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當一切都被掩埋,遲來的正義會趕到嗎

這段時間,韓國演藝圈最熱鬧的事兒莫過於BIGBANG成員勝利的性賄賂事件,由勝利一個人演變成二代男團的集體淪陷,事情的發展讓不少人都說這簡直比電視劇更加精彩。在大部分吃瓜群眾對於事情走向無比狂熱的當下,也有聲音提出疑問:這個事件是不是為了掩蓋2009年發生的韓國女星“張紫妍自殺事件”呢?

《玩物》:當一切都被掩埋,遲來的正義會趕到嗎

說到“張紫妍自殺事件”,當年可是鬧得沸沸揚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張紫妍被迫進行性交易的名單不乏演藝界、金融界、媒體界的高層,然而最後只是簡單的處理了經紀也司相關人士。這樣的處罰不免令人疑惑,直到今天還有太多不認同的聲音,電影《玩物》就是以這件事情為藍本,揭露演藝圈內以“性交易”來達成目的的現象。

《玩物》:當一切都被掩埋,遲來的正義會趕到嗎

故事以女演員鄭智熙的自殺作為開端,作為娛樂圈新人演員的智熙被發現在家自殺,原是韓國最大電視臺記者的李長浩對這起案件進行了調查。在調查過程中得知了娛樂圈的潛規則:剛剛簽約的新演員公司會長達半年不安排任何工作,迫於生計的新人就會向公司開始了妥協。小編認為,我們每一天都要面對很多的人和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順從自己,也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能夠順順利利,適當的妥協是必要的,但是我們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如果連底線都丟掉了,那最後只能是自食其果。

《玩物》:當一切都被掩埋,遲來的正義會趕到嗎

所有的悲傷都不是一下子就有的,而是之前的因,一步步變成了最後的果。鄭智熙先是參加一些小小的陪酒應酬,公司便會安排雜誌廣告的拍攝。嚐到甜頭的新人為了得到更多的機會和工作,開始出賣自己的肉體。這樣發展下去,強迫就會變成自願,也就成了有權有勢的人眼中的“玩物”。女主智熙就是陷入這樣的套路,一步步成為公司獲取利益的“玩物”,把自己的遭遇以及“性賄賂”過的人都寫在了唯一可以宣洩的日記裡,在得知自己付出的一切只不過是為自己的前輩鋪路而已,絕望的智熙選擇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小編認為,很多時候,陷阱往往隱藏在黑暗的最深處,他先是用甜美的果實吸引你,讓你自願踏入,最後永遠囚禁於此。所以,在面對誘惑和好處的時候,都要保持著警惕,一旦發現對自己不利的地方,要趕緊想辦法脫身,否則就會越陷越深。

《玩物》:當一切都被掩埋,遲來的正義會趕到嗎

故事的結局裡儘管作為大法官之女的金美萱檢察官和記者李長浩頂住了各方給予的壓力調查出來了事情的原委,在庭審的關鍵時刻也得到了智熙經紀人送來的有著“性賄賂”所有名單的日記,然而最終法官依舊僅僅判處了經紀公司代表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和“張紫妍自殺事件”如出一轍,不免讓人唏噓。小編認為,社會很大,很多時候法律想要伸張正義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更加努力的讓法律更加健全,這樣社會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玩物》:當一切都被掩埋,遲來的正義會趕到嗎

縱觀當今社會“玩物”好似被賦予了一種含義,變成了一種工具。無論是以前的“張紫妍自殺事件”還是現下熱議的“勝利事件”,在“大人物”交易的場景中總會有“玩物”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娛樂圈光鮮亮麗表面的背後有著或多或少的潛規則。無論是《玩物》這部電影還是“張紫妍自殺事件”,赤裸裸的為我們展示出成名的代價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殘酷。電影的結尾和“張紫妍自殺事件”的審判結果一樣,為的就是讓事不關己的大眾瞭解案件的緣由,審判的不公。在2009年正義他遲到了,有了當事人的作證的這次重新調查,正義他會趕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