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日寇侵华之时,陈寅恪却带头主张“投降日本是上策”?他的民族气节跑哪里去了?

京都静源教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陈寅恪却说说过类似的话。

《南渡北归·南渡》382页记载了陈寅恪一件事: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一个星期后的7月14日,陈寅恪在清华园对吴宓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为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

其实,当时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少,很多人认为中国和日本决战必然亡国。

陈寅恪作为一个文人,不懂得军事政治,有这种见解也不奇怪。

关键在于,虽然有这种观点,但陈寅恪并没有做汉奸,更没有投敌,甚至没有留在日伪控制区做顺民。

事实上,当年11月他就带着家眷南逃,到国民政府控制权任教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陈寅恪基本都在后方教书,也算是支持抗战吧。

期间,1941年香港沦陷时候,陈寅恪也在这里。因陈寅恪精通日语,名气又大,日本人对他很重视,聘请他为香港东亚学院院长。但陈寅恪还颇有些读书人的硬骨头,他很快带着家属逃离香港,到了国民政府控制区广西继续教书,直到抗战结束。

陈寅恪虽然曾经说过投降的观点,但从没这么做过,用实际行动参加了抗日,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名人不要听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嘴炮从古至今到处都是!

日本人手下很多大汉奸,之前都是高喊抗日的家伙。

这里有个悖论,五四运动中著名的反日学生领袖梅思平,在抗战中投靠日寇成为大汉奸。

搞笑的是,被梅思平之流攻击为日本人走狗,还放火烧了屋子的曹汝霖,却拒绝和日本人合作。

当年梅思平一伙带着人冲进赵家楼,曹汝霖吓得急忙翻窗子进入厨房,换了仆人衣服逃走。一同的章宗祥反应较慢,被学生抓住痛殴一顿,差点被活活打死。

抗战中日军筹组华北伪政权时,一度曾把当过部长的曹汝霖,看做最理想人选。

曹汝霖不为所动,拒绝和日本人合作。为此,日本人大怒,曾经当面威胁:你以前和我们称兄道弟。现在我们来了,你怎么又不合作?你在搞什么名堂?

后来,王克敏曾给他挂上“最高顾问”的虚衔,王揖唐出任伪华北政委会“委员长”时,又给曹汝霖挂了个“咨询委员”的空衔,但曹汝霖从不到职视事,也未参与汉奸卖国活动。

曹汝霖晚年在忆及五四运动时说:“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来,于己于人,亦有好处。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


萨沙


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七七事变时,他担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系教授。面对日寇的入侵,他在和好友的一次闲聊中说道:

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为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

由此可见陈寅恪确实提到了面对日寇的抵抗是徒劳的,投降屈服方是上策。不过这并不代表陈寅恪没有民族气节,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对于抗战形势太过悲观,对于国家民族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中国人的“恐日症”始于甲午战争之后,此后中国掀起了学习日本的热潮,许多人赴日留学,陈寅恪也不例外。当中许多人虽然学到了不少本领,但却也亲眼目睹了日本的强盛,回国后面对国家内乱贫困的局面,深感和日本的差距非常之大。

陈寅恪后来留学欧美,于1925年回国,在清华大学任教,直到七七事变爆发。在这段时间内,国民党政府先丢了东北,之后又签订了《塘沽协议》让出了华北的权益。特别是驻防平津的29军在日本人的唆使下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华北实际上成为半独立的状态。

所以久居北京的陈寅恪才会说“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

再加上陈寅恪是个文人学者,对于政治军事不甚了解,所以才会对抗战形势非常悲观,说出屈服日本是上策这样的话。

而当时有不少中国人和陈寅恪的想法是一样的,国民党政府就有许多这样的人,比如汪精卫、高宗武等人,他们认为中国全面落后于日本,全面开战必败,而且会败的非常快,这就是所谓的“亡国论”。

不过陈寅恪只是和友人私下说说而已,他并没有“身体力行”这种亡国论调,而是选择继续抵抗。

他的父亲陈三立面对日寇暴行绝食而亡,陈寅恪为父亲治丧完毕后,便带着家人踏上了随校南迁的征途,从北京辗转到了昆明。

1939年,陈寅恪在香港大学任教。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占后,陈寅恪辞职闲居,并拒绝了日本人高薪聘请他出办东方文学院的要求。

在全面抗战期间,陈寅恪坚守中华民族气节,誓死不做汉奸。所以问题所说陈寅恪民族气节有问题不准确的。


石头说历史


比起其父亲陈三立,陈寅恪可谓不肖。

散原(陈三立之号)老人是个著名的诗人,而其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深得世人钦佩。有几件事: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寇侵占上海,散原老人非常愤慨,一日在梦中高呼“杀日本人、杀日本人”!1933年,同为著名诗人的郑孝胥拥戴溥仪,任职于伪满洲国政权,散原老人痛骂其背叛中华,毅然与其绝交。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后,日寇欲招致散原老人为其所用,遭老人严词拒绝,老人并将为日军侦伺者逐走。

最后,散原老人五日不食,忧愤离世。乃父如此气节,不知陈寅恪当时有何感觉!


笑声30


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

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

国仇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时。

念往忧来无限感,喜心题句又成悲。

听到日本战败投降消息的次日,55岁的陈寅恪同众多文化大师一样,满腔屈辱终得洗刷,悲喜交集之情再难克制,遂做下此诗以抒心志。

回顾这段国破家亡的屈辱历史,这位国学大师想到了绝食而亡以抗日明志的父亲,想到了自己背井离家颠沛流离的苦痛,感怀万分,久难平静。


01

近些年对陈寅恪的评价,出现了如题主所说的一种论调,认为其主张投降,毫无文人风骨。所举之言,不外乎是《吴宓日记》中陈寅恪对于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对时局所论。但以一语而断其投降卖国,恐失公允。

评价历史人物我觉得应该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看看能否理解当事人所言所行。于我个人而言,也是绝不同意陈寅恪对于抗战时局的论断,但以此定其民族气节尽失断不能令人信服。

对陈寅恪生平熟知或熟读过其诗作的人可能都有感受,陈寅恪其人一生大都贯穿悲观主义色彩,而这,与其经历密切相关。


02

1910年,日本武力吞并朝鲜,此时,身在异国他乡留学的陈寅恪便有深深担忧,预感到中国会是日本的下一个目标,内心悲愤,以诗抒怀:兴亡古今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

九一八事变后,对于东北军的不抵抗,致使国土沦丧,社会各界莫不是谴责控诉。陈寅恪从好友处得知事变的具体情况,深感国家内忧外患,忧心忡忡:

空文自古无长策,大患吾今有此身。

欲著辨亡还阁笔,众生颠倒向谁陈?

此时的陈寅恪流露出对于国家悲亡和民族前途的深深忧患。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随即沦陷。其父陈三立老人悲痛欲绝,绝食明志,以死殉国。国仇家恨的打击使得陈寅恪急火攻心,导致右眼视网膜剥离,须立即手术,而这意味着要在日本人的沦陷区苟且偷生。思索再三,陈寅恪毅然决然携妻带子,南下逃离。


03

一路仓惶颠沛逃至香港,妻子劳累旧病复发,女儿也高烧不退。为大局计,陈寅恪只得抛家离子,孤身前往昆明,去西南联大任教。

只身一人,又卧病在床,陈寅恪内心苦楚悲痛,写下了悲凉的《残春》: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雨里苦愁花事尽,窗前犹噪雀声啾。

妻离子散,无依无靠的忧愁感怀之情见诸笔端,溢于言表。

七七事变一周年之际,身处云南蒙自教学的陈寅恪难忘国耻,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尽死肝肠犹沸热,偷生岁月易蹉跎。

虽饱经磨难,对战事消极,仍没有冷却那份爱国情怀。


04

滞留香港期间,日寇占领,物资匮乏,陈寅恪一家过着极度穷困的生活。由于在教育及文化界的声望和成就,日本人派人送去面粉,其不接受,甚至以官职金钱威逼利诱,均被其断然拒绝,陈寅恪赋诗明志:

乞米至今余断帖,埋名从古是奇才。

劫灰满眼看愁绝,坐守寒灰更可哀。

为了逃离日占区,不给日本人服务。陈寅恪乔装混入人群,秘密乘船逃离香港。逃离虎口的陈寅恪难掩欣喜之情:

万国兵戈一叶舟,故丘归死不夷犹。

即使山河破碎,也要死在祖国,这般文人风骨和民族气节着实令人感佩钦敬。



抗战期间虽对战事持消极悲观态度,但比起那些卖国求荣或是迫于日本人淫威的投敌汉奸,陈寅恪丝毫未做卖国辱节之事。

评价陈寅恪的消极言论,我们是否应当理解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屈辱时代,陈寅恪对于国家不幸和自己饱经磨难的哀怨苦楚之情的宣泄,而不是因此低估其家国情怀和大义气节。


拾书达观


谁在鼓吹国民大尸?

(一)谁在鼓吹民国大尸?

应该说,鼓吹民国大尸主力和组织,是台湾国民党蒋介石余孽外,还有少数不会反思历史,不懂质疑的心向国民党人,因为,正是这些被鼓吹民族渣滓历史罪人大尸们,被鼓吹的文匪们,都为国民党灭亡中国毁灭中国民主运程,建立国民党法西斯党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有功重臣。

(二)为什么吹捧民国大尸?

因为这帮所谓大师,都是北洋时代青壮年,表面上受些西方民主科学口号影响,根本没有系统化民主理论知识,更无法去行动去实践,又不懂国情实际情况,大部分是只会口号型夸夸其谈激情,没社会实践也不会实践的不成熟人,被急不可耐窃国的同盟会国民党操纵和利用,国民党又专门以民主自我标榜,民主口号不离口,无处不把刚新成立的北洋政府攻击为独裁不民主,这些人不但是跟着起哄、煽动、反对,而且比谁更激烈,谁更反政府,谁就是众人敬仰的英雄,成为别人行的榜样和楷模,后来者只能更激烈,才能受到注目,就这样就越来越激进,越来与政府越对立。

这正是同盟会和国民党最期望达到的效果。

(三)毁灭中国民主的主力军

正是同盟会国民党操纵、煽动、利用这些反政府激情,利用这种激情,无限超越民主规则,猛烈打击刚刚建立的北洋政,形成混乱反政府、无政府、无秩序状态。

国民党通过利用了这乱寇匪民混乱状态,顺理成章通过舆论导向鼓动,把人心、民意、青年、和社会力量,拉向自已一方,彻底断了中国民主运程后,紧跟着建立了纳粹法西斯党国世袭家天下。

(四)国民党起家于斯亡于斯

当国民党利用这些愚昧乱国群氓情绪导向,挟持外部武装势力,彻底消灭中国民主政府,达到窃国主政目的后,执政的无能,官员的腐败和贪得无厌,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与原先鼓吹的美好民主科学理想国形成强烈对比反差,和国民党自身天然的法西斯残酷本性,都暴露无遗,很快就失掉人心。那些起哄反政府文匪,全部沦为党奴,使国民党,和北洋政府一样,政权还未立稳,很快失掉人心,自取灭亡于失去民心。

(五)大尸本相

这些被鼓吹的大尸,几乎大部分是清一色留学日本,日本培植的灭亡中国汉奸,文科不通理科不会造反型混混乱匪,没有一个是民主理论专业,按民主程序干事人材,更没科学家,没有一个为强国富民做出实事人,更没世界级高端科学人材,只是与几千年农民起义中不同点是,识字人多一点,但把中国亡的更狠一点,百姓遭受的战乱和死亡更大一点,法西斯国民党统治比历史上帝王专制家天下政权统治更黑暗而已。



陈寅恪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致力于国学的发扬与历史的研究,曾先后担任过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的教授,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他的思想影响了当时一代的青年才俊。

在我的印象中,陈寅恪乃近代大师,怎么会和投降派扯上关系?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渐渐的发现了些蛛丝马迹。


陈寅恪的好友吴宓曾在日记中这样说到:

晚饭后,与陈寅恪散步。寅恪谓: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为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

陈寅恪的好友记载的这段话,应该不会有故意黑陈寅恪的嫌疑,但我们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陈寅恪投降了吗?他没有!他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当初的局势。

为什么他说要屈服?首先,中国人,底层愚昧无知,上层又欺诈无理,当时他认为上下根本无法团结一心共抵外侮。再者,当时的国民政府一心打内战,对日寇一让再让,他看不到国民政府坚决抗战的决心。所以他主张与其打无准备之仗,还不如退守华南,避免无畏的牺牲。


这就是陈寅恪被人所诟病的“投降主义”,认为他毫无羞耻心,才虽高而气节有失,只是一个卖唱的小丑,登不了大雅之堂。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先不管陈寅恪有没有说过这话,就算是说了,我们也不能仅凭这一言半语给一个人下结论,毕竟我们不知道当时的聊天背景是什么。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应当听其言,观其行,一起来看看陈寅恪都做了什么,我们再下结论不迟!

一、抗战爆发后,他的父亲陈三立面对日寇,义愤填膺,最终绝食而亡,陈寅恪为此几乎哭瞎了双眼。

二、他没有留在北平,而是跟随学校南迁,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他在昆明一边讲课,一边宣传抗战思想。


三、当他被英国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时,曾辗转香港,准备前往英国。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滞留在了香港,担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日军占领香港后,他愤然离职!

四、日军在香港准备请陈寅恪出山,筹备东方文学院,他断然拒绝。

五、日方托人请他去上海教书,他再次严词拒绝,为了不被日方迫害,他逃出了香港,辗转到两广,担任广西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教授,继续自己的历史研究。

通过陈寅恪的种种行为,他怎能是毫无骨气的投降派?断章取义,一贯是喷子的通用伎俩。


总结:陈寅恪站在了文人的角度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他不是战略家也不是政治家,未免有点哗众取宠,外行插手内行,毕竟华北对于中国的抗战事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的这种观点毫无意义是错误的。但他个人并没有丧失民族气节,在日寇面前从未屈服,因此他与汪精卫之流有着天壤之别,不能说是投降派!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为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骂他的人眼睛是否有问题???请细看全段语意, 当年形势是否他说的是明智,他有说讨,"所有"国民投降吗?还有,他有用"投降"這二字吗?屈服並不等於投降,反之,骂他的人,有些却真正投降了!近年,网上出现很多以"黑"死去的人为业者, 例如,黑孙中山,却不理当年客观主观环境之不同,马后砲去争取点击, 见怪不怪了。


老安KLOn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一句话: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则天下无完人。

这句话就说得非常有道理,它告诉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问题。对于有些事情,我们只要有这个想法就是值得鼓励的,至于说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其实没那么重要。而对于另外一些事情,有这个想法不要紧,只要不做坏事就行了。

有时候对人对事,真的应该宽容一些。陈寅恪被人称为“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中的教授”。现实中所谓的陈寅恪要投降日本,实际上是这样的,原文如下:

吾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为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吾国永亡矣。

这是陈寅恪什么时候说呢?这是1937年7月14日,陈寅恪在清华园对自己的好朋友吴宓说的。换句话来说,陈寅恪是觉得当时是国力是打不过日本的,所以只能保全华南,这跟民族气节是没有关系的。当时大家都很悲观,因为国内军阀割据,内战不止,而日本国力又远远超过我们。这种情况下,真的没多少人有信心。

其实陈寅恪早期也是主战的。1932年1月28日,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此时的陈寅恪是这样给南京国民政府的:

陈寅恪不光写信,还把自己的工资捐给了十九路军。不过等到1936年西安事变的时候,陈寅恪就转变了自己的立场,开始从主战转向了主和。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是非常绝望的。

有多绝望呢?绝望到钱穆先生要写《国史大纲》。原因就是假如国家灭亡了,至少能够留下一本关于我们的史书,让后人知道我们的历史及文明成就,激励后人复国。所以钱穆先生在写《国史大纲》的时候是这样一种心态:

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


1937年9月14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看到北平沦陷,绝食五天而死。这也使得陈寅恪又一次转变立场,从主和转向了主战。

当然,整个抗战期间,陈寅恪是完全问心无愧的。

1937年,他带着家人逃往长沙。

1938年,他离开了长沙,到了梧州,随后他又抵达香港。

1942年,香港已经被日军占领。由于陈寅恪名声比较大,日伪军来劝他去日战区担任教职,但是陈寅恪不为所动。那个时候他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历史是什么


本人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和所谓的大师多了非国家之福!有这份心还是多专注实业吧!

陈寅恪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发布失败言论,影响之恶劣不用人说。他的言论跟汪精卫的曲线救国思想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高考将临的时候如果有人来给你泼冷水,告诉你肯定考不上,你可能一巴掌呼死他。

在战场最紧张的时候,如果有人散播失败论调,热血男儿只怕要杀他祭旗。

现在还有人做大师梦,并以知识分子自居,在我看来,所谓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能够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还是醒醒吧,有本事去做实业家,去开办不含水分的高科技企业。

至今有人津津乐道民国大师,不过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而已。同时期美国日本欧洲都没有什么大师,他们只有实业家。结果日本军队来了,一杆枪把大师们撵得屁滚尿流。


深隐者


好吧,又开始有人黑陈寅恪,真是无语了……

(陈寅恪)

看到这个提问的时候,脑袋里一阵混乱,怎么可能?陈寅恪什么时候带头主张投降的,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查了很多资料之后发现,哦,有人很努力的查到了《吴宓日记》中的几句话,因此认定陈寅恪主张投降日本。

据网友摘录,其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晚饭后,7-8与陈寅恪散步。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为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37年7月14日。

(《吴宓日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这是战争爆发几天后,吴宓和陈寅恪在饭后闲聊时的话。陈寅恪原话怎么说的,我们已经不知道了。就算是根据这段转述的文字,我们也可以看出,陈寅恪的意思并非“投降日本”。

陈寅恪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注意是当时的情况,国内“下愚而上诈”,意思是政局混乱,这次事变是打不赢日本的,因为“华北和中央皆无志抵抗”。如果想要不亡国的话,“屈服为上策”,这样才能“保全华南,悉心备战”。陈寅恪没说不抵抗啊,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他说的“屈服”的意思,是不应该在华北进行决战,而应该保存实力,做好准备再打。


而且,陈寅恪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坚决不屈服日本的。

(陈三立)

先说他的父亲陈三立,爱国诗人。九一八事变时,陈三立悲愤的彻夜不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时候,做梦都喊着“杀日本人!”1937年北平沦陷,他旧疾复发,但是拒绝治疗,日本人知道他的大名,带重金拉拢他,陈立三一口回绝,绝食5日而死。

陈寅恪呢?因为过度悲伤,右眼视网膜脱落,有失明的风险。(后双目失明。)但是他坚决不治疗,守孝期满就赶紧带着一家人离开北平。为啥?他不愿意留在沦陷区,不愿意为日本人卖命。

真要是主张投降的话,留下来继续教书呗,为啥要颠沛流离十多个省,远离沦陷区?

(陈寅恪质问政府对日方针)

其实早在1932年,陈寅恪就表达了坚决抵抗日本的决心,当时陈寅恪和吴宓等人联合发文,在报纸上痛斥政府的投降主义。此文刊登于1932年3月5日的《世界日报》。

1939年被英国牛津大学聘为汉学教授,于是他离开昆明准备去英国。但是因为战乱暂时停留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

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当日本人带着重金找上门,让他出来办东方文学院的时候,陈寅恪立刻拒绝了。

1942年,日方派人请他去上海讲课,陈寅恪再一次拒绝。为了防止继续被骚扰,陈寅恪又去了桂林,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这么多次拒绝日本人的邀请,他会主张投降?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

陈寅恪不是投降派,真想“黑”的话,多拿出点证据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