4月份可以進一步上漲,迎來新一輪的上漲,但可惜的是未能如願,4月初好不容易有抬頭的跡象,結果被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給攪局了。當然還有影響更大的因素,那就是屠企大量拋售凍豬肉,這也沒辦法,畢竟行業大清查,各地也在積極行動,採取相應措施,如湖南暫停銷售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入庫的凍豬肉,進行非洲豬瘟檢測,其他省份先後也開始針對屠企的專項行動。在屠宰環節進行非洲豬瘟檢測,對於養豬人和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屠企來說無疑是利空,增加了成本加大了風險,屠企為了自保只能加大拋售凍豬肉,同時減少收豬量、屠宰量,有的甚至直接暫停收豬。短期屠企有這樣的動作,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待屠企理順了屠宰環節非洲豬瘟檢測流程,那麼各項工作將恢復正常。

二、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豬源供應偏緊預期增加

生豬存欄量、能繁母豬存欄量這兩個指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可以瞭解當前的豬源供應情況,另一個是會影響6個月以後生豬的供應情況。自從2018年8月非洲豬瘟出現後,這兩個數據就持續的下降,2018年12月出現明顯跌破5%預警線,進入2019年更是不斷下降,3月份生豬存欄量同比減少18.8%,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減少21%。進入4月份非洲豬瘟開始活躍,新疆、西藏先後中招,至此大陸地區只剩下海南未中招,一時間業內瀰漫著緊張的氣氛,原來想高價補欄的也打消了念頭,靠近疫區手裡有豬的養殖戶,出現恐慌性出欄。當前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非洲豬瘟又出現,補欄情況受到影響,後期豬源供應緊張將進一步體現。



三、下半年節假日較多,豬肉消費需求將明顯增強,供求關係容易出現不平衡

按照往年的情況,一般下半年的豬價高於上半年,這也跟人們的消費習慣有關,上半年假期較少,只有清明、端午等,而下半年有暑運、中秋、國慶等,特別是臨近冬季時,西南地區有著醃製臘肉香腸的習慣,豬肉的需求量比較大,容易帶動生豬價格上漲。去年11月份開始,以四川為首的西南地區,迎來一波臘肉行情,生豬價格持續上漲,跟其他地區的走勢截然相反,高峰時甚至突破10元/斤,讓當地很多有豬的養殖戶興奮不已,當然能有這樣的價格,也得益於跨省禁運的影響。目前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在下半年豬源緊缺的現象會逐步體現,加上節假日消費量增加,生豬價格就容易走強,從長期來看,生豬價格震盪上行是大勢所趨。

四、豬肉進口量有限,儲備肉收儲未達預期

今年3月份發出了穩定生豬生產的七大舉措,目前也在逐步的落實,發出這樣的消息,也是防止後期豬肉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從而影響人們的日常消費。通常情況下,在豬肉價格偏高時,會適當的進行宏觀調控,而當下對屠企全面清查,有的屠企被關停,有的則大量拋售凍豬肉,這也會有一個問題,一旦後期豬肉價格偏高時,將沒有更多的凍豬肉投放市場。宏觀調控直接的辦法是投放凍豬肉,3月份進行了3次凍豬肉收儲,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輪庫出現流拍,有的則認為可以加大豬肉進口,這也是一個辦法,內外價格差使得進口豬肉有價格優勢。從目前的情況看,豬肉進口大概率會增加,但與我國這麼大的消費需求相比,靠進口豬肉無法滿足市場,進口比重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得靠國內養殖端的供應。



綜上所述,短期生豬價格持續調整,高價省份回調力度較大,養殖戶的信心也有所鬆動,擔心行情會進一步走壞,不過越是這樣艱難的時刻,養殖戶得樹立信心,短期的調整主要是屠企大量拋售凍豬肉所致,並不是終端豬肉消費明顯減少。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後期消費回暖,屠企恢復正常時,豬源供應緊張的情況將得以體現,生豬價格容易出現明顯的上漲。當前養殖戶需要做的是樹立行業信心,前期豬價跌入低谷時都已經挺過來了,眼看著快要熬出頭了就放棄,那麼前期的等待將化為泡影,有條件的可以趁豬仔價格回落時適當的補欄,當然對於高價補欄要保持理性,不要輕易入手,“守得月開見月明”,短期的調整依然不改中長期看漲,最考驗的就是人的心態。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4月18日全國豬價一片綠,專家說長期看漲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