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死后是怎样下葬的?

花卷默默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古代皇帝下葬的制度几千年略有不同。

根据皇帝所属的民族也有所不同。先说皇帝下葬的基本模式:

先说皇帝下葬的意义:

1、因为皇帝驾崩涉及到新皇帝继位的合法性,原则上来说,谁为先皇主持的葬礼,谁就是合法继承人。

2、中国长期讲究以孝治天下,皇帝是全体臣民的父母,同时新皇帝也需要做出孝的表率,所以皇帝葬礼在仪式上需要有表达道德意义。

3、皇帝下葬是表现皇家威仪的手段,从礼仪上皇帝的葬礼规格,需要和所有其他人区分开来,而且要有不可逾越的差距。

接着说一般皇帝下葬的流程,实在太过复杂下面简要的介绍:

1、制定流程:皇帝的驾崩后首先要由礼部制定流程,呈给新皇帝确认,最核心的内容是议定庙号和谥号,这个相当于是对先皇帝的盖棺定论,是下级对上级的定性,需要非常的慎重。此外,还有一大堆皇后变太后,太后变太皇太后,皇妃变太妃的流程。

2、按照流程开始全国性哀悼活动。皇宫内所有的继皇帝带领所有的后妃、宗室进行哀悼,包括服孝、守灵,模式和民间类似,但规模和规格要高出很多。所有的宗室都需要轮流到皇宫守灵,在家也必须斋戒。所有的官员必须在官署内斋戒。

全国百姓一百天内不许举办娱乐活动,四十九天内不许屠宰,一个月内不许婚嫁。如果是宗室,根据与皇帝亲属的远近,各类禁忌时间还要延长。

3、皇帝的陵墓修建和随葬品,陵墓修建基本和皇帝继位是差不多时间开始的。但是有的皇帝在位时间短,陵墓还没修好。和现在赶着下葬的情况不同,有时候皇帝要停灵很久,等陵墓完全竣工才能下葬。有的要死后一两年才能真的下葬。而且皇帝陵墓下葬后并不是完全封闭,而是派人看守着,等皇后等人也相继去世后,也要放到陵墓中合葬,合葬完毕后才完全封闭。

对于随葬品的安排,原则是侍死如侍生,生前用的所有东西,一整套要作为随葬品下葬的,夸张点的就类似秦始皇整个皇家守卫队都做成兵马俑埋下去。后世就大致就卖几类的东西,生活用具类日常的衣服、餐具、家具,财宝类皇帝喜欢的各种珍稀的宝贝,比如字画、摆件,礼仪类要有全套的皇帝礼仪用具如乐器、仪仗,陶俑类要有军队、乐工、宫女等。

4、皇帝的下葬,钦天监和礼部要定出日子,定好日子后要排练抬棺和送灵的礼仪。全部就绪后,当天前面是64位引幡人,接着是整套的皇帝仪仗,加上一百来个抬棺人,后面跟着新皇帝以下所有宗室和在京的官员,两旁和后面是大队的护卫兵马,保守估计队伍也要接近万人。

最后补充下皇帝陵墓的类型:

第一类是夯土陵墓,秦汉时代流行,类似秦始皇陵那样,先挖一个非常深的地宫,把皇帝下葬后,封闭整个地宫的入口,在地宫上面堆夯土,堆得像山一样高。在夯土堆外面再建设一道城墙,并建设各类附属的宫殿。

第二类是以山为陵,在唐代比较流行,就是找个山,在山内修建陵墓,死后在山前建设一个纪念场所,山内陵墓的具体位置可以比较隐蔽,这样比较不容易被盗。

第三类是秘密陵墓,这个只有元代的情况,元代的皇帝陵墓是隐藏的,谁也不知道在哪里,也没有堆土什么的标记,后续也不去皇陵祭祀。

第四类是明清的宝顶陵墓,就是搞一个很大的坟头,然后整个用石头封起来,上面是堆土,下面是地宫,整个规模也有一座山包大小,但是地宫的入口是封闭找不到的。


黯金读书会


皇帝的陵墓在皇帝登基不久就开始选址、建造,差不多要建造到皇帝死时。

如,秦始皇陵,即秦陵地宫,“背靠骊山,脚踏渭水”,规模恢宏、设计奇特。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据说地宫有水银暗河,以现在的技术还不敢挖掘。

皇帝死后下葬的步骤:

一. 皇帝死时,由一内侍拿皇帝日常穿用的衣服登上寝殿屋脊,面向北,呼三声“上位复”,招魂,将衣服抛下,然后给国王尸体穿上。

二.宫内开始发丧,众人哭临。

三.死的当天择时盥洗尸体。

四.葬仪督监选择殡殿。

殡殿内置尸床,尸床下置冰(注意冰块是必不可少的)。大行皇帝梓宫是要用一层层草木灰,木炭,竹席等围绕包裹的,从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绝空气,隔绝湿气的作用。起到防腐防臭的效果。

五.大殓。

大行国王遗体要穿八九层衣服,置于锦被之上,锦被对折包裹尸体。然后再置于数层白色丝织品之上。就这样包成一个大包裹放入棺内。

六.棺外有椁。

棺内置七星板,皇帝生前穿用之衣服,珍宝等物。棺材外还有椁,椁即外棺。 然后按照一定的礼仪,将皇帝遗体装入“梓宫”。

七.把棺材移到殡宫。

在殡宫停放时间更长,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八.把棺椁移到陵墓。

在陵墓还要停放一段时间后,再抬入地宫。 最后封闭。


融融118


古代皇帝的丧葬制度是比较严格的,有许多的帝王墓修建得相当的豪华气派,富有的皇帝里面的陪葬品也多,为了防止被盗,里面还设有重重机关。

一般说来皇帝的墓葬在皇帝登基不久就开始选址建造了,修建陵墓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费时费力还烧钱,有点甚至皇帝死了都还没有建成。

皇帝的陵墓因年代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积土为陵,就是把皇帝的棺椁埋入地下,上面在用土堆积而成一个大的坟头,这一般是在很早以前的,或者是战乱时被废被杀的皇帝。

2,以山为陵,即利用山丘作为陵墓的坟头,唐朝的帝王陵除少数积土为陵外大多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唐太宗的昭陵就是以九蝬山为陵凿山建造的。

3,还有一种是“宝城宝顶”的形式,即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种城墙称之为“宝城”,高出的圆形坟头称之为“宝顶”;在宝城的前方,建有一个向前突出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称之为“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皇帝或皇后的谥号碑,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后妃皆采用了这种以宝城宝顶的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清代自顺治起皇帝和后妃的陵寝均选择啊清东陵和清西陵两处。

古代皇帝都是最高的统治者,死后自然都要风光大葬,各朝各代的下葬过程都有所不同。






夜觞邪


皇帝死为“崩”,王死为“薨”埋葬的地方叫陵。皇帝一般死后都会有新帝选谥号以彰显先帝一生之功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