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冷卻塔將現敦煌“飛天”壁畫

首钢冷却塔将现敦煌“飞天”壁画

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來到首鋼園北區,探訪了正在建設中的首鋼滑雪大跳臺。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大跳臺出發區、起跳區、緩衝區的水泥地基已經打好,支撐大跳臺本體的支柱材料已經運到現場等待吊裝,支撐大跳臺本體的臨時鋼結構支架也已經架起。據瞭解,首鋼滑雪大跳臺於年內完工,屆時大跳臺後邊的冷卻水塔表面將被投影上敦煌“飛天”壁畫的圖像作為大跳臺背景進行襯托。

首鋼滑雪大跳臺比賽場地是冬奧會北京城區內唯一的雪上比賽場地,該項目利用首鋼原有的四座冷卻塔和製氧廠等工業資源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一座永久保留的大跳臺,是2022年冬奧會重點工程,也是新首鋼地區的標誌性建設項目,今年年底將達到冬奧會測試賽要求。據首鋼建設投資公司黨委副書記張福傑介紹,“飛天”是敦煌壁畫中被大量表現的形象,飄逸而優雅,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遺產,體現了絲綢之路在中華文明史上的地位。一方面飛天曲線與滑雪大跳臺本身曲線較為契合,另一方面飛天漢字中的含義與英文“Big Air”一詞,都有空中騰躍、向空中飛翔的意象。

日前,北京的天氣已逐漸轉熱,首鋼“四塊冰”裡,仍是一片冰涼,國家隊運動員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訓練。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首鋼的“四塊冰”,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四個訓練場館已經投入使用。據首建投公司工程建設部冬訓中心項目經理曹雷介紹,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三個場館是連在一起的,由當年的精煤車間改造而成,現在外觀仍然保持著原有框架。曹雷說,精煤車間就是儲存煤的大型倉庫,有300米長,正好可以容納一輛火車進出送煤。在進行場館改造時,幾乎是平均分成三部分,每個場館都有100米長。作為國家隊冬奧訓練場館,為全力保障國家隊隊員在訓練和參賽時“無差異感”,場館建設、製冰工序及各方面設施,都嚴格按照冬奧會標準要求,尤其是“這塊冰”。在冰壺館內,曹雷指著運動員正在訓練使用的冰面說,這塊冰的澆注完成需要10到15天時間,每天灑水增厚幾毫米,整個冰層厚4釐米。在光潔的冰層下,是十幾道精密工序的保障層,大約有30釐米。保障結構層分為地板加熱防結露凍脹層、防凍脹加熱層、保溫層、保護層、滑動層、防水層以及混凝土製冷層等,十幾層疊加在一起,最終呈現出人們看到的“一個冰面”。

冰球館共四層,地下是製冷設備機房和停車場,地上一層除場地外,主要為運動員設置有水療房、醫療室、更衣室等,二層和三層主要為觀眾區,設有商業、餐飲等配套設施。據瞭解,首鋼冰球館是“四塊冰”中唯一一個設置觀眾看臺的場館,觀眾區設有固定和可移動座椅,場館可實現冰球、籃球、商演、新聞發佈等各類功能的轉換,觀眾座位數量可在2500至4500個之間自由組合。在這個冰球館剛舉行完國際女子冰球賽,現正在進行國際大學生冰球賽。

文/本報記者 劉婧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講述

首鋼老工人向頂級製冰師學習製冰技術

在首鋼冰壺館內,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了劉博強。他1996年技校畢業之後,就到首鋼軋鋼廠工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首鋼人”。

在首鋼的20多年工作生涯中,劉博強先是在軋鋼廠工作了5年多,又被調到首鋼第二鍊鋼廠做了9年焊工。隨著北京奧運會的到來,首鋼停產,2013年,他被分配到園區綜合服務公司,在基地安裝部做空調的安裝調試和維護保養工作。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為以後他向“製冰”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到來,首鋼“四塊冰”開始建設,急需一批服務冬奧的製冰掃冰人員,劉博強第一個報了名,於2017年到首都體育館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培訓,其間還隨國家體育總局到瀋陽進行了集中培訓和學習。“當時對製冰根本沒有概念,我還以為是和製作冰棍有關呢!”說到這兒,劉博強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在首都體育館培訓的時候,他第一次看到了國家運動員隋文靜和韓聰表演的花樣滑冰,近距離感受到冰雪運動的美之後,就再也放不下這份工作了。能夠服務冬奧,對於劉博強來說,是一份莫大的榮譽。當時,首都體育館只有一塊冰,劉博強和其他培訓班的同學只能看準運動員休息的間隙,抓緊“上冰”學習掃冰技藝。

學成歸來,首鋼的“三塊冰”也陸續建好了,劉博強和其他被送去培訓的首鋼員工如願上崗,開始職業生涯的轉型。一開始,他在花滑和短道速滑館進行冰場掃冰作業,目前,他被分配到對製冰掃冰要求最高的冰壺館。“從早晨7:30到晚上7:30,我要進行四次掃冰。”劉博強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個程序更復雜一些,在那兩個場館一個人10分鐘就能完成的工作,在這邊需要四個人一起花半個小時才能完成。“先是打點,再把冰點上的尖推平,最後把多餘的冰碴清理出來。”劉博強說。

這些天,國外一位頂級的製冰師正好在現場指導工作,雖然劉博強英語基礎不好,交流起來不是很流暢,但他善於觀察,每次這位國外專家“上冰”時,他都在一邊認真地看著,琢磨國外專家每一個動作的“門道兒”,慢慢地,自己也“偷學”了幾招。“國內的專業製冰師實在是鳳毛麟角”,劉博強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希望自己能學習到更多技術,將這門“手藝”普及給更多人。

文/本報記者 劉婧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