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開始的廟號是太宗,為什麼嘉靖要把朱棣改為明成祖呢?

中國歷史研究所




有些人一直認為一直認為。嘉靖皇帝朱厚熜為了追認自己沒有當過皇帝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為正統的皇帝,並讓父親進太廟,才把先祖朱棣的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說是當時的太廟已經滿了9個皇帝,如果要將興獻王朱祐杬的位子擺進太廟,就要移出與現任皇帝血緣最遠的“宗”,這個宗就輪到明太宗朱棣了。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嘉靖皇帝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前面有明太宗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景泰帝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等10位皇帝,但是建文帝和景泰帝因為歷史原因,這時還沒有廟號,所以這兩人不在太廟裡,太廟裡實際上只有8位皇帝,如果嘉靖皇帝要將自己的父親擺進去,也才9個,不需要移出任何人。



既然如此,嘉靖皇帝為什麼要將朱棣的廟號由明太宗改為明成祖呢?因為嘉靖皇帝覺得太宗不適合朱棣。嘉靖皇帝能得以當皇帝,是因為伯父明孝宗朱祐樘家裡絕後,嘉靖皇帝是以小宗入繼大統的,一開始大臣們反對嘉靖皇帝喊明孝宗為伯父,他們要嘉靖皇帝過繼給伯父當兒子,而自己的親生父母變成叔父母。為此,嘉靖皇帝和大臣們鬥了17年多時間,終於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將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的地位提升到和明孝宗朱祐樘一樣的級別,位置排在明武宗朱厚照之上。17年的大禮儀之爭,將嘉靖皇帝的禮儀知識鍛鍊的爐火純青,也愛上了禮儀之爭。

所以,嘉靖皇帝才對朱棣的明太宗廟號起了疑心。封建社會的太宗,是一個朝代僅次於祖的最高廟號。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等等。太宗意味著是太祖的合法繼承人,是太祖事業的最好傳承者。祖有功,有功才能評上祖,而太宗是太祖、高祖的直接繼承人。



但是,嘉靖皇帝覺得,朱棣是靖難之後奪取的帝位,而且遷都北京,六掃漠北,功勞很大,奠定了燕王一系子孫的帝位,於國於家算是有功勞,應該成為祖,但是是成祖,歷史上原本沒有任何朝代有成祖這個廟號,朱棣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後來的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後,順治皇帝追贈他為清成宗。如此看來,這個成字有點不好。

祖有高祖、太祖、世祖、聖祖等。太宗是宗的頭,某種意義上,雞頭比牛後還好。但是,朱棣的不肖子孫嘉靖皇帝朱厚熜將朱棣的太宗改成成祖,算是還原了朱棣篡位的真實歷史,倒也符合實際。也算是歪打正著。


坐看東南了


因為嘉靖也想追尊自己的父親為皇帝,並進太廟,所以就把朱棣的“太宗”廟號升格為成祖。

我國曆代宗法禮制,基本上都沿襲周禮。《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因此,太廟正殿中只能供奉七個皇帝,除開國皇帝外,後世皇帝的牌位都遵循“親盡則祧”的原則。“親盡”指的是超出了與現任皇帝的親緣關係。



所謂“父為昭,子為穆”,如果死去的皇帝,出了三昭三穆的關係,就得被“祧”。而這個“祧”,就是把牌位從正殿中挪出來,放到太廟後面的偏殿單獨供奉。

發展到明朝,這項禮制稍微有些變化,太廟中能供奉九位皇帝。除朱元璋外,多出來的就要去祧廟。



大家都知道,嘉靖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他的父親興獻王是藩王,沒當過皇帝,因此是不可能入太廟的。所以,一開始大臣們和嘉靖圍繞認爹這個事上,鬧得很僵,這就是著名的“大禮儀之爭”。

之後,嘉靖追尊自己的爹當皇帝還不夠,還要把他也弄進太廟去。然而,那時明朝太廟中的九個名額已經滿了。因此,要是再塞他爹進去,就得祧一個出來。



而若論親緣關係,朱元璋之下就數朱棣和嘉靖最遠。因此,嘉靖只能把朱棣“祧”出來。

可是,朱棣的文治武功是何等的偉大,這點嘉靖也是知道的。所以,嘉靖就乾脆把朱棣的廟號從“太宗”升級為“成祖”,這樣一來朱棣就能與朱元璋並稱為祖,同為“萬世不祧”之君,於太廟正中供奉。

這一輪操作過後,嘉靖就以禮把明仁宗祧出來,放進了後殿供奉。這就是嘉靖追尊朱棣為成祖的始末。



這些歷史要讀


先說答案,因為他們都是外地藩王繼統,明世宗繼位的時候就有過大禮儀之爭(都把嘉靖皇帝逼哭了,還說不做皇帝了等等),搞的明世宗很不爽,他為了要自己的皇位更正統,直接把明太宗升格為明成祖,這樣自己的皇位更正統,像發生大禮儀之爭這樣的事自己可以掌握更多主動。

因為登基之初的大禮儀之爭給嘉靖皇帝的刺激太大(權力的世界不相信眼淚),這也就導致了他以後的執政風格:嚴厲馭下、冷酷無情。

另外天地壇也是這位給天地壇分開祭祀的,以後延續了下來才有了今天的天壇和地壇。


過去即歷史


世宗為啥非要給他先考升個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