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桶井鄉:產業革命帶來“及時雨”

德江桶井乡:产业革命带来“及时雨”

產業從無到有,300多畝食用菌基地成為桶井大山的靚麗風景。

省極貧鄉德江縣桶井鄉有些哪些產業?

若是在2016年前,這裡的幹部和群眾幾乎異口同聲回答:包穀、豆子和蕎子!因為祖祖輩輩見得最多、幹得最多的就是這些傳統作物。

儘管幹群都特勤奮,但卻年年不夠吃,家家缺錢用,日子過得甚是艱辛。2016年10月,桶井鄉被列為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

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激戰,如今的桶井鄉產業“從無到有”“遍地開花”:花椒1.7萬畝、食用菌20萬棒、紫紅薯5000畝、精品水果2400畝、規模養殖場8家……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黨建引領背水建園區

曾經的玉竹山,兩面環對烏江,前臨新灘渡口,山上有連片撂荒的山地。石頭滿山坡,“石窩窩,荒坡坡,望著烏江缺水喝”就是玉竹山過去的真實寫照。

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前期,當地政府在此新建園區,終因缺水和土壤貧瘠導致果苗成活率不高,大力發展產業的願望一度擱置。

2016年11月,德江縣委為桶井鄉高配領導班子,明確兩名副縣級領導掛帥,分別擔任鄉黨委書記、鄉長,從全縣20個鄉鎮和5個部門抽調179名精兵強將,一起奔赴桶井脫貧攻堅戰場,與該鄉原92名幹部,共同打響脫貧攻堅決戰。

距離2020年不到4年時間,要與全國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緊、任務重。鄉黨委立即啟動“黨建三個一”工作模式:一天一彙報、一週一督查、一月一小結。以定目標、定任務、定實績等“黨建責任清單”進行任務派遣,層層壓實責任,“征服”玉竹山。

玉竹山山體龐大,海拔高達900米,抽水困難,加之彼時不通公路,缺了水,發展產業談何容易?

“實現果苗包活責任制。”全鄉幹部在書記鄉長的帶領下,每人負責200棵果苗的成活任務,於是,玉竹山上出現了戰天鬥地的動人背水保苗場面。

“這個園區,就是幹部們從烏江背水建起來的!”回想建園的艱難歷程,一段段感人而又辛酸的場面如同電影般,在德江縣政府黨組成員、桶井鄉鄉長熊飛腦海中回放出來。

“八要素”助陣產業革命

14700多名青壯年外出打工,佔全鄉總人口60%以上,土地撂荒現象嚴重;絕大多數群眾生活靠政府救濟度日,發展產業資金從哪裡來?如何聚集土地、人力等資源要素推動產業發展?

“2018年的春天,貴州省委、省政府發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號召,提出了‘五步工作法’和產業革命‘八要素’,這真是一場及時雨,為桶井鄉推進產業革命開出了一副靈丹妙藥。”德江縣委常委、桶井鄉黨委書記吳飛激動地說。

對照“八要素”精準施工。桶井鄉藉助春暉使者平臺,探索人才技術迴流農村的渠道,引進劉繼全、楊緒奎等返鄉農民工,組織玉竹山擁有土地的村民成立了全鄉首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德江瑞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推行“5311”分紅比例,對玉竹山2000多畝土地進行集中流轉。由合作社頒發“社員證”,雙方約定土地流轉費、務工優先、分紅等具體事宜,讓村民們吃下定心丸,內生動力得以空前激活。

“在產業選擇方面,我們反覆邀請專家考察論證,最終選擇了耐寒、耐貧瘠等特性的柑橘類作物為主導產業,淘汰掉包穀、豆子等低效農作物。”合作社負責人劉繼全說。

幹部垂範,合作社發力,玉竹山漸被“征服”:石旮旯種果樹,林下種皇菊,地下種紅薯,空中養山雞,有限的土地資源被激活,實現“一地多用”,釋放出生態、經濟、社會等多重效應。

“多元產業”遍地花開

離開玉竹山,沿著蜿蜒、寬敞、漂亮的鄉村公路,幾分鐘車程便是金竹山。

這裡森林植被較好,但仍是亂石如雲。石縫裡長出的花椒苗迎風招展,不少枝頭已經掛滿花椒果實。隨行的鄉幹部卓敏介紹,兩年多時間,在3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帶動下,全鄉建成1.7萬畝花椒基地,今年有6000多畝已經開始掛果。

在江蘇省吳中區1600萬元扶貧資金幫扶下,桶井鄉建成20萬棒的食用菌基地,加工廠房已成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每年,這個基地將帶來近40萬元的純收入,帶動345戶農民戶均增收1000元。

在同心社區關墳壩,5000多畝高品質紫紅薯茁壯成長,一排排潔白的塑料大棚和深加工廠房猶如一列列火車頭,載著上千村民駛向同步小康的道路。

為了深耕“牛產業”,春塘、玉竹、場壩3家合作社帶動100多戶農戶養殖,2018年全村已出售肉牛300多頭,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600元。

通過招商引資,引進能人,桶井鄉已建好145家年存欄規模1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實現年產值50萬元以上。同時,還建成1家肉兔養殖場。

為了開發桶井鄉豐富的旅遊資源,由銅仁交旅投集團投資3.8億元,政府匹配1.2億元的“新灘夢嶼”旅遊景點正在加速推進,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歡樂的海洋。

2019年,桶井的“光景”註定精彩,“整鄉摘帽”也將水到渠成!(張著昶 楊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