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被稱之為“黃種人”僅僅因為膚色嗎?

今天流行的“黃種人”、“黑種人”……的稱謂,一個大的背景是近代以來“白人、有色人種”的區分。它既是一種對不同人種不同膚色的客觀描述;也是具有褒貶揚抑感情色彩的稱謂。

中國人被稱之為“黃種人”僅僅因為膚色嗎?
中國人被稱之為“黃種人”僅僅因為膚色嗎?

直觀上看,不同人種膚色差別確實很大。尤其表現在歐洲寒帶的白人和熱帶非洲的黑人之間,如果進行色譜測試的話處在兩極。直觀上人們也能感覺到太大的不同,因此稱之為“白人、黑人”並無不妥。介於兩者之間的、比白人顏色深而比黑人顏色淺的皮膚,套用色譜來描述則有偏黃、偏紅、棕紅……之別(當然正常人直觀上看並無偏綠偏藍的冷色系);那麼進行人種劃分直觀描述時,人們儘可以稱之為黃種人、棕色人。從劃分大類而言,中國絕大多數、尤其中原漢族顏色偏黃(對比白人、黑人),自然適合把中國人稱之為黃種人。

中國人被稱之為“黃種人”僅僅因為膚色嗎?

但是,人種劃分從來就是包含感情色彩,而不僅僅是一個客觀描述;裡面有一個由誰來表達、由誰作為“主體”進行劃分的問題。這個“主體”把自己默認為標準,暗含了高人一等、指指畫畫的優越感。比如古代中國,我們祖先自認為居於天下中央,高人一等,自居“中國”。自己周邊的民族都是住在邊角偏隅的未開化的野蠻人。所謂“南蠻、東夷、西戎、北狄”,以示有別於我文明發達的泱泱華夏。既然我自己是“標準”,別人也自然就都成為了“異類”。比如,“胡人”一詞則被用來作為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國人的泛稱。特別是打通西域後、尤其“絲綢之路”繁盛的隋唐時期,把華夏(漢族)以外的民族,全部稱“胡人”,這就肯定是對別人多多少少帶有些貶義、歧視的意思。中國古代禁止胡漢通婚,緣由仍是歧視。甚至稱呼人家為“醜胡”,意為“相貌醜陋的域外人”。道理倒也不復雜:既然小鼻子好看、大個的鼻子自然就顯得醜;既然黑眼睛、黑頭髮漂亮,其他顏色的眼睛頭髮自然就是雜色雜毛,必定醜陋!

近代以來,歐洲最先取得技術突破,站上經濟發達、文明開化的高位,他們倚仗價廉物美的優勢商品和堅船利炮的軍事優勢走向世界。於是,他們偏白的膚色成了“標準”,別的民族一律成為了“有色人種”;全然不顧“白色”也是一種醒目的顏色。有時有些極端種族主義者把本應屬白色人種的阿拉伯人、印度人等也稱有色人種。 本來,現代意義上偏學術的種族區分是根據膚色、眼色、髮色、髮質等體貌特徵劃分的,一般分白、黃、黑三種,之外還有混血種,(棕色人種有時單列,有時歸入黑色人種)。

中國人被稱之為“黃種人”僅僅因為膚色嗎?

更有意思的極端例子是美國。雖然六十年代以來,種族歧視有所緩和,但歧視有色人種的觀念和事例或多或少至今仍根深蒂固地存在。更為搞笑的是,黑人有時把自己視為“老二”,反而出現了對黃種人、混血種人歧視的現象。

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以來,當以英國人為代表的“偏白色”人依仗船堅炮利、物美價廉的機器製品甚至鴉片毒品,用自己的所謂現代價值觀和行為規範把世界融為一體的時候,中國落伍了。我們在國際舞臺上倍受歧視,自己割地賠款切膚之痛的感受和喜怒哀樂沒有什麼意義。儘管因為虛妄的張狂和心理安慰需要,稱呼英國等等外族人是什麼“英夷、洋夷”(帶有貶義),但是因為自己在世界舞臺和國際關係中無足輕重,這些稱謂不但不被他國採納,反而貽笑大方。結果就是:“強勢文化”把我們歸入了“有色人種”裡的“黃種人”。我們無奈地、又或多或少自然地接受了:我們皮膚顏色“偏黃”、我們中國人“落伍”啦!我們就是“黃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