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郑渊洁批评曹文轩到学校签售?你怎样评价二位童话作家?

七秩老松树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此事的报道,说真的,站郑渊洁老师这边,打心底里认为郑渊洁老师反对作家进校园推销自己的作品,以及退出作家榜的行为,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刚直不阿,是非分明的人。

一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家费尽千辛万苦写作成书进行适当的推销,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你可以召开新书发布会,可以打广告,可以在书店签名售书,但是你以讲座的形式进校园,面向未成年人推销就有所不妥了。学校毕竟不是可以进行商业营销的地方,这方面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一个作家,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儿童文学方面的创作,还是应该给孩子们树立一个遵纪守法的榜样。如果是讲座那就好好讲给孩子们听,不售书不行吗?如果你的讲座受孩子们喜爱,他们会自己去书店买书,何必要当场售书呢?

二是不要给一些想赚孩子们钱商家一个不好的导向。现在所有商家都知道当前市场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有多少商家虎视眈眈的盯着校园这个市场,但是国家的法律和相关法规在,他们不敢试水。现在您一个作家说是去做讲座,实际上推销了自己的书,也许是捎带着推销了自己的书,这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变相的推销。如果这样做成为一种有效的推销方式,随之而来可能有多种多样变相的貌似合理的推销方式进校园,长此以往,破坏的是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害的是孩子们,苦的是孩子爸妈的腰包,受益的只有居心叵测的商家。

三是读书是一种自发行为,推销给孩子们的书,未必对他妈们的成长有益。所有当爸妈的都有切身体会,最怕学校给孩子们开书单。在不少地方学校旁边最多的是文具店和书店,书店的老板和学校的老师私下达成协议,开书单给家长到指定的书店买书,这些课外书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名著,质量一般甚至低劣,买回来放在家里孩子也不看,买书成了一个为买而买的作业。所以,到学校去讲座真没有必要带着自己出版的书,确实不愿意认为曹作家到学校开讲座就是为了推销书,宁愿认为只是顺便卖了书,但是,必须要承认其中一定有孩子买你的书并不是基于喜欢,而是一种老师让买我就买,同学买了我也买的从众心理,十有八九是不会看的。这又何必呢?为什么不放到书店,让喜欢这本书的孩子买回去,爱不释手的读它呢?

所以作为作家,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家,把销量放在市场,不要放在校园,把功夫下在作品的质量上,不要放在营销手段上,无论如何,放在书店的书架上,让孩子们自己选最好。

曹作家的书,还真没读过,不好评价,郑渊洁老师的舒克和贝塔,黑猫警长伴我女儿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都是在书店买的。


大武河


作为一个世俗人,谁不想名利双收?作家也是人,也生活在世俗当中,很难免俗。到学校签名售书,又怎么了,触犯了哪条法律法规了?文明社会是法治社会,我们不能给人戴高帽,也要避免酸葡萄心理。你能你上啊!否则就不要瞎bb。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市场。作家凭自己本事吃饭,粉丝也爱买单,大家各取所需,公平交易,又有什么不好,总比巧取豪夺要正大光明。对于曹文轩到校园签名售书行为,我们应当将它视为一种正常现象,那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没违法。关于郑渊洁对曹文轩行为的批评,那也是人家的自由,只要不存在恶意中伤或侵犯名誉,也不必大惊小怪。说不定,他们彼此之间正在演双簧,故意炒作,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呢!呵呵。


马桥客


曹老师进学校卖书肯定有毛病。郑老师引用法律条文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推荐书目会助长销量,也是不争的事实。曹老师自然也不会因为关心孩子成长而去下乡售书。

就事论事,事情本身很简单。谁都看得清楚。

但有些人非要扯一些文人相轻的话题,扯一些恩怨是非,这就没意思了,因为揭发你的肯定和你不对付,不会是你的好朋友,这不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说起学校推荐书目,这事本身其实没啥,挺好一事,促进学生学习。但是现在发展到必读,必读到考试要考就滑稽了,考的东西居然还都是作者主人公之类的背诵信息就更滑稽了。

以这种一推了之,一考了之的方式推进阅读,大部分学生不当成负担才怪。。。靠这种方式,绝无可能推动不爱读书的孩子,爱上读书。

真不知道当年是哪个领导拍板做的事,只管拍不管效果,说他劳民伤财也不为过。好书那么多,为啥要指定?以考来倒逼形成阅读习惯,更是见了鬼了的不懂孩子心理。

真想教会孩子们阅读,就该鼓励语文老师们,能够拿出足够课时,悠闲愉快地带领孩子,欢歌笑语的开展各种阅读,赏析,讨论,写作。但看看教学进度,看看学习目标,看看卷子考点,看看试题导向,还是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啊,最后只要孩子对语文不苦大仇深就谢天谢地了……


08娃de小史记


儿童作家进校园当然是好事,是孩子们的幸事,但是千万不要搞成“商业运作”下的多事。

两位作家的做法不宜多说,因为每个人的行为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不一样的。


kidult811


两位童话作家,都是值得尊重的作家。


毛作东和一场白日梦8


人品既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