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谁的思想更符合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

老衲侃春秋


现在国学热正当其时,人们比较关注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会拿它们作全方位的比较。其中,一个比较是,谁的思想更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我认为是老子的思想。

一、未来将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用老子的思想来观察和因应这个发展方向是比较好的。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已然是一个地球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所以,中国领导人适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应对新的全球形势,以求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而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的“美国优先”的理念,显得咄咄逼人。

孰优孰劣?我们用老子的思想来观察就很清楚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把人、地、天当为生态系统来看待的,指出所有系统里都有一种自动自发起作用的自然机制即道在运作;而且小系统的运行受制于大系统的道。如今,一国自身的发展要放到全球这个大的系统里,才能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老子还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讬天下。”中国的全新理念,是与老子的思想相合的,因为,中国处事的出发点不在自己身上,而是全人类。近几年,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有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实力和威望。以老子的说法去看,美国简直就是一个热爱(贵)大患的国家!因为美国处事的出发点是为了自身。这样必然会经常侵犯别国的利益,招致强烈的不满和反对。美国的911事件,还有反恐时越反越恐的情势,就是“美国优先”理念引致的严重后果(大患)。

当然,如果中国以儒家的理念处理国际关系,会有大国的宏大格局和责任担当,不会象“美国优先”那样自私。但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内在缺陷,也会有让自己感觉尴尬和无力的时候。儒家津津乐道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论怎样解读这些话,都逃不掉儒家由己及人的“以自己为标准”的思维模式!如果用儒家的说法去声讨美国对外输出其西方民主价值,是说不过它的,因为美国会说“我们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啊!”说完,美国并不觉得中国伟大,而是更忌惮中国了。其实,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强调各国独立自主、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更多的是与老子的思想相契合的。

二、在传统家庭功能逐渐弱化的趋势下,在中国,用老子的思想来观察和因应这个发展方向是比较好的。

本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在中国尤其如此。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是非常稳固的。但是,由于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化趋势日趋明显和加剧,传统家庭的功能日益出现社会化的趋势,导致家庭自身功能的弱化不可逆转。最简单的,吃个便饭,叫个外卖是经常的,或者举家到外面吃丰盛的饭局,已成为惯例。情感的维系和满足也不用非得以夫妻关系来进行,如今离婚率居高不下,甚至是有增无减。相应出现家庭内部结构的多样化,也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养老问题的解决,社会化的趋势更是明显了。

有老子的思想,就会清楚明白家庭变化的“道”理,就会灵活变通地因应家庭的变化情势,显得很聪明很豁达。道是一种自动自发起作用的机制,在系统中主导和调节各要素的关系。反过来,家庭中的成员要顺着“道”走,看见新的情景而不惊讶,面对新的坑洼也能迈过去,这就是老子所讲的相对于“常道”的“非常道”。

而用儒家的思想来观察和因应家庭的发展,会比较被动和无奈。虽然新儒家思想会与时俱进,不会再提“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了,但是却脱不掉它在传统家庭上的框架和坚持,面对新问题时还是道统的呼唤和要求而已,显得简单刻板,很多就属于老子所讲的基于良好愿望的“常道”。

另外,还可以个人个性、全球生态等等几乎任何方面的变化趋势上比较两位圣人思想的适应性,我的结论是老子的思想比较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


郭三满


答案肯定是老子。我这么一说,肯定会得罪不少人,姑且算是无事找事,找抽型的,不过没关系,理不辩不明,倘辩了也难明呢?只好去找个裁判,但裁判就一定公正吗?索性去找孔子,孔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看到这里,高下立见。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我不否定,但非要在孔子与老子间比个高低,我再给你说个冷笑话“孔子带着弟子颜回周游列国,在沪上与一抬杠公司交手,仅一句‘父母在,不远游’便败下阵来,孔子不敢抬杠是怕自己煽自己嘴巴。一老农与抬杠公司也仅一句‘你是你妈生的’而赢了,抬杠公司亦不敢抬杠,否则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说完了水平高低,我们再看看社会的发展趋势。先看看做为自然个体的人。人有不良习惯,就易生病,倒也不是说其他人有好习惯就不生病,只是不良习惯多了,易生病,但人能顺应自然,就会减轻或降低得病的概率,你若再抬杠,得病是你自己的事,罪得你自己受着!这方面人可以自行纠偏纠错。那么,再看看社会的人,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世间的人争什么夺什么?无非是争名夺利,人为何要去欺世盗名呢?自然是有利可图,为什么有很多人要想方设法去弄个高等学府的文凭或荣誉证书?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我以前看到“彩电下乡”,因为这里有国家补助,不少人就去廉价收购黑白老旧电视机,从而获利不菲;再比如能源电动车的补助,我之前就采访一位行业老总,他说不少人是奔着补助去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老子二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到知道了,庄子亦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老庄让大家不要去学习吗?大谬矣!老庄告诉大家是如何学才能效率高、如何学才能见其真!王阳明格物去格竹子,格来格去也没格出个所以然,也没能弄明白。平常人都是做加法,道家却在做减法,而且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但“以至于无为”忽然“柳岸花明又一村”,有了“无为而无不为”,当然,无所不为才是大家艳羡的。昔老子仅凭《道德经》就名满天下(当然代表老子思想的还有《妙真经》、《西升经》),鬼谷子仅一本《鬼谷子》、孙武仅一本《孙子兵法》而名满天下,而那些写了很多书的人,就见得比这些人高明?比这些人知识广博?显然不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来到这个世界,哪有不犯错的?歧路亡羊,亡羊补牢未为晚,纠偏纠错就是了。人不是不聪明,人是太聪明,要不然老子何以将人位列四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类是在不断探索不断纠偏纠错中前行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在其时其后一段时间,被奉为金科玉律,但到了微观世界就无法解释了;培根说“人一定能战胜自然”,激励很多人去探索,但培根这句话把人做为自然的对立面,后来也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比如美国的中西部黑风暴、中国北方的雾霾。

人类的认知是否定之否定,是螺旋式上升。一次次验证,又一次次纠偏纠错,一步地朝老子的思想迈进。



微妙玄通冰激凌


两人谁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吗?

毫无疑问是老子。

老子的思想是辩证的,是动态的,是符合全世界的发展规律的。

如果用黄老之说。就应该在地方乡里自己推举,出贤能的人来处理政事。

那么这些人是贤德者吗?也不是。所以议员经常根据民众的需求而进行更换的,也经常为了不同的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因为他们代表的就是民众的诉求。最后他们争出来的结果或者善,或者不善,都代表着不同各方利益最大化的暂时妥协,就好像太极的暂时稳定,让各方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实利。

这是符合道的。

而孔子的思想是阶级的,是固化的,是东方的。他的一切都是从上而下的,都是虚的。

比如一开始的公仆,现在还有人提吗?相反古代各地的行政长官被尊称为百姓的父母官!或者又称之为州牧。

什么是父母官?父母官意思就是百姓都是他养的?百姓都赖他生存?

可是粮食是谁种的?衣服是谁织成?是这些州牧,父母官?没了百姓,他们只能饿死冻死,但偏偏他们视百姓鱼肉,视那些白丁为愚民!这不是上下颠倒,恬不知耻吗?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官都不是民众自己推举的。他们是君主指定的,所以这些官员代表的是君主的利益,和百姓无关。

因为官好还是不好,不是百姓说了算,是皇帝说了算,皇帝说你好,那就是好,说你不好,那就不好!官不能有所作为,民也得不到实利。但是上面皇帝的位置就稳了,就安全了。

所以在古代的中国,民不可以告官,下不可以克上。在一个天天讲忠孝,讲民为重,君为轻的儒家家天下之中,还有比这更虚伪的吗?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甚至百姓说官员的坏话都要犯诽谤罪,这就好像父母骂孩子,都要被人拖进来行刑。这还有天理吗?

所以儒家之人,口中说着如何爱民爱民,手上却一点动作都没有,这一点都不用奇怪。因为他们最是虚伪。

而且古代做官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异地为官原则。就是官员被皇帝指派到别的地方去做官。为什么?就是皇帝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做大,得到民众的支持,获得声望,超过自己有坐反的可能。

异地为官,官员往往不了解情况,使得官不知民,民不知官。两只脚就好像是悬空的。

而且议会制推举出来的本地为官,双方都知根知底。民众对官员缺乏敬畏,官员也不敢对民众胡作非为。不然说不定就被三姑六婆给骂个狗血淋头。官员受百姓的影响很大,百姓对官员不满还可以通过议会制把官员换下去。

而异地为官者就不一样了。这些官僚对外地的百姓用起手中的权力那是肆无忌惮,反正天高皇帝远,天大地大我最大。为非作歹也没人知道。只是苦了地方的老百姓。

所以老子的思想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而孔子的必然被淘汰!


繁花若雪风自摇


1. 老子的中心思想主义是论道,他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转,日月无人燃而自明,宇宙无人列而自序,禽畜无人造而自生。上善若水与世无争,滴水透石,吞泥推沙。生于自然死于自然。国能自治,人能自正,何以人为。这个论证确实不错,这就是老子悟道的智慧之处。这个自然法则规律也可能人人都会明白。这只是一个死道理。可是老子并没有任何解释说明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说明老子只是聪明智慧过人,他并没有任何一句实践知识的学说,老子只是一计修炼仙丹为生的唯心保守派。

2. 孔子的中心思想主义是论德,他说人知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人在婴幼时期是很斯文的,自身没有具备生存的能力,完全要靠大人抚养,接受大人们的教育试范,才能学得自食其力的知识。人的聪明智慧是天生,但是知识是后天实践才会学到的。如何发音说话,如何走路干活,如何读书写字,这些都是经过人为学习实践才能所得的生存本领。所以孔子主张以学而时习知。因此孔子提出以(仁礼诚信办事,孝家忠国为人 )这条标准约束绑架了中华几千年,当今传遍了全世界。孔子为了推行仁礼政策平天下,他说自己要申请当官,只有加上了∨号的人说话才有人相信,才能推广自己的治国主张。孔子想当官讲的是真话,老子与世无争是说的假话,他为什么与孔子一直争到现在还要继续争下去,一点也不势弱。这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尊称。

3. 今后,无论是如来佛夺得江山,还是老子夺得江山,要想稳定局面非孔夫子道德统治不可。





愚凡民


今天就来谈谈老子代表的道家,以及孔子代表的儒家。

老子研究的是天地之道、人文之道、生命之道,是宇宙社会的总规律,因为超出社会入于本体,所以当然有出世,也因为涵盖人文社会,所以又是帝王之学、谋略之学、入世之学。所以,老子的思想既出世又入世,既大而无外又小而无内,真称得上是万经之王。不然,看历史上有大功德的改天换地的大人物,都是黄老道家人物,他们才称得上“功成,身退,天之道”。

老子讲无为,对于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很有指导意义。无为不是字面的不为,而是收敛过分的欲望不妄为,遵循天道规律而行,因为人道毕竟是天道的一小部分。

这小,小到什么程度?在无边无垠的宇宙中,由一颗尘埃生成的小行星叫地球,上面某刻刚好繁衍出一种智慧生物,如细菌般散布表面,那就是号称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的一切伟大文明、伟大历史、伟大人物,由此而来,也不过如庄子笔下那个蜗牛的触角罢了。人类的道,就是那么的小。

这么说,并不是妄自菲薄,搞虚无主义,而是明确的说明一个事实,人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大有作为,但不能离了终极大道,否则短时间内很容易被抹去。

要有为,就需要知道什么不可为,什么不能触碰,什么是过分的欲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什么是鼠目寸光和自寻死路。遵天道无为,才能行人道而有为。

小一点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治理,也不能随心所欲、私心泛滥、肆意妄为,不遵从历史规律,不知敬畏而为所当为,为所不能为,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就会踏上历史周期律的老路。

对于一个社会,如果可以为了所谓的金钱资本,而在天天维持生命的事物上不择手段,在喝的水、吃的粮食、加工的食品、治病的医药、保护人类免于重大传染病的疫苗中,加入除草剂、转基因、地沟油、三聚氰胺等化工原料……那是在追求经济繁荣,还是为了这当前的一代人的欲望断子绝孙、自毁长城?

更小一点,对于一个人,在为之前、为之中、为之后,更要有所警、有所畏、有所足、有所止,这样才能有成无咎、趋利避害、以德配位、长长久久。

老子无为的智慧真的很宝贵,可以保护我们少受发展之灾害,但被权力与资本轮番冲击的人们,还能痛定思痛、及时止损、亡羊补牢么?

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充满了异化嫁接、被人利用,其实很悲哀,不仅是儒家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国古文明的悲哀。

孔子,研究的重点是周礼制度,想恢复一些西周旧礼,骨子里崇拜权力,最高理想是当个帝王师,可是没有谁真正赏脸。孔子那一套帝王诸侯们不学,周游列国去推销,“累累如丧家之犬”,就退而求其次,开班授课,当个老师总行吧。生存毕竟还是要的。

后来到了汉武帝为了加强统治秩序,才有了董仲舒以嫁接的矮化的儒学或称礼学,来逢迎帝王、蛊惑人心。从此儒家就成了儒教,成了帝王统治者经常利用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他们骨子里都是行的黄老之学,其实也没学到家,只是黄老的皮毛之法家,内法而外儒。

至于历代儒家所推崇的朱熹,则更是思想僵化,借鉴一点道家思想的皮毛,搞出来一个虚伪的“存天理、灭人欲”,自己的欲望可是一点也不受约束,给庄子的“噬欲深者天机浅”提鞋都不配。

到了王阳明,个人心学修养是很高的,伴随着他的坎坷经历而龙场悟道,这个道和道家思想、禅宗思想是一致的,儒家非要认为他是自己门里的也无所谓,都是中国文化。毕竟,文以载道,道以渡人。

但儒家被历代统治者拿来作为礼教的招牌,以仁孝的名义使人降服其心,维护统治秩序,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历代很多儒生,以儒家文化为招牌,甘愿投靠权力、追求当官发财的世俗利益,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到了今天文明时代,儒家思想特别是礼教政治思想确实太老化太虚伪了,基本要被抛弃了。而对于个人修养的部分,尚有可取之处,不必全然丢掉,但也需要进行现代化改造,寻到文明核心价值。

但有些守旧派,却还是一味鼓吹,一味意淫。这样逢迎权力的老一套已经不能完全行得通了,未来是没有出路的。

须知,不敢对包括儒家在内的历史文化进行正视反省,就是懦弱自卑,不能正视反省就是自欺欺人。


慈悲拔除生命苦难


孔子被尊为万世先师!《论语》广泛流传,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开办了孔子学院。老子在中国很有名,道教特别推崇。《道德经》博大精深,堪称经典。

孔子强调仁义礼智信,强调温良恭俭让,强调忠孝廉耻勇,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孔子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早已深入人心,流传世界。

总的来说,孔子的思想更符合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


英子1164


要说老子和孔子的学说思想,谁更能够符合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我还是选择孔子,虽然孔子学说几千年来作为国家正统学说,也的确曾给我们国家带来过许多负面影响,但是没有办法,再巍峨壮美的高山也有阴面。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伦理学说。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孔子主张仁爱与群己;就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说,孔子主张中庸与和谐;就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来说,孔子主张德治与礼治。而就人生的目标来说,孔子主张人应该修炼“君子人格”,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孔子的一生的学说就是探讨如何将国民修炼成“仁义礼智信”的人才,如何便利与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因此其思想与学说被统治者奉为圭臬,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当仁不让的正统学说。

老子思想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道”哲学学说。他的“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是顺乎自然,不与人争之道。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从“道”出发,老子主张人自身要顺其自然,不争故无尤;治国要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这种清静无为的思想在历史上有充分体现,比如西汉初年,国家百废待兴,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国力迅速恢复并超越前朝就是很好的例证。


要说孔子学说与老子学说谁最深刻,无疑是老子;但要说二人学说谁最管用,那还是孔子。老子的学说是消极无为,自我逃避却为自己找借口的学说,人生到了老年,功名利禄,建功立业看淡了,人生属于“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这时候完全可以如夕阳西下顺其自然。但人生如是青少年,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壮年,肩上担子压力山大,这时奉行老庄哲学思想无疑就是自欺欺人,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儿女。从国家层面上说,在一定时期实现“无为而治”是可以的,但若将老子学说奉为长期治国方略,一味放任自流,以为能使国家强大,则无疑是睁眼说瞎话,误国害民,遗患无穷!

孔子学说主张人生要刚健有为,君子要自强弘毅,要“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为国家、为自己和家人建功立业平天下。人生不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是要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为理想而奋斗终身,“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这种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精神意志,不正是弘扬的人生正气与满满的正能量么!这种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人生哲学,不正是国家所需要的积极人生状态么!因此,孔孟之道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正式被奉为国学,靠的就是孔子学说所蕴含的正能量思想的力量。

不过,人生、国家、天地自然,都是一阴一阳为之道,任何时候都是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只不过是谁占上风的问题。一个人身上如果时刻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不烧死也要炸裂;一个人身上如果充满了满满的负能量,不是自我放逐就是自甘堕落。所以,面对孔子有所作为,到处充满激烈竞争需要勇于面对挑战的人生激励,才有人提倡遵从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人生哲学。这些都可以理解,但要我的人生在二者之中做唯一选择,我只好义无反顾选择孔子学说作为我的人生哲学。

其实,对于二位伟人的学说,我主张人生要以孔子学说为昂扬基调,在一定人生阶段以老子学说为心灵调剂,一主一副,二者兼备,方为最佳。至于谁的学说最符合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对不起,我还是选择孔子学说!


大成律师邹光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下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区别,毕竟有了比较才能知道哪个更合适。

老子,代表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天道,也就是人要尊重自然法则,敬畏自然法则。在有限的法则内,做事情!

孔子,乃是儒家代表,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更好的相处,处处讲规矩,在人与人更好的前提下,去做事。

首先他们的侧重点不同,一个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

至于人类为来的发展,这两个哪个更有价值,取决于人类后面往哪个方向走,如果与天斗,不停的探索未知领域,老子的肯定更合适。

如果,侧重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那么孔子的更加适合。

以上,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探讨。


灰子说


老子的思想最消极、最自私,老子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很渺小,老子的生年月死年月历朝历代官府都不重视,因为老子有污点,思想品德不好,触犯法律条文。老子在周朝当官被周朝皇帝开除公职,老子对自己的职业不专业、不敬业。老子对政治、法律条文不热情、不参与制定(完善),老子不提倡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老子没有创办学校的美好思想,只有创办学校才能让人知书达理、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贤人孔子的思想最积极、最无私,贤人孔子周游列国、环球旅游、,贤人孔子对政治、法律条文最热情、参与制定(完善),贤人孔子提倡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贤人孔子有创办学校的美好思想、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贤人孔子创办学校、一张蓝图绘到底,贤人孔子对自己的职业最专业、最敬业,贤子孔子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很伟大,贤人孔子的生年月死年月历朝历代官府都很重视,因为贤人孔子没有污点,德高望重。贤人孔子流芳干秋万代。


晨水90


忘记老子与孔子吧!他们的思想一个老子的太空洞,一个孔子的根本不是思想,仅仅是一些思维碎片,不然也不会被后人根据需要暴力解读了!

老子的《道德经》是非常脱离社会实践的,只是一个美好的人间胜境,但怎么实现啦?老子认为人人遵循“道与德”就可以实现。一句话,革命靠自觉!这不是在开玩笑吗?丰衣足食的年代这样还不太荒唐,非常时期怎么可行?

孔子我就不说了,不管孔子的原意是什么,孔子企图通过技巧而不是实力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就已经是不得要领了。

人类的发展最后肯定需要一个精神上的灯塔,不然科技的进步真的会成为人类自己给自己准备的“毒药”!老子的观点是“道德”,这点没错。但不是“因循守道,无为至德”,这样的技术手段跟没说一个样。还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精神文明必须建设于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空中楼阁再美终是幻影!

说句题外话:老子思想很超前,包括现在都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美好愿景。但是,想法不重要,实现想法的手段才是最重要的——科学与法制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未来的坚实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