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5G視閾下網絡輿論生態環境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推進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作出全面部署。他特別指出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強調“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善於運用網絡瞭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這為我們在5G視閾下加強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建設,提升各級領導幹部在全媒體語境下精準施政能力等方面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中國已全面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1969年,互聯網誕生,50年來互聯網發展速度之快,對社會生活影響之深令人歎為觀止。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隨著三大運營商公佈5G通訊商用時間表,5G通訊技術將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國在移動互聯技術上的突破,將實現互聯網發展質的飛躍。目前,互聯網行業達成普遍共識稱2019年為5G元年,認為5G技術是互聯網技術發展50年來的一次重大突破,5G時代第一個手機電話已經被撥通,且在上海、北京等地,配套基站及應用場景正在不斷豐富。

從技術角度來看,5G以其百倍於4G的速度、低時延、避免網絡擁堵等特點,將推進社會全面進入“萬物皆媒,人機共生”的智媒時代。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提出著名的“媒介即訊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等理論,從媒介技術發展角度來看,5G技術的廣泛應用,勢必對網絡信息傳播帶來新的變化,對傳播渠道和傳播內容的影響更是巨大。公眾在高速網絡支持下,對視頻類信息的獲得將更加活躍,甚至有互聯網專家認為,5G時代視頻流將成為主要的信息表達形式,全民進入“直播無處不在,無人不播”的新傳播時代。

5G技術的商用及民用推廣,是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重要實踐,是中國在互聯網核心關鍵技術上的彎道超車,其對社會而言必將產生廣泛的正面效應,但同時也應看到5G時代的來臨,將為網絡輿論生態建設帶來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表現在網絡環境“自淨化”能力將受到進一步衝擊。網絡謠言傳播速度更快、傳播範圍更廣,公眾與媒介的邊界將會模糊甚至消失,媒介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可能會進一步消解。公眾意見的表達渠道更加多元,各類輿情發酵的速度、傳播的範圍、影響的程度都將進一步擴大等。

基於5G技術的技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我們更應正視5G時代的問題和挑戰,加強網絡輿論環境生態建設,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更應主動適應網絡技術變化發展,掌握其規律,運用其規律,真正實現以網絡聯繫群眾,以網絡溝通群眾,以網絡助益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4·19”重要講話中指出:“凝聚共識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5G時代的到來,將為構建5G時代的輿論場同心圓,實現網信事業快速發展帶來新的變化和挑戰。

基於有限的時間窗口,著力提升輿情快速反應新要求

相較於現有的網絡傳輸速度,5G時代給網絡突發事件快速傳播提供了可能性。此前,國務院辦公廳曾發佈《〈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明確要求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反應,最遲要在5小時內發佈權威信息,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而這一時效限定,將在5G時代面臨新的挑戰。

隨著5G技術的全面應用,視頻傳播、手機直播將無處不在,正如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高達6.12億,使用率為73.9%。輿情事件從萌芽到發酵再到全面爆發,時間將被大幅度壓縮,同時“碎片化”的信息傳播和不斷反轉的輿論走向,將對各級政府及網信部門輿情處置、快速響應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輿情處置手段,特別是一些領導幹部簡單粗暴的“刪堵封”將面臨“失靈”的風險。同時,首次官方權威發佈信息的準備時間窗口將越來越小,“黃金回應時間”將越來越短。

基於消失的傳播邊界,切實加快全媒體傳播體系新實踐

5G時代的來臨,將極大限度的打破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空間聯繫和時間聯繫,同時,也將打破媒體與人,媒體與媒體之間的邊界,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跨時空、跨渠道傳播。同時伴隨5G技術應用而來的4K、8K技術,VR、AR技術等將使傳播信息的細節無限放大。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髮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全媒體傳播體系”將引領中國媒體融合進入“下半場”,媒介間邊界將逐步消失,全媒體時代全面來臨。

傳統媒介環境下,各級領導幹部往往對“線下”面對面溝通較為得心應手,而對網絡上的“鍵對鍵”溝通重視不足,甚至視網絡溝通為“洪水猛獸”。在未來5G廣泛應用的時代,信息傳播主體“傳”與信息接受主體“受”之間的信息流動方向更加多元,流動速度更加快速,形成多頭鏈接。

基於多變的輿論環境,積極應對網絡傳播新挑戰

近年來,多個網絡輿情事件都經歷了“輿論反轉”“後真相”。雖然最終真相大白,但伴隨輿情事件的發酵,各方聲音混雜,對構建健康有序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2018年11月,重慶公交事件引發全國關注,輿論一開始集中指向公交對向行使的女司機,導致網絡暴力氾濫,認為正是女司機導致了這場悲劇的出現,網絡人肉隨之展開,“女司機”成為一個極具偏見意味的詞彙。隨後,警方公佈涉事公交車內視頻錄像,再次震驚輿論場。前後輿情反轉,帶來的卻是來勢洶洶的網絡暴力和網絡謠言,公眾在各類“碎片化”信息中“拼湊”著所謂的“真相”,直至視頻公佈。可以預見,5G技術的廣泛應用,此類“現場視頻”將會更多的進入公眾視野,親見感、衝擊感將會導致輿情事件發酵進一步升級。

4月16日,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佈《2018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年度報告指出,網絡安全威脅日益突出,網絡安全風險不斷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隨著互聯網進一步普及,5G技術的廣泛應用,輿論環境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安全挑戰。針對5G技術對網絡輿論環境的影響和變化,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認識和高度警惕,才能在積極應對網絡傳播新挑戰中,做好新時代網絡輿論生態建設這篇大文章。

5G技術條件下紮實推進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建設的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4·19”重要講話發表三年以來,中國在互聯網發展及互聯網治理方面取得積極成果,網絡核心關鍵技術的不斷突破,《網絡安全法》等互聯網法律、法規落地實施,使構建良好的輿論生態環境具有更加堅實的現實基礎。接下來,5G技術條件下有效推進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建設,迫切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掌握5G時代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廣大領導幹部應充分重視5G技術廣泛應用所帶來的技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但同時應保持清醒的認識和時刻的警惕性,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主動擁抱互聯網,尊重互聯網規律,掌握5G時代輿論引導的主動權。藉助5G時代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優勢,精準把握傳播渠道、傳播內容以及廣大群眾的重點關切,真正實現“網絡群眾路線”。比如:“學習強國”APP上線,人民日報主動策劃的多個宣傳活動,多家主流媒體、地方政府入駐“抖音”平臺通過短視頻形式傳導正能量等,都精準把握了群眾的需求,主動出擊,佔領主動傳播的制高點。

二是加快推進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離不開網絡正能量的傳播,只有把正能量通過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傳播,實現傳播效果入腦入心,才能凝聚各方共識,形成線上線下同心圓。應以習近平總書記“4·19”重要講話為指引,結合5G技術發展及應用情況,加快佈局5G視閾下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建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4·19”重要講話中指出的那樣:“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三是提升各級領導幹部全媒體時代媒介素養。習近平總書記在“1·25”重要講話中重點概括了全媒體時代的具體特徵,以5G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通訊技術將會加速全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廣大領導幹部急需提升在全媒體語境下的媒介素養。全媒體時代的媒介素養,既包括網上聯繫群眾的能力、領導幹部用網、上網的能力,又包括尊重網絡規律、處置網絡輿情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4·19”重要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形成良好網上輿論氛圍,不是說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而是說不能搬弄是非、顛倒黑白、造謠生事、違法犯罪,不能超越了憲法法律界限”,“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這也告誡廣大領導幹部,對網絡聲音應充分重視但不能恐慌躲避,應主動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從容應對新時期網絡輿論紛繁複雜的現實挑戰,更要“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才能在不斷提升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建設過程中,推動網絡強國戰略紮實落地。

【本文是中國傳媒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四全’媒體時代的意識形態引領工作研究”、中國傳媒大學2018年“雙一流”科研項目“基於大數據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準傳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基地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