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恨希特勒吗?

慕容筱凡


经历过“二战”的德国人,对希特勒的看法普遍很复杂。在战后,他们逐渐认清纳粹的真面目,知道希特勒是一个“大魔头”。然而,希特勒是如何上台的?如果德国人不支持他,他能否上台?能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能否发动侵略战争?显而易见,希特勒的疯狂,与德国人的支持,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希特勒说了一些德国人想听的话,干了一些德国人想干的事,德国社会中的复仇主义情绪,还有那些军国主义思潮,这原本就是存在的,希特勒相当于一个“开瓶人”,把魔鬼从瓶子中放了出来。当然了,希特勒本人也变成了“恶魔”。

希特勒的巅峰期,应该是在法国战役后,当时的德国,打败宿敌法国,一血前耻。在欧洲,德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霸权,英国人也招架不住。这个时期,大概也是德国的巅峰期,是此前从未达到的高度。因此,希特勒的个人威望,也到达顶峰,德国人感觉自己报了仇,在欧洲挺起了腰板,彻底摆脱英美利益集团的压榨。然而,希特勒的威望,与战绩成正比,德军打了胜仗,他的威望就会很高,德军打了败仗,他也难辞其咎。

在此时,希特勒的权力欲越来越大,他紧紧抓住军权,对前线将领指指点点,其实他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不高,可他对手下不放心,但瞎指挥,必定带来恶果,那就是德军在前线败了,而且败的彻底。如此一来,希特勒手底下的将军,就开始“恨”他。总体来看,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国民众多数支持希特勒,而在盟军登陆诺曼底后,希特勒的威望持续下滑,忠诚于他的人越来越少。

战争时期,德国人享受到很好的“福利”,那么这些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明显,希特勒的手下大肆屠杀犹太人,抢夺犹太人的资产,利用抢来的财富给战争机器充血。德国在占领区,也搜刮了巨额财富,第三帝国的腐败状况也日益严重,奢靡之风盛行。这些钱,多数都是抢来的,是不义之财。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支持希特勒的民众,也是分赃者,希特勒用抢来的钱,来提高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这也是为何在前期,这些人拼命支持战争的原因,不仅是非理性情绪,还有现实中的物质利益。

最终,德国战败了,希特勒选择自杀,纳粹遭到清算,那些战犯们被成批成批的拉上绞刑架。从这一刻起,德国民众醒悟了,他们自己成了帮凶,成了牺牲品,被野心家给利用了。他们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大量年轻人战死前线,很多平民在轰炸中丧生。在战后,德国遭到肢解,从此失去自主权,德国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这一点看,他们肯定会恨希特勒,他发动了一场注定会输的战争,满足了其个人野心,却葬送了德意志的未来。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这个问题是极不严谨的,就好像我国人民都喜欢巴黎圣母院吗?这本来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事情。

而对于8000多万德国人而言,情况似乎更为复杂。

作为二战后最先崛起的西欧国家,德国在美苏英法四大战胜国的影响下,尝到了去希特勒主义的甜头。德国尤其是联邦德国在战后重新融入欧洲,和法国一道成为欧洲的领导者。德国也一再进行二战的反思,特别是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波兰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下跪,使联邦德国重新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直到今日,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可以说没有希特勒的德国,是一个真正健康的国家,德国人痛恨希特勒也在情理之中。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刽子手,希特勒一直以来都是恶魔的化身。在他执政的13年时间里,整个德国被绑上了战车,成为希特勒实现个人私欲的炮灰。而德国发动的二战也让德国再度成为战败国,付出了比一战战败更为惨痛的代价,特别是失去大片领土,这让今天的德国依然深受其害。

不过几乎很少有人愿意承认,希特勒和日本裕仁天皇及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从来都截然不同,他的上台不是通过军事政变,而是通过德国民选。

也就是说,这个大魔头是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的选择。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希特勒都是他们自己种下的苦果。

这些在战争中幸存的德国人,愿意承认自己所犯的罪恶吗?很显然不是。即便他们在冷战期间,因美苏英法等战胜国的强加意志而高喊消灭希特勒,但他们内心对希特勒并不痛恨,反而有些许好感,正如当时投票时候的心情一样。

所以在冷战结束后,德国境内的右翼势力能够重新活跃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是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后,先前苦于人口负增长的德国接收了大量的中东难民,希望缓解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怎奈大量难民的涌入使德国不堪重负,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让崇拜希特勒的极右势力有了上蹿下跳的社会条件。

而深陷难民危机中的德国民众,在生活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明显改善甚至越发低下的情况下,对当权政府的失望会逐渐演化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比如希特勒时代。

希特勒之所以能够上台,源于德国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受的巨大打击,刚刚在一战后恢复元气的德国,因为这次经济危机几乎一夜回到解放前,失业人口一度高达800多万,这对于人口只有数千万的德国而言可谓晴天霹雳,希特勒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站到了德国民众的面前。

虽然希特勒组建了臭名昭著的党卫队,但他的统治依然是建立在德国民选的基础上,因为德国和意大利及日本的情况完全不同。

而大多数德国民众之所以将选票投给希特勒,是因为希特勒对德国各阶层都许下了丰厚的承诺。

比如希特勒向大资本家承诺,他将迅速恢复市场经济秩序,重新让容克大资本家们攫取海量财富;

希特勒向军队承诺,他们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军队数量和军事装备将获得巨大提升;

希特勒向摇摆中的中产阶级承诺,他们将继续保持体面的社会地位,并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希特勒向身处底层的工人阶级承诺,他们将拥有体面的工作,面包和汽车将走进他们的生活;

希特勒向广大的无产阶级承诺,他们将通过双手获取想要的一切。

于是希特勒成为二战前德国的救星,到1936年,德国已经几乎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走出,失业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德国还承办了举世瞩目的柏林奥运会。

所以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希特勒死在1936年,他将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可以说,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尤其是尝到希特勒时代甜头的德国人,似乎并没有理由痛恨希特勒。

二战对于希特勒而言,是希特勒庞氏骗局的进一步发展,是德国必须要承受的折磨。

但战争中的德国人并不爱好和平,因为希特勒让他们相信,只有战争才能彻底改变德国的被动地位,让德国重新回到世界霸主的宝座。所以他们对德国的侵略扩张,从来都是积极而狂热的,这和当时的日本如出一辙。

希特勒之所以能够得到德国民众的拥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希特勒抓住了大多数德国民众的心理:

为了称霸欧洲甚至世界,德国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二战后德国和法国放下历史仇恨重归于好,携手建立欧洲共同体,都说明即使战败的德国也没有放弃对欧洲霸主地位的憧憬,它的心中始终都有一个大国梦。

在这一点上看,希特勒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诉求。而二战后美苏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惩罚,对某些德国人而言恰好印证了希特勒主义的正确性。即便在德国全面禁止纳粹标志的出现,也被很多德国人认为是欲盖弥彰。

所以希特勒在德国人民的心中始终没有散去,在很多德国人心中,甚至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这和二战以来德国全面否定希特勒已是今昔不同往日。

2015年由大卫温德特·执导,奥利弗·马祖奇主演的喜剧电影《希特勒回来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德国对希特勒的复杂感情。

如果希特勒真的穿越到了今天,很多德国民众会对他拳打脚踢,但必然会有人对他顶礼膜拜。

用爱恨交加,也许最能体现当下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的感情。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我觉得不恨!现在德国的右翼势力依然十分庞大,只是因为美国仍然驻军德国使得这些人不得不装死。从某种意义上看,德国能够强大跟元首的正确带领有莫大的关系,德国人恰恰是在这种认同感之下才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在希特勒上台以前,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德国不得不承担巨额赔偿金,总价大约是4.7万吨的黄金,协约国要求德国在24年时间里连本代利赔偿完毕。这使得德国人90%的生产物资被协约国掠夺走,物资稀少造成国内供不应求通货膨胀,3000亿马克只能买一枚鸡蛋,这是当时德国的困境;德国本土也被划走大量的,由战前的58万平方公里变成了38万平方公里左右。

希特勒上台以后,直接废除了对协约国的战争赔偿,这是德国能够在三年内恢复经济的主因。赔偿是拖累德国的主因!所以元首武装德国是对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德国国防军,他们就得继续赔偿下去;

其次,讨要领土失地。希特勒致力于对一战时期被抢占走的德国领土讨回,一直到1939年战争重新爆发,德国也依然没有全部讨回领土。一个一心想要带领国人讨要本国丢失领土的元首,没理由不被支持;

第三,为德国生存下去而战。德国发起二战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是三个,英法以及波兰。由于德国废除了一战赔款大大得罪了英法,英法便联合起来封锁德国的经济命脉,切断了德国的海上供油线路。德国不得不向苏联靠拢,从苏联进口石油跟粮食,这时候波兰又跳出来棒打落水狗,仗着有英法的支持,竟然要对德国过境波兰的货运通道(苏德贸易)征收75%的关税。这才是逼迫德国向波兰开战的理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会跟德国结盟划分波兰。所以只能说是成王败寇吧,希特勒打波兰没有错,触发二战只能说是天意吧。


优己


总的来看,德国当然是恨希特勒的,是希特勒把德国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境,使得战后德国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受到诸多限制。德国也认真反省了战争罪行,在德国,希特勒是一个敏感话题,一切有关纳粹的书籍、话题和标志都是禁忌。

然而,近些年来,人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开放的移民政策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冲击,宗教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显,欧洲社会开始分裂,民粹主义思想开始回归。在整个欧洲,极右翼政党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并且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此相随的是,反犹主义也在欧洲重新泛滥起来,今年年初法国的黄背心游行就公然表达了反犹诉求。

作为纳粹思想的发源地,德国当然也不会落后,极右翼的选择党一跃而成为德国第三大党,并成功进入议会。危险的民粹思想悄然进入了人们的心,甚至一些崇拜纳粹的团体也开始悄悄活动。

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态度,目前可以说呈现了多元、分化的态势,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清醒认识那一段罪恶的历史,并且坚决反对纳粹主义,反对希特勒。少数人则因为痛恨移民政策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怀念希特勒起来,甚至有人说:如果希特勒还在,就没有难民了。


这一点可以从德国拍的一部喜剧电影《希特勒回来了》看出来。剧组为了体现真实的效果,并没有进行彩排和安排群演,而是让演员穿着纳粹的军服顶着希特勒的扮相直接走在大街上,以观察人们的反应。据说,当人们看到“活生生”的希特勒走在大街上,很是吃惊,很快他们纷纷围过来和“希特勒”握手、拍照和合影,甚至还有人问:“何时把犹太人赶回去。”

演员说,群众这种态度让他很不安。还有些人,看到“希特勒”后非常愤怒,驱赶他甚至打他,演员表示,虽然挨了打,但这时他的心情最好,因为这才是人们应该对待希特勒的正确方式。


萌叔观世界


我是德国人就不会恨希特勒:1、战争背景是德国在希特勒没上台前陷入经济危机+德国背上有一座大山《法尔赛条约》(及其苛刻的条约)。2、希特勒上台在当时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容克地主、资本家、失业工人。他的大多数施政纲领也符合当时德国需求,除了灭绝犹太人)。3、希特勒上台摆脱了《凡尔赛条约》使国家经济正常化,就业率明显提高、军队正常化,不再给英法上供。(其实日本人现在正在做的和当年德国做的事大相径庭,除了军队和驻军问题没完全自主)。4、即使希特勒不上台也会有东特勒,南特勒上台。一个主权国家是不可能接受其他国家的长期压榨的。只不过希特勒后面做的事太过了,超出了德国的控制能力。


鑫安晓辉


应端正一立场,希特勒是反人类的恶魔👿。

现在有人大言不惭说德党卫军制服漂亮,希特勒了不起,差点就征服世界,那个崇拜劲……呀拉个呸,吐一脸唾沫,不晓死活东西,你是晚生了几十年,要早生几十年你那有咯好命,会有书读,有衣穿,有饭吃?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在这里乱讲德军如何如何不得了,希特勒对犹太人没斩尽杀绝,好像德军二战暴行还没达到你满意程度,试问:你是不是要继承和发扬法西斯主义?无耻之尤!

中国二战时也惨遭日本法西斯蹂躏,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慰安妇日军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哪桩哪件不给国人锥心之痛?假如歪果仁也以你口吻说日军咋就没杀完中国人,或推崇东条英机之流为大英雄,你又做何感想?是附和?还是赞同?

教育目的是要辨明世间是非,要分得清东南西北,否则和畜生无异。


和言悦色


可以认为,二战期间德国人大多感激希特勒,二战战后德国人恨希特勒

自从纳粹党上台执政德国后,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当时的德国走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经济危机,大多数德国人找到了工作,德国社会重新开始生机勃勃。同时德国也走出了一战后的没落时期,纳粹思想也深深毒害影响当时的德国人,他们普遍支持希特勒发动战争,因为希特勒打着就是振兴雅利安人的旗号。

然而,随着德国战败,两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德国人自信受到极大打击,而盟国对德国占领期间也普遍影响德国的教育,也改变了德国人的价值观,德国人开始反思纳粹罪行,所以现在很多德国人认为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失败而毁灭了德国,德国社会自从普鲁士就开始的尚武风气被抹杀,所以现在的德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普遍厌恶战争,厌恶希特勒。


小王知识堂


在德国你做一个希特勒的经典动作都必须封杀,还喜欢希特勒?提这个问题的人是个XX吧。某一年的一次足球比赛,一球员在进球后,以纳粹礼经典动作庆祝,然后就遭遇了终生禁赛。当然德国也有不少光头党,类似于义和团,那也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在公共场合宣扬有关纳粹的一切警察第一个上门,


风飘云散7


法国人恨不恨拿破仑,日本人恨不恨裕仁天皇,蒙古人恨不恨成吉思汗?结论显而易见


晕车黛黛


德国从卑斯麦的铁血正策开使走向了崛起,希特勒发动的二战,实际上就是卑斯麦铁血正策的延续,但是由于战败了,现在的德国人只是不敢公开的崇拜希特勒而已,

估计:希特勒是德国人心中的英雄,现在看德国人的下跪道歉只是为了再次崛起争取条件,这从默克尔的德法联盟也能看出一些问题,而德国主导的欧盟应该是卑斯麦铁血正策的第三次崛起,

估计:德国人一但获得成功,一定会像日本人那样的敬仰希特勒的丰功伟绩,在这一点上德国人远没有日本人诚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