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汽車行業迎來複蘇拐點 重點關注四類個股

33月乘用車批發與零售同比分別下降6.9%、12.9%,預計受增值稅率下調影響,避稅效應刺激3月批發端上量,對零售端有所壓制,但總體來看降幅已經明顯收窄。4月上海車展多款新車陸續上市,去年下半年基數較低,車市有望持續回暖。多地淘汰老舊柴油車並推廣清潔能源貨車,基建項目陸續開工,推動重卡銷量持續位於高位,全年銷量有望達100萬輛。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幅度較大,過渡期部分車企將衝量,車企盈利能力承壓,且2019年開始考核新能源汽車積分,車企積分壓力加大,合資車企也開始集中發佈新能源汽車,有望推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高速增長。一季報期臨近,由於Q1汽車銷量下滑11.3%,且促銷加大,產業鏈整體盈利能力都將承壓,但Q1有望成為業績底部,建議積極佈局汽車股,重點關注邊際改善與業績表現有望優於整體行業的個股。

主要觀點

3月乘用車降幅明顯收窄,復甦可期。根據中汽協數據,3月乘用車批發銷售201.9萬輛,同比下降6.9%,根據乘聯會數據,3月乘用車零售202.3萬輛,同比下滑12.0%,批發端與零售端相較於2018Q4降幅明顯收窄,車市正在逐漸回暖。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稅率下調,避稅效應刺激3月批發端上量,對零售端有所壓制,部分車企考慮國六切換去庫存也對批發與零售端都有所影響,預計二季度汽車銷量有望持續改善,去年下半年及今年上半年基數較低,預計後續銷量將有持續的上佳表現。減稅效應將部分緩解車企盈利壓力,同時終端售價有所下降,也有利於刺激汽車消費。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穩定汽車消費,多家車企響應汽車下鄉政策,有望提振消費信心,刺激車市回暖。整車企業有望迎來業績和估值雙重提升,重點推薦長安汽車、上汽集團、長城汽車。

3月商用車銷量實現小幅增長。3月商用車銷售50.1萬輛,同比增長2.4%,卡車與客車均實現小幅增長。3月重卡銷售14.9萬輛,同比增長7.1%,天然氣重卡3月銷售9,569輛,同比增長326.5%,成為支撐重卡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預計與多地淘汰老舊柴油車、推廣清潔能源貨車有關。春節後基建工程項目陸續進入啟動和開工階段,也為工程重卡奠定了良好的增長基礎。在基建加碼及環保升級等多重因素推動下,2019年重卡銷量有望達100萬輛左右,重點推薦濰柴動力,建議關注威孚高科。3月客車銷4.3萬輛,同比增長0.6%,整體表現平穩,3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售4,900輛,同比增長9.0%,受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影響部分車企搶裝,推動銷量實現較快增長。新能源公交補貼政策尚未出臺,預計優於非公交客車,建議關注宇通客車、金龍汽車。

新能源汽車延續良好增長勢頭,A0/A級乘用車表現突出。3月新能源汽車銷售12.6萬輛,同比增長85.4%,其中乘用車同比增長92.6%,商用車同比增長16.1%。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3月純電動乘用車A00、A0、A級分別增長-18%、461%、392%,A級車成為銷量主力增勢強勁,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驅動下產品升級效果突出,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銷量穩居前三,長城汽車、長安汽車、華泰汽車3月實現高速增長。根據中客網數據,一季度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售13,443輛,同比增長67.7%,受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影響部分車企搶裝,銷量實現快速增長。新能源專用車補貼降幅較大,產業資金鍊緊張,預計短期銷量低迷。補貼政策傾向於扶優扶強,利好技術及供應鏈優勢企業,建議關注比亞迪與高鎳三元鋰電池產業鏈等。補貼政策明確了地方補貼支持加氫站建設,且後續將有支持政策出臺,一季度燃料電池銷售273輛,未來有望爆發,建議關注濰柴動力。

2019年1-2月汽車行業收入與利潤快速下滑。前兩月17家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實現營業收入5,773.2億元,同比減少10.0%,增幅比2018年1-12月回落14.0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5.4%,降幅較2018年1-12月擴大32.8個百分點。汽車行業銷量快速下滑,競爭加劇,促銷加大,使得車企的收入與利潤快速下降。

重點推薦

整車:重點推薦估值較低且邊際有望改善的長安汽車、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重卡行業有望保持較高景氣度,推薦濰柴動力,關注威孚高科。

零部件:關注消費升級、國產替代、節能減排、客戶突破等細分行業高增長機會,推薦華域汽車、萬里揚、繼峰股份、凱眾股份、拓普集團等。

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高增長,關注補貼政策,推薦整車龍頭比亞迪,關注特斯拉、高鎳及軟包產業鏈等投資機會。

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有望成為新的國家戰略扶持產業,輔助駕駛有望加速滲透,推薦德賽西威、保隆科技。

風險提示

1)汽車銷量不及預期;2)貿易衝突持續升級;3)產品大幅降價。

本文源自中銀國際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