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农村酒席,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是什么?

南方鸡北方狗


从小就喜欢参加农村的酒席,不仅仅有好多好吃的,而且还喜欢那种气氛,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坐在一起真好,但是有两件事情我觉得让我最难接受了。



有的人吃完酒席以后喜欢打包,本来这是件好事,也避免了浪费。但是,有的时候还没有吃完,你就拿个朔料袋在旁边等着,还一直看着你,好像你每吃一口,就像她少一口似的,而且有的人干脆你吃你的,她从旁边打包,你还没吃完,菜都没了,你还不好意思说什么。


农村酒席进行的时候,东家是要挨着桌敬酒的,这是种出于礼貌表示感谢的行为,但是就是有人不识相,非要在酒桌上难为东家,其实说几句喜庆的话喝杯酒也就过去了,可是就是不依不饶,非要东家出洋相不可,我觉得这种做法很讨厌。

农村的酒席和城里的大饭店不一样,都是借了东家借西家,凑了盘子又凑碗,左邻右舍给腾出地方来操持下来的,其实东家也很辛苦,我觉得大家吃好喝好,就是对东家的祝贺和支持,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太过分了。


我是焱垚


最不能忍受的,也是我记忆最深的是我小时候坐在酒席上正在吃的时候,被人从席上提溜出来。

把我从酒席上提溜出来的人不是别人,是我的亲舅妈。那时农村里是流水席,就是分几批吃(一般是两批),先来的人把席坐满了,酒菜马上上席,这批人先吃,而后来的就等下一批开席。本来就是这样的,先来后到,反正酒席都是一样的菜,先到后到都是一样的。有几次,在等半天没客人来了,而且席上没有坐满,我才上去凑数,谁知道还没吃两个菜,有人来了,我舅妈准会把我叫下席,说是让给客人。我就像是做贼的人被当场捉了现形,面红耳赤地尴尬万分地从还没坐热的席上狼狈退出。要知道,那时我已经是半大孩子了,都读初中了。再说来的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客,而且我舅妈的亲儿子,我的表弟们他们正在席上胡吃海喝,凭什么就让我退出?后来只要是我舅舅家请客,我就拒绝参加。



点点虫虫飞1


参加农村酒席,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是什么?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我已经数不清参加了多少场农村酒席,细想起来最让我不能接受的事情主要有四件。


第一件事情就是频繁请酒席的人。拿我家一个远房亲戚来说,本来就已经属于“瓜藤亲”那种,平日里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一旦他们家办点芝麻大的事情都要置办酒席,该请不该请的人要下请帖。

我给大家数一下,开始盖新房下地基请了一次,立房子挂红请了一次,房子盖好搬新家请了一次,后来大儿子结婚、小儿子结婚、大姑娘结婚、小姑娘结婚请了4次婚客,再后来四个孩子分别生两个孩子又请了8次。

在这期间,孩子买新房、买新车、孙子、孙女满月客、过生日等等都要请客,算下来几乎每年都要去他家做几次客,时间长了,简直让人崩溃,最后他家再请客,我们就没再去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唉,无语了。


第二件事情是和不懂礼节的人坐在一桌吃饭。说到这里并不是我矫情,而是好几次经历让我非常尴尬,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和一家四口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夫妻俩和一双儿女。

开始我们还很礼貌地给他们一家四口发碗筷,还没等我们坐下,他们一家四口就抢先坐下来,把自己认为好吃的肉菜端在自己面前,当时我只是笑笑。

等我和孩子盛好饭回到桌子面前我才发现,他们一家四口全然不顾我们的感受,已经把好吃的肉菜全扒到他们自己碗里,我们当时望着一桌子狼藉不堪的酒席左右为难,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


第三件事情是和不讲卫生的人吃饭。有些人吃饭很爱说话,尤其是嘴里含着满嘴的饭菜还一个劲地八卦,把饭菜星子和口水沫喷得到处都是,让人下不了筷子。

还有的人喜欢用筷子当牙签,当着一桌子吃饭的人用筷子掏牙齿,然后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又把筷子伸到每个菜碗了,让人直接就没有食欲。


第四件事情是劝酒和耍酒疯的人。酒席酒席免不了喝酒,于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农村有句挖苦人的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良心最好的人是劝酒的人,巴不得自己少喝点,别人多喝点”!

由此可见,有些喜欢劝酒的人别有用心,千方百计出馊主意让别人喝醉,自己好在旁边看笑话、取乐子,唯恐天下不乱。还有一种人就是喝多喝少都要耍酒疯的人,这类人平日不得志,于是就趁酒兴乱说乱骂甚至打砸物品,很是让人讨厌。

当然,以上四件事只是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你不能接受的事情是什么?欢迎关注花腰妹一起交流!(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花腰妹


在农村参加酒席,最让人接受不了的事情是什么?

每逢农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的时候,村里办喜事的人家特别多。当时我还小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每次口袋装满喜糖的感觉真的很好。爷爷说过年办喜事在我们这边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称它为双喜临门喜上加喜,这第一喜是过年的喜气,这第二喜则是喜事的喜气。所以说过年办喜事寓意着来年家庭兴旺、儿孙满堂。

虽然说过年办喜事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开心的事情,但是在高兴之余也总有那么几件让人受不了的事情。

第一件事:喜盘还没有转一到圈,结果喜糖却早早的就已经抢完了

偶尔在农村吃酒席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这么一群人。只要喜盘一上桌,他们就如同神经病一样疯狂的抢喜糖,感觉周围的客人都是她的敌人都是冲着喜糖来的,其实周围的人都只是默默的坐在那里看着她们抢喜糖,偶尔忍不住可能会发出一两句笑声而已。

第二件事:吃饭的时候有人随地吐痰,什么骨头菜渣都随地乱扔

如果吃酒席的那天你运气不是很好,旁边坐着一位平时爱抽烟又不讲卫生的老大爷。吃饭的时候人家“嗯……嗯……”的一声一口痰吐在了你的脚低下,当时可能瞬间就感觉没有了食欲,并且脑子里一直在回放当时的画面,越想越恶心越想越吃不下去。

第三件事:主人家给你夹菜,虽然是好事但是却帮了倒忙

本来我就不喜欢吃油腻的东西,结果人家上来啪的一下给你夹了一块又肥又大的猪肘子。那个肥肉看起来是那么的晶莹剔透,拿着手中的筷子稍微的碰一下都感觉来回的晃动。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形我都会被憋的满脸通红,心里一麻一麻真的很想吐。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农村酒席,最不能接受的是“菜坏了”、“耍酒疯”和“没吃完就有打包的”

“菜坏了”


小时候参加过一个婚宴,重头菜“肘子”有一股哄臭味。当时是夏天,是买肉买的太早了,结果食材变质了,弄的大家很扫兴。

“耍酒疯”

参加酒宴,最烦的就是耍酒疯的,不光主家烦,同桌的人甚至其他人也烦,醉酒不怕,喝得多说明主家招呼周全,但是耍酒疯骂大街的话,就让人接受不了。


见过耍酒疯把认识的人都骂了一遍的,然后抱着树叫老婆,狂亲。

“没吃完就有打包的”


打包是近几年才有的现象,因为现在的酒宴,饭菜大家根本吃不了,为了避免浪费,打包很正常。但是现在有很多,没吃完就有打包的,很招人烦。

有一次参加同学的婚礼,挨着一位大嫂,结果刚一入座,大嫂就拿着打包带,边上菜边吃边打包,碰到爱吃的就往袋子里装。


至爱晓笑生


参加农村酒席,在我看来最不能接受的情况有四种,想起来就感觉窝火。

一是“烂板凳”。山妮家乡管在做客吃饭处拖延时间的人叫“烂板凳”,意思是做坐的时间太长,凳子都差不多坏了。做客吃个饭,高高兴兴喝酒,吃菜不怕得,但不能一直拖着啊,其实吃到后边也没有再吃东西了,就是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些什么,重重复复,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让等着收碗的人是恨死了。

二是“磨洋工”。邻居请客喊来帮一下忙,这种人是磨磨蹭蹭半天不来,等别人把活计做得差不多了,他才慢腾腾来,还推三阻四地说谎话,又是家里有事,又是哪里不舒服说,白话连篇的,想起都窝火,你来么来早点,真的是逗人恨。



三是分菜帮。么么,这种人更是恨了咬牙。你说高高兴兴来吃酒席,都还没动筷子,她们就拿出塑料袋,大口缸等工具来分菜了,借口冠冕堂皇,家哪个哪个顾不得来,带一点去给吃,无语,简直无语。坐在那里只有干瞪眼的份,妈的,以后哪个还敢与你吃!

四是贪便宜的。主人高高兴兴请客,请到么一家的来吃就行,可这些贪便宜的,算盘打的贼精啊,礼金么送一小点,吃饭是七大姑八大姨,狐朋狗友拉的一大帮人去。主人家表明不好说,心里恨不得踹你,什么人啊。

农村酒席,本来是开开心心的事情,碰到以上几种人,恨了贼死,还是请这些人自重吧。 (个人观点,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彝家山妮


参加农村酒席,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什么?

我们这里农村里办酒席,大多数人家都是在村里的公房里办的,一来可以节省一点资金,二来地点宽敞可以请百把十桌。

要是自己很亲的亲戚家办事儿,男的也好女人也好,这几都要到公房里“打帮忙”。打帮忙就是会干什么干什么,女的洗碗收碗捡菜打扫卫生,男的搬运东西买菜抬菜等。

我每次去打帮忙虽然做不了什么,但每次都是战斗到底的。途中我最讨厌有些人所做的事,最不能接受他们的行为。

一、“打帮忙”时打蘸水的人。

打蘸水是指吃某种菜时到别一碗酱料里蘸一下,这里是指干活时露下脸,活还没干完半途就撤退的那些人。

这种人往往是村里爱斤斤计较的人,能见风使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村里的人都讨厌,但农村人厚道,虽然知道此种人的品性,但很少计较。

二、装模作样的人。

还有一种人就是干活不踏实,看见主人家的人来,就忙前顾后的,好象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做的一样,表现出她有多得力。

但主人家有事一离开,她就这里站站那里侃侃,有时嗑点瓜子和别人吹牛皮,什么也不做。时间长了,村里人都看在眼里,这种人,办事时都不愿意喊。

三、偷碗的人。

我不能接受的人还有偷碗的人,吃饭后,觉得碗好看实用趁人不注意就藏到包里,当然还有没开封过的整瓶的酒也藏到包里。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了一句,你家里不是没人喝酒吗?她笑着说,没事,我拿回去腌咸菜。我又说,这种碗又不好,要了干嘛,她说,我家里的碗不够用,拿回去凑合用用,我一脸的黑线。

四、留菜时顺手牵羊的人。

有的人脾毛太丑,说是要留菜给家里的老人,小孩吃,还没动筷子就留了一些在口缸里,吃完后又到厨房里舀。

舀就舀呗,反正主人家吃了这一顿下一顿就不吃这些菜了,可是,有些人会趁人们不注意到厨房里偷拿干菜。还有一些人说是喂狗,却舀几大包菜,难道是养狗专业户?

五、发酒疯的人。

我最讨厌发酒疯的人,有的人那点猫尿一喝下去,趁热闹大哭大闹,砸东西,和别人挑衅打架。

他不知道这种场合最丢他的脸面,一方面让主人家难堪,一方面又使主人家受到损失。我认为能喝就喝,不能喝就少喝。到这种地方发什么疯啊!最不能接受这种人了。



泥糖小丫


作为一个农村人,已经参加了各种各样的酒席了。参加酒席本应是怀着愉快的心情的,但会有很多让你接受不了的事情发生,那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事情是什么呢?


一、占座


农村的酒席一般是八到十个人一桌,但有些人为了贪便宜,一家只有四五个人,也占了一桌。占座是自私的行为,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全然不顾他人的利益。不管是什么场合也好,占座永远是一个令人厌恶的行为。


二、厨师不讲卫生


如果你刚好看到厨师擦完鼻涕或者上完厕所后没有洗手,然后继续煮菜。那你可能会反胃,要是你还有洁癖的话,那我估计你连酒席都不想吃了,甚至对农村酒席都有了阴影。

三、发酒疯的人


酒席上除了吃,就是喝,有些人一不小心就喝过头了,就开始发酒疯,胡言乱语,大声说话,甚至还动手摔东西,弄得大家吃饭都不安宁。


四、装模作样的人


在农村办酒席,有时候会请其他人来帮忙,但有些人却只是装模作样而已。趁主人家没来看的时候,就在旁边坐、聊天,等到主人家来的时候,就开始装模作样起来,又煮又洗,显得自己很忙的样子。


五、往家里带菜


吃剩的饭菜是可以带回家,但有些人为了贪便宜,菜刚上来,还没吃得多少,就已经拿出袋子开始装起来了,全然不顾他人吃饱没有。现在每家每户生活都好过了,问他带那么多菜回家干吗?他说,人吃不了,可以喂牲畜呀。


六、顺手牵羊的人


有些人贪便宜贪习惯了,参加酒席的时候,会顺手牵羊把未开封的酒,酒席上的碗、勺子带回家去。家里没有碗、勺子吗?肯定是有的,就是想贪点小便宜,但是可苦了办酒席的主人了。


参加农村酒席时,以上六件事情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现在是文明时代了,我们也要做个文明人,做文明事。


——END——



如果你对农村酒席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现在农村酒席没有之前那么热闹,也少了很多人情味,现在已经很少参加农村的酒席了,回想起之前参加过的农村酒席,还是有那么一些让人不能接受的事情:

①一份份子钱,全家老少全部出席。延续之前的传统,基本上谁家办酒席,同村亲近的近邻朋友都会去帮忙,女人去摘菜洗碗,男人招呼客人帮忙端盘子。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家不仅不出力,而且随了一份份子钱,恨不得家里有多少人去多少人,拖家带口,倾巢而出,老老少少就能坐一桌。对于这种行为很反感,基本上不光沾酒席的便宜,烟啊酒啊这种小便宜也是能捞多少捞多少,对于主家来说,这种“客人”实在让人头疼。

②抢菜。我们这里的酒席,上菜之前会有上几盘水果、糖果、瓜子之类的。基本上,数量也是根据每桌的客人来定的。但是有些人不等果盘上桌就上手去抢,能抢多少抢多少,不顾其他客人感受。上了烟、酒之类的,基本上也会抢占据为己有。这种人基本上还会打包剩菜,打包剩菜我提倡,但是不等其他客人吃完就开始打包就显得很没有教养,让人反感。

③频繁办酒席。过去农村办酒席为了热闹,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些人家捞财的手段。婚丧嫁娶这样的情况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农村办酒席的理由越来越多样了。开业,上梁(房子封顶或者上梁,也要摆酒席)、孩子当兵念大学、小孩剪辫子(也叫剪鸭尾)。家家比着办,不办随出去的份子钱都收不回来,渐渐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

④低俗表演。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越来越富裕了,婚丧嫁娶也越来越喜欢搞攀比。除了比酒席的档次、规模,很多村民会花钱邀请类似的“唢呐班子”表演。一开始的表演还算是正常,唱歌、跳舞、吹唢呐、表演一些杂耍、戏曲等等。至今在很多地方的农村也比较盛行,但单纯的歌舞表演逐渐变质变味,一些低俗的动作频频出现在观众面前。戏台下除了年轻男性观众外,还有妇女、老人、小孩子,甚至还有全家一起“观看”,香艳低俗的表演,影响十分恶劣。

⑤爷爷奶奶带着熊孩子。在农村吃酒席最怕桌上围坐四五个小孩,凡是跟这样的老人小孩坐一起,你根本很难吃一顿安心饭。每个小孩都端四五个杯子,每一道菜上来时,盘子还没落桌,小孩就站起来把筷子伸到了菜里。整个酒席几位长者基本上没吃到肉,而小孩的盘里却剩了一大堆,最气人的就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管不问,爷爷奶奶还护犊子。


各位看官,您村里有这种情况么?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补充。


人间世365


我来说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农村吃酒席最难受的事,那时我才十岁的样子,经常被父亲叫去亲戚家吃洒席,因为父母亲工作都忙,最多的是和二哥一起去,二哥也就十三岁,那个时候农村办洒席一般就4张桌子,要请一个本村德高望重的人来安排谁谁上桌吃饭,不像现在自己找个空位坐下吃饭,如果他没叫你你就不能善自坐上去,记得每次去吃酒席经常被忽略了,肚子餓得咕咕叫都没人叫你去吃,可能因为是人年龄小不像去吃酒席的样子,因为其他小孩大部份都有父母带着,有时为了引起注意故意站到靠近桌子的地方,但人家就是不叫你,甚至酒席都散了还吃不上饭的情况随时遇到,那个时侯生活水平差,本来就想去吃顿好的,很多时候回来时都说不去了不去了,但过后父母一叫就又不自觉地又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一直有个东西在往上冒,酸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